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作為全國“創建幸福家庭活動”試點省,2015年以來,江蘇省衛生計生系統堅持立足以創促建,切實推進創建活動,不斷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積極探索具有江蘇特色的工作路子,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取得積極成效。現將有關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進展
(一)領導重視,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部署。融入全省推進民生幸福工程發展大局,在將“幸福家庭建設工程”納入省政府“十二五”人口發展規劃的基礎上,省財政設立全省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專項引導資金。各地將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納入民生幸福工程和政府為民實事,順應調整完善生育政策新形勢,把創建幸福家庭活動打造成為“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實踐、增強家庭發展能力、傳播健康科學知識、提高家庭幸福指數、提升部門新形象的綜合載體。南京市市委市政府牽頭,建立了幸福家庭創建評價體系,融入“幸福都市”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和“率先基本實現人的現代化”監測評價指標體系。泰州市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分管市長任組長,定期召開部門聯席會議。
(二)統籌推進,以“幸福家庭創建”統領家庭發展工作。一是把握重點環節,出臺省7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工作的意見》。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養老幫扶是計劃生育家庭發展工作重點,今年我委集中力量重點推進,出臺7部門《意見》,提出對計劃生育困難家庭幫扶的一攬子政策,將60周歲以上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對象的扶助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600元、700元,并在全國首次將獨生子女死亡后合法收養一個子女的家庭納入特扶政策體系,為計劃生育困難家庭提供切實有效的幫扶。二是整合社會資源,增強計劃生育家庭發展能力。今年,我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與民營資本投資打造的“醫養結合”社區養老機構合作,打造首家“計劃生育家庭養老幫扶試點單位”。優先安排年老特別是失能或部分失能的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成員入住,同時為入住機構及“家庭病房”中的計劃生育困難家庭老人(重點是獨生子女死亡、傷殘家庭老人及計劃生育空巢困難家庭老人)提供包括居住養老、生活護理、醫療護理等養老幫扶服務。項目運行以來,受到廣大群眾一致好評。我委將進一步總結經驗,擴大范圍,廣泛鏈接各種社會資源,讓社會各界更多關注和參與扶助關懷工作,豐富幫扶措施,提升幫扶效果。三是以幸福家庭創建統領全省家庭發展業務工作。2015年,全省評選南京市溧水區等13個縣(市、區)為全省第二批“幸福家庭創建”項目縣。項目單位以“幸福家庭創建”為統領,重點加強家庭發展新理念的推廣、計劃生育困難家庭幫扶救助、計劃生育家庭養老照護新模式的探索等方面的工作。
(三)項目助推,推進幸福家庭建設落地生根。推薦南京市為全國“創建幸福家庭示范市”,以點帶面,以面促點,提升全省幸福家庭創建的整體工作水平。今年新設13個省級“幸福家庭創建”項目縣,項目縣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充分發揮牽頭協調作用,積極構建“黨政統籌、計生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協同、群眾參與”的工作格局,制定工作方案,擴大建設主體。省級加強對國家“新家庭計劃”江蘇兩個試點,以及“科學育兒”、“青少年健康教育”江蘇四個試點的業務指導,將國家項目要求與全省幸福家庭創建相結合,充分發揮項目效果。打造淮安市為全國“計劃生育家庭養老照護”試點,突出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群體,采取經濟扶助、生活照料、醫療救護、精神慰藉等形式,積極探索完善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養老照護模式,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四)加強宣傳,擴大幸福家庭理念的知曉率和影響力。一是加強集中宣傳。以“5.15”國際家庭日為契機,結合“母親節”、“5.29”協會會員活動日及“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創立20周年為契機,省市縣開展系列宣傳活動。省衛生計生委與省計劃生育協會在無錫市聯合舉辦“關懷計劃生育困難家庭母親”廣場活動,進行政策咨詢、避孕藥具及計劃生育宣傳品發放、打擊“兩非”專項宣傳,并走訪慰問了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形成了濃厚的輿論宣傳氛圍,擴大國際家庭日的社會知曉度和影響力。二是加強新聞宣傳,繼續在省級黨委機關報《新華日報》刊發“美好江蘇?幸福家庭”系列專題報道,在江蘇衛視、江蘇廣播電臺、中國人口報、中國江蘇網刊發幸福家庭建設系列稿件。三是加強社會宣傳,建立群眾自治機制,開展“幸福家庭”、“和諧家園”評選活動,樹立健康之家、和諧之家、幸福之家、奉獻之家、書香之家等全面推進幸福家庭典型。各市縣以“青春健康進校園”、幸福家庭社區行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深入宣傳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普及健康知識,弘揚家庭人口文化。
二、存在問題
(一)部分地區機構整合尚未到位,人員配備不足。今年是江蘇市、縣兩級衛生計生機構改革年,處室職能調整,工作內容交接,項目負責人員更迭,截至目前,尚有部分市縣機構改革未到位,責任處室及責任人都不明確,對幸福家庭創建工作有一定影響。
(二)幸福家庭建設的制度保障需進一步加強。部分地區對幸福家庭創建缺乏新意,與家庭發展業務工作結合不緊密,滿足于一般性宣傳活動或階段性運動。這種推動方法,往往與領導重視、部門配合密切相關,但是因為缺乏制度的保障,一段時間之后,便會出現“偃旗息鼓”的狀況,或者短期效果難以彰顯等原因作用下,會出現后繼推進乏力,從而嚴重地影響到該工程的推進速度和質量,不利于家庭總體幸福指數的提升。
(三)創建活動的體制機制有待創新。目前雖然已初步形成了“政府領導、計生牽頭、部門聯動、群眾參與”的工作體制,但目前各項政策碎片化,還沒有形成相互聯系、健全聯動的影響幸福家庭創建全局的政策體系,需要把各項政策融入幸福家庭創建這一載體,真正落到實處。
三、下一步工作重點
(一)整合政策資源,形成創建幸福家庭新模式。創建幸福家庭是一個系統性的社會工程,需要進行頂層設計。省級將召開培訓班和推進會,制定考評指標,明確工作重點,形成創建幸福家庭新模式。
(二)實施項目推進,充分發揮幸福家庭品牌效應。省級將以項目縣為工作抓手,對項目縣工作重點和規劃進行指引,體現家庭發展工作重點,注重打造實體項目。積極引導各市爭創國家示范市,注重對典型的培養與推廣工作。
(三)優化考評指標。構建較為完善的幸福家庭創建目標考核體系,強化黨委政府對相關部門和地區的目標管理考核。指標優化、量化,并分解到每個年度,使“軟指標”變為“硬任務”。同時,完善配套考核機制,將工作考核定在工作措施、政策落實、服務到位、群眾評價上,確保創建幸福家庭活動考核更加科學,從而進一步推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深入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