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自國家開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以來,重慶市以創建活動為契機,緊緊圍繞“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主題,扎實開展“宣傳倡導、健康促進、致富發展”三大活動,工作機制日趨成熟、基層創建亮點紛呈、群眾參與熱情高漲,人民健康水平明顯增強、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高,創建活動取得明顯成效。現將活動進展情況函告如下:
一、創建活動進展情況
(一)黨政重視程度到位,著力完善政策體系。
1.著力構建統籌協調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將幸福家庭創建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納入民生工程和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細化工作措施,整合社會資源,全面開展創建活動。一是專題研究部署。市政府多次組織衛生計生、教育、城鄉建設、扶貧等部門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幸福家庭創建工作,并在全市衛生計生工作會上進行安排部署,明確要求“總結經驗,深入實施,確保實效”。二是加強目標考核。在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重慶市統籌人口發展責任目標考核辦法》和市統籌人口發展領導小組出臺的《成員單位年度責任目標考核辦法》中,將幸福家庭創建活動作為重要內容。三是加大財政投入。市政府落實到位資金400萬元,籌備成立重慶市人口福利基金會;32個區縣設立生育關懷基金,籌集資金總額3709萬元。四是強化部門協作。2015年6月,借調整全市計劃生育領導小組機構的時機,明確把家庭發展納入工作目標,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為創建活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各區縣黨委、政府積極行動,制定出臺實施意見,成立創建領導小組,明確衛生計生委牽頭抓總,宣傳、文化、教育、財政等部門為成員單位,統籌協調推進創建活動深入開展。
2.著力完善利益導向政策體系。一是國家利益導向“兩項制度”不斷完善。建立獎扶特扶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實現特別扶助金標準城鄉統籌,對計生手術并發癥人員實行特別扶助和醫療救助,擴大受益面。目前,重慶市農村獨生子和雙女家庭父母的獎扶標準每人每月90元,農村獨生女家庭父母的獎扶標準每人每月130元,獨生子女殘疾家庭父母扶助標準每人每月340元,獨生子女死亡家庭父母扶助標準每人每月390元。二是對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優惠政策不斷拓展。重慶市建立了計劃生育父母年老獎勵制度,獨生子女父母領取職工養老保險、退休金、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時,增發3%、5%或120元養老金;建立了獎勵扶助對象參加城鄉合作醫療保險補貼制度,個人繳費部分,獎扶對象財政補貼80%、特扶對象財政全額承擔;將農村獨生子女四級殘疾家庭納入特扶范圍;規定農村獨生女在報考市屬院校時,在各批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下5分以內(含5分)視為達線;實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意外傷害及疾病住院補貼保險制度。2015年,共為511248名獎扶對象兌現獎扶金6.06億元,為55305名特扶對象兌現特扶金2.21億元,兌現及時率達86.40 %。
(二)宣傳倡導普及到位,強力營造創建氛圍。
1.加強社會宣傳大造聲勢。將幸福家庭行動列為常態宣傳內容,加大社會宣傳力度。一是通過人口學校、文化大院等陣地,組建花棍隊、壩壩舞隊等隊伍,借助“計生趕場”等載體,通過“幸福家庭宣講團”、“新家庭故事會”、“農門陣”等形式,身邊人講身邊事,大力弘揚家庭傳統美德。二是與市委宣傳部、市教委等部門聯合開展“你健康、我服務”,與市藥監局、市科協聯合開展“合理用藥、共享健康”等宣傳服務活動,幫助群眾樹立健康文明意識,形成良好生活習慣。三是與重慶廣電集團簽訂“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項目”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共享大型公益健康科普節目《不健不散》,擴大健康教育覆蓋面。四是探索建立“重慶衛生計生”官方微信、微博,強化新媒體宣傳。
2.開展文化活動家喻戶曉。一是建立“天地五雙”宣傳模式。即“空中五條線”(電視、廣播、網絡、手機短信、電話咨詢)和“地上五陣地”(人口學校、人口文化俱樂部、婚育文化宣教室、新家庭文化屋、人口文化大院)。二是打造慈孝文化基地。廣泛開展慈孝文化進校園活動,將中國人口出版社出版的《寸草心》慈孝文化校本教材,供1至9年級學生使用,將慈孝文化納入課堂教學。同時結合家庭人口文化,將國學經典、美文名句圖文并茂地展現于文化墻、文化長廊。通過把 “文明、奉獻”在家庭中的意義充分表現于外,孝行天下、文明奉獻蔚然成風。三是開展幸福家庭“五評”活動。制定“五好文明家庭”、“和諧幸福家庭”、“好婆婆”、“好媳婦”、“優秀獨生女孩”評選表彰辦法,對評選出的“五好”通報表彰,通過村村通廣播、電視、政府網站等公開宣傳她們的先進事跡,引導群眾樹立文明誠信、優生優育、勤勞致富、健康生活的社會新風尚。
3.建立評價體系亮點突出。借助西南大學人文與社會發展學院的智力團隊,開展幸福家庭評價指標體系的調查研究,并邀請西南大學、南京大學等單位的社會學專家、人口理論學專家進行了專家論證,建立起《幸福家庭指標體系》,將幸福家庭指標分為身體健康、家庭關系、優生優育、勤勞致富和奉獻社會4個一級指標,共有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生殖健康、致富途徑、奉獻社會、節能環保等16個二級指標,將幸福家庭指標進行了細化與量化,為促進家庭和諧打下了理論基礎,為做好全市創建活動提供了理論支撐。
(三)健康促進開展到位,奮力守護家庭健康。
1.切實加強家庭健康服務。一是提高家庭發展能力。以家庭為單位啟動全國首次“中國家庭發展追蹤調查”;在渝中區、江北區、永川區、銅梁區啟動青少年健康發展、科學育兒和“新家庭計劃?家庭發展能力建設”項目試點。二是深化青春健康教育。定期邀請生殖健康專家到高校、中學進行青春期健康知識講座,聯合市教委、團委等6個部門開展“青春健康高校行”大型公益活動,舉辦知識講座共2000余場(次),渝中區、重慶醫高專成為全國首批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三是開展老齡健康服務。啟動“敬老文明號”創建活動和計生家庭養老照護試點工作。
2.切實加強生殖健康和優生服務。一是提供計劃生育生殖健康優質服務。廣泛開展免費生殖健康檢查活動,全市有387萬名已婚育齡婦女享受到每年一次的免費服務。二是全面實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檢查人數15.7萬人,覆蓋率92%。三是強力推進出生缺陷三級干預。將產前唐氏綜合癥免費篩查納入全市25件重點民生實事,市級財政每年投入上億資金予以保障。
3.切實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一是強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與市財政局共同制定了《關于建立政府購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會計核算的通知》。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中獲得第二名的成績。二是強化“家庭醫生”契約式服務。開展鄉村醫生簽約和全科團隊服務試點。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健康管理為主要內容,已簽約120余萬戶,受益400萬人。三是強化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35元,基本藥物配備使用比例達到要求。啟動貧困地區新生兒疾病篩查,篩查新生兒代謝性疾病7934人,篩查率79.53%;免費治療肺結核病人2.18萬人;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5%以上;高血壓、糖尿病等特殊人群健康管理覆蓋263萬余人。
(四)致富發展幫扶到位,大力發揚奉獻精神。
1.開展多種幫扶救助行動。一是持續推進幸福工程。8個項目區縣籌集資金723.5萬元,救助貧困母親489戶,受助母親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忠縣被評為全國幸福工程項目示范點。二是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一幫一”、“結窮親”、“送溫暖”等形式,切實解決計劃生育家庭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三是開展“生育關懷?幸福家庭”活動。基層一些干部和群眾主動加入志愿者隊伍,為空巢家庭、留守兒童、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愛心服務。四是捐資助學圓計生貧困家庭成才夢。5年來各級共發放助學資金1820萬元,資助7321名貧困獨生女圓大學夢。
2.開展關愛特殊家庭行動。一是加大經濟扶助力度。認真貫徹國家五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大對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精神,2014年第6次提高計生特扶標準,在全國較早實現城鄉統籌一個標準。根據動態調整機制,2015年9月,市委第151次常委會、市政府第104次常務會研究審定:從2016年起,將計劃生育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父母特別扶助金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500元,同時給予獨生子女死亡父母5000元一次性養老保險金補貼,為計劃生育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父母購買住院護理保險。二是落實日常關愛活動。實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聯系人制度,通過落實結對聯系人,做到應扶盡扶、精準扶助;開展走訪慰問活動,通過端午、春節等傳統節日的慰問活動,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開通“就醫綠色通道”,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成員看病就醫提供便捷服務。
3.開展致富互助奉獻行動。一是借部門、社會之力著力推進“富家”計劃。如綦江區扶貧辦共幫扶貧困戶14074戶,45675人,投入資金總計2176.6萬元。二是豐富農村家庭發展新舉措。大力發展農林牧副漁、工商建運服等各類專業大戶,鼓勵專業大戶聯戶創業,引導農村專業大戶向農場主、企業方向發展。如渝北區2015年全區農村專業大戶達1萬戶。三是倡導關愛互助共同致富。注重示范戶的經驗推廣,以大戶帶小戶,以點帶面,點面結合,關愛互助,全面提升廣大農村家庭的經濟發展能力。在先富起來的人中,鼓勵他們發揚奉獻精神,帶動村民共同脫貧致富。如忠縣官壩鎮幸福工程項目“大戶”田秀華,在三輪項目運作中帶動8個“小戶”脫貧致富;豐都縣名山鎮古明華帶動合作社13個社員戶,戶均增收8萬元。
(五)創建工作指導到位,全力提升創建質量。
自2011年以來,重慶市渝北區、北碚區、綦江區、豐都縣4個區縣先后納入國家級試點。市衛生計生委高度重視創建指導工作,市衛生計生委、市計生協會領導及相關處室工作人員也曾多次到試點區縣開展指導創建工作。各試點區縣黨政對創建工作高度重視,工作落實到位,創建特色突出,群眾廣泛認可,創建成效明顯。通過開展幸福家庭創建活動,實現幫助群眾發展致富,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形成社會風尚新、家庭氛圍新、家園環境新的良好創建氛圍。
二、存在的困難及建議
一是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統籌部門資源難。活動內容涉及需要協調的部門較多,存在協調比較困難的問題。建議加強國家部門協調和頂層設計,由國家部委聯合出臺相關政策,從國家層面進一步完善創建活動體系,加大對創建活的重視力度。二是創建幸福家庭內容偏多,大而全。基層建議根據衛生計生委“三定”方案,按法定職責確定任務,盡可能縮小活動外延,主要圍繞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是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開展服務,集中基層干部精力。三是國家對創建幸福家庭活動投入較少。建議國家將此列入項目支持,加大投入,引領創建工作持續、健康開展,以使創建活動產生強大吸引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全國創建工作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加強領導,加大創建力度,切實把幸福家庭創建融入全市衛生計生事業科學發展大局,力爭創建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一是加強對創建活動的工作指導,認真總結和推廣試點區縣創建的成功經驗,充分發揮示范的典型帶動作用。二是加快重慶市人口福利基金會運行,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加大社會資金投入吸引力,切實解決計劃生育家庭的現實困難和問題,努力把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做實、做深、做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