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2011年05月啟動工作會議
2011年07月西北片座談會
2011年08月中南西南片座談會
2011年11月漳州座談會
2012年03月推進工作座談會
2012年08月試點市主任座談會
2012年09月寧波經驗交流會
2012年12月試點省份座談會
2014年5月南京經驗交流會
2015年12月北京經驗交流會
項目主題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
項目目標
“十二五”期間,通過開展宣傳倡導、健康促進、致富發展“三大活動”,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重視家庭、夫妻和睦、尊老愛幼、鄰里互助等傳統美德,推動男女平等、計劃生育、優生優育優教等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提高計劃生育/生殖健康水平,降低出生人口性別比,減少出生缺陷發生風險;健全有利于支持家庭發展的經濟社會政策,困難家庭得到有效救助,計劃生育家庭優先分享改革發展成果,家庭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
主要內容
文明倡導。文明是幸福家庭的道德追求。引導家庭成員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熱愛祖國,關心社會,珍惜家庭,推動家庭成員之間、家庭與社會、家庭與自然的友愛、和諧。
健康促進。健康是幸福家庭的基礎條件。培養家庭成員科學文明、低碳環保、健康綠色的工作方式與生活習慣,提高生活保健和生殖健康的意識、能力和水平,促進家庭成員身體健康、心情愉悅,不斷增強幸福感。
優生優育。優生是幸福家庭的希望所在。加強人力資源開發,著力提高人口素質,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降低出生缺陷發生風險。普及科學育兒知識,注重嬰幼兒早期發展,加強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致富發展。致富是幸福家庭的重要保障。進一步完善各項惠民利民的經濟社會政策,通過多種幫扶救助方式,支持城鄉家庭特別是計劃生育困難家庭發展生產、勤勞致富,實現收入增加、生活寬裕、富足祥和、安居樂業。
奉獻社會。奉獻是幸福家庭的價值體現。強化家庭成員的公民意識和感恩情懷,增強家庭責任感和社會凝聚力,形成人人樂于扶危濟困、見義勇為、養老助殘、鄰里互助、回報社會的良好風尚。
項目背景
根據“六普”數據,我國總人口達13.39億,約有4億個家庭,平均每個家庭3.1人。家庭規模小型化、結構多樣化、居住離散化等影響著家庭傳統功能的發揮。做好新時期人口計生工作,必須要立足家庭,關注家庭,發展家庭。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家庭發展問題。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強調,要建立健全家庭發展政策,切實促進家庭和諧幸福,并就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首次將“提高家庭發展能力”納入其中,作為改善民生和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重要內容。
2010年9月,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會長王忠禹同志率隊深入吉林省基層調研,在廣泛聽取基層干部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提出開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并親自指導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撰寫了活動可行性報告,得到了國家人口計生委、中國計生協的充分肯定,決定在全國共同開展這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