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自國家開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以來,我省各市縣緊緊圍繞“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主題,扎實開展“宣傳倡導、健康促進、致富發展”三大活動,因地制宜,開拓創新,為城鄉家庭特別是計劃生育家庭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推動了人口計生工作的轉型發展和各項重點任務的有效落實,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支持和好評。目前,我省瓊海市、文昌市、昌江縣三個市縣被確定為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國家試點市縣,三亞市申報為國家2015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示范市。全省共創建幸福家庭900多戶,其中瓊海市的朱修能和梁民2個家庭2012年被原國家人口計生委、中國計生協、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分別評為全國“魅力家庭”和“恩愛家庭”。
一、加強宣傳倡導,促進家庭文明
(一)創新宣傳方式,提高群眾參與意識。近年來,我省大力創建生育文化一條街、人口文化大院和人口文化園,把“幸福家庭”理念與地方民族文化風情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宣傳倡導。各級衛生計生部門每年都充分利用“春節”、“母親節”、“5?29”會員活動日等節假日,廣泛開展宣傳活動。多地還組成人口計生文藝隊走村串戶舉辦巡回演出,大力傳播男女平等、依法生育等文明理念。據統計,近年來,全省共組織開展宣傳活動400多次,發放各類宣傳品近60萬份。
(二)打造美麗鄉村,提升家庭幸福指數。改善農村家庭的居住環境,是幸福家庭創建的重要內容。我省瓊海市采取田園城市建設的理念,在保持原有的村莊生態、農村地域文化的基礎上,對創建示范村莊的綠化景觀、房前屋后等進行環境整治,不斷完善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加快美麗鄉村的打造,助推幸福家庭的創建。
(三)實施評先評優,樹立文明家庭榜樣。我省瓊海市開展爭創新型農民、文明家庭、文明鄉村活動,先后評選出“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各類特色示范家庭800余戶。三亞市倡導奉獻精神,樹立模范典型。以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等家庭美德為標準,開展了“最美家庭”專題尋訪和“最美三亞人”推薦活動。全市涌現出一大批群眾認可的“最美家庭”和“最美三亞人”,其中呂亞意家庭獲海南“最美家庭”標兵戶獎、全國“最美家庭”提名獎,黃建兵家庭獲海南“最美家庭”獎,鄭輝浩和符茂蓮、常詣當選為“最美三亞人”。以“推薦身邊模范,比學高尚品行”為主題,開展了“發現身邊好人好事、推舉身邊道德榜樣、比學身邊道德模范”活動,王紹雄等22名同志獲得三亞市2015年度“道德模范”稱號,翟鴻武等10名同志獲得三亞市2015年度“身邊好人”稱號。
二、加強公共服務,守護家庭健康
(一)加強基層基礎建設。一是公開考核招聘醫務人員,充實計生服務機構技術服務力量。其中三亞市具有執業資格專業技術人員比例已達94.7%。二是改造和新建服務場所,更新計生服務裝備設施。三亞市幾年來投入840萬元,完成市計生服務中心孕前健康檢查室和6個基層計劃生育服務所的改造和新建,投入581萬元購置醫療設備,投入38萬元完成市計生服務中心、基層計生服務所的孕優網絡建設,投入238萬元新建或升級改造村級計生服務室38間,投入70萬元購置了2輛計劃生育服務用車。三是加快城鄉養老機構建設。三亞市目前有各類養老機構7家,床位總數872張。并規劃在每個區建一所中心敬老院,每個敬老院按100個床位數建設。于2016年在各區分別建設1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示范點,以點帶面,全面推廣。
(二)創新服務方式,增進服務活力。一是開展計劃生育家庭老人照護。目前三亞市出臺實施意見,由政府為社區納入低保的老年人,空巢、獨居、孤寡老年人和80周歲以上高齡老年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居家養老無償服務對象人均月補助600元,低償服務對象人均月補助300元。并已建成12個農村幸福院,另有40個農村幸福建設指標已完成選址和申報。目前已有450名老人享受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另外海口市龍華區濱海社區計劃生育家庭老人照護項目也已揭牌啟動。二是推行社區醫生與居民契約服務。海口、三亞等市縣2014年推行“社區醫生與居民契約服務”,依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每個團隊由全科醫生、護士、公共衛生等人員組成。每個團隊至少負責一個社區的居民,定期上門服務。在充分告知、自愿簽約、自由選擇、規范服務的原則下,社區居民與“社區醫生”簽訂協議,以轄區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慢性病人、重性精神病人、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等為重點服務對象,提供相應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 務。
(三)大力推進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近年來,我省穩步推進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工作,完成國家下達的相關工作任務,極大的杜絕了地貧患兒的出生。
(四)啟動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第七周期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項目。該項目自2012年在我省海口市龍華區啟動以來,在婦聯、教育等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共培養了青春健康同伴教育骨干33人,組織開展活動60多場次。項目對青少年男女之間的交往,女孩的自我保護等青春期健康知識進行了宣傳與傳播,共有5300多人受益。
三、加強資源整合,幫扶家庭致富
(一)關愛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一是制定方案明確衛生、計生、民政等部門對關愛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工作的職責、任務和目標。下發通知進一步明確由衛生部門建立社區醫療服務巡診制度,建立健康檔案,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開設就醫“綠色通道”。由人口計生部門建立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信息檔案和完善聯系人制度。二是除按國家的扶助標準發放外,市縣一級也出臺扶助規定對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給予資金扶助。其中三亞市再給予城鎮居民或農村居民獨生子女傷病殘的夫婦每人每年扶助8000元;獨生子女死亡的夫婦每人每年扶助10000元;三級并發癥每人每年6000元;二級并發癥每人每年12000元;一級并發癥每人每年18000元。三是全省按每年100元的標準為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父母和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參保人員代繳養老保險費。四是設立計劃生育扶助專項基金會。2013年以來,我省海口市、瓊中縣、東方市、三亞市、陵水縣、瓊海市等市縣先后設立計劃生育扶助專項基金,政府部門每年撥付50萬-200萬的計生扶助專項資金,用于計劃生育戶,特別是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在幫扶救助、養老保障等方面的幫扶。
(二)開展金秋助學活動。我省各市縣大力開展金秋助學活動,支助計生困難家庭的子女上大學。助學金從2010年的3000元提高到目前的5000元。據統計,近年來,全省共資助近3000多名計生困難家庭的子女上大學,發放助學金1200多萬元。
(三)開展計劃生育家庭意外傷害保險活動。自2009年以來,全省共投入保險資金400多萬元,為14357個獨生子女戶、196戶計生特殊家庭、5600名主動落實長效避孕節育措施的已婚育齡婦女和3068名村(居)計生員購買了計劃生育意外傷害保險,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
(四)開展少生快富活動。2012年以來,我省海口市、瓊中縣、東方市、三亞市、陵水縣、五指市、瓊海市等市縣先后設立計劃生育扶助專項基金,政府財政每年撥付50萬-200萬的專項資金用于對計劃生育戶進行家庭生產幫扶。我省各市縣計生部門積極協調扶貧、婦聯、農業等部門開發種植蘭花、芒果、淮山、荔枝、菠蘿蜜、火龍果和養豬、養蝦、養魚、養鵝等項目。據統計,近年來全省共創辦少生快富生產基地12個,幫助計生貧困家庭發展生產累計達5000多戶,計劃生育創建幸福家庭活動扶助力度進一步提高。
四、強化社會責任,引領家庭奉獻
(一)強化社會責任,開展義診慰問活動。近年來我省開展義診60多次,慰問獨生子女、計生特殊家庭、計生貧困戶和基層工作者5萬多戶人,慰問金2000多萬元。
(二)提倡社會參與,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5年來,三亞市通過志愿者協會成功化解家庭矛盾39余起。三亞市由市委組織部、機關工委、市民政局、總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相關部門整合社會力量,成立了三亞市黨團員志愿服務隊、機關職工志愿服務隊、巾幗志愿服務隊、科普志愿服務隊、人道救助志愿服務隊等多支志愿者服務隊伍,構建了覆蓋全社會的志愿服務體系。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和殘疾人等特殊群眾為主要對象,開展鄰里守望、“三關愛”、扶殘助殘、醫療救助等全方位的志愿服務活動。
(三)開展“愛心集結?圓夢六一”活動。三亞市發動全市21家單位為貧困兒童贈送了書包200個、書桌椅132套及一批圖書、文具、玩具和衣服等物品,幫助245名貧困、孤殘、留守、流動特殊兒童群體圓了“六一”節日夢想;舉辦愛心助學拍賣會,為天涯中心小學15名孤兒,特困單親、離異家庭學生籌集生活補助金2.16萬元;實施“大愛童心”三亞公益項目,免費救治先天性心臟病患兒43名。
五、存在問題
(一)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的思路不寬,力度還不夠。海南是知名的國際濱海旅游省份,目前全省各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但創建幸福家庭活動還沒用與之很好的結合起來。
(二)鎮級政府、各組織基層用于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的資金不足,農村部分群眾主人翁意識不夠,缺少創建工作熱情。
(三)由于各相關職能部門都有各自的職能工作,工作量都很大,在協調與統籌做好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工作上做得不夠好。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利用全省各地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機遇,進一步完善各項利益導向政策,各部門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努力構建創建活動的機制、資金、管理、服務一體的幸福家庭創建體系,提高幸福感指數。
(二)試點市縣選擇各10個農村基層基礎較好、帶動力強的村莊、每個村莊30個農戶作為活動示范點,全力拓展與推進“美麗鄉村、幸福家庭”創建模式,力爭2016年創建幸福家庭1200戶。以點帶面,不斷帶動提高群眾創建工作的熱情。
(三)想盡辦法充分利用各部門的資源,加大幫扶力度,使更多的計生困難戶早日脫貧致富,邁進幸福家庭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