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去年以來,青島市以衛生計生機構整合為契機,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為載體,以群眾滿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圍繞家庭開展生命全程服務為主線,以健康服務為主要內容,以提升家庭發展能力為目標,積極探索建立幸福家庭發展新格局。現將開展創建幸福家庭的有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全程服務提高家庭發展能力
青島市自2011年以來,衛生、計生、宣傳、文化、教育、新聞、婦聯等13個成員部門共同出臺實施意見,以開展和諧幸福家庭促進計劃為載體,立足家庭,圍繞生命全程,為市民提供系列化的人口家庭公共服務,建立了“目標任務、工作標準、促進措施、評估反饋”工作體系,開展“嬰幼兒早期教育、青春健康教育、新婚健康教育、孕前優生健康、避孕節育與生殖健康、圍絕經期健康、老年健康、困難救助、人口文化等”九項促進。目前,全市共建立了199個示范點, 98%的村(居)推行了和諧幸福家庭促進計劃,面向48719戶0—3歲嬰幼兒家庭開展早期教育促進,向9316名青少年開展青春健康教育促進,向211710對新婚夫婦開展新婚健康教育,向187942人擬生育人員開展孕前優生健康促進,向1065758人已婚育齡婦女開展避孕節育與生殖健康促進,向63874人開展圍絕經期健康促進,向15704名老年人開展老年健康促進,向50225戶次貧困家庭開展困難救助促進,受到廣大市民好評。尤其是健全科學育兒網絡體系,設立250個項目點,托起家庭希望之星。2013年開始設立以市級科學育兒示范基地為中心,輻射區市、鎮街、社區250個項目點的科學育兒網絡,形成了覆蓋四級網絡的科學育兒公共服務體系。開展了嬰幼兒家長培訓、育嬰師培訓、嬰幼兒早期教育及師資培訓等,進行嬰幼兒運動、語言、認知等能力訓練,加強兒童社會性發展、行為習慣及健康人格的培養等科學育兒相關工作,受益人次達61857。
二、健康服務提高家庭生活質量
(一)實行長期護理保險,得到國家領導肯定。建立了“政府主導、部門負責、融合發展、全面覆蓋”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初步實現醫、養、康、護一條龍服務。一是在全國率先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每年投入3億元,對醫養結合機構實行床日包干管理,對入住定點護理機構或居家接受醫療護理照料的參保人,每床日60元;在二級醫院接受醫療專護的參保人,每床日170元;在三級醫院接受醫療專護的參保人,每床日200元。目前,全市有36家具有醫療資質的養老機構、13家二三級醫院,379家醫保定點社區醫療機構開展了護理保險業務,其中有30余家醫療機構與60家未取得醫療資質的養老機構簽署了醫療護理合作協議,提供醫療護理服務。二是建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市級每年出資3600多萬元,為80歲以上老人發放150元體檢補助, 24萬人受益。建有547個集文體娛樂、配餐送餐、醫療康復于一體的多功能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參與活動的老人2萬多名。有36家具有醫療資質的養老機構開展了長期護理業務,近2000名失能老人享受到護理保險補貼。
(二)開展公共衛生計生均等化服務,500余萬人次收益。一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現提標擴面。人均補助標準由35元提高到40元,新增了老年人、兒童、高血壓高危人群、精神病患者等免費服務項目,為重點人群提供免費的健康服務500萬人次。二是流動人口社會融合國家試點順利推進。今年我市被確定為全國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第一批試點城市,將流動人口納入基層衛生計生服務體系,為流動人口建立健康檔案30余萬份,提供免費的衛生計生服務44萬人次,促進了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合。
(三)深入實施便民惠民服務,為群眾減免墊付費用17.5億元。今年便民惠民舉措突出細節服務和全程服務,全市醫療機構大力推行醫療服務十大便民舉措,逐步推開門診一站式服務,完善醫前、醫中、醫后細節服務,改善了患者就醫感受。開展流動導醫服務6437人次,為群眾預約診療26萬人次,開展住院床位集中預約服務,落實出院回訪服務全覆蓋,通過“服務百姓健康”行動為患者減免費用66萬元,通過“先診療、后結算”服務為群眾墊付醫療費用17.4億元,切實減輕了群眾負擔。
(四)社區老年醫療實現無縫服務。我們在社區,以開展幸福家庭創建活動為載體,將老年健康促進計劃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其中,充分利用社區內的資源,社區居委會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養老機構密切合作,每年組織65歲以上的老年人查體一次,建立健康檔案,并根據查體結果,開展有針對性服務。對健康老人,建立老年活動中心,組織文體活動,邀請轄區內的專家義務授課,舉辦老年保健、家庭保健護理等公益講座,開展健康教育、健康診療、慢病防治等服務,增強老年人養生保健意識,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對患病老人,指導其到綜合醫院進一步檢查,確定治療方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常規治療。對不具備醫療資質的簽約養老機構和居家養老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家庭出診、全科呼叫、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延伸性醫療服務。
三、整合資源出臺家庭福利政策
投入4.4億元兌現32項獎勵優惠政策,302.6萬人受益,中央媒體19次報道。一是大幅提高計劃生育特別扶助標準。將獨生子女傷殘、死亡扶助標準,提高到不低于300元和500元,對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并發癥人員扶助金標準提高到600元、300元、200元;二是優先解決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的養老和居住問題。為享受低保的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入住非營利普惠型養老機構的,按照每月300元的標準給予養老機構運營補助。對生活貧困、住房困難的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申請廉租房、公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給予優先安排,解除了計生特殊困難家庭的后顧之憂。三是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對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生育的育齡婦女在定點助產機構分娩的,除公共衛生項目的補貼外,再給予每人500元住院分娩補助;城鎮職工合法生育或者實施計劃生育手術的診療費用,納入生育保險支付范圍;城鎮居民獨生子女參加醫療保險的住院、大病、意外傷害的診療費用報銷提高5個百分點。參加生育保險的男職工的配偶無工作單位的,按照生育保險醫療費標準的50%享受生育補助金。四是完善關懷救助機制。建立計劃生育公益金和人口關愛基金救助,對本人及其子女因患重大疾病、傷殘或死亡造成經濟和生活困難的,均可根據家庭經濟狀況、生產能力和貧困程度,一次性給予1000元至20000元不同額度的救助。其中對當年發生的未成年獨生子女死亡家庭一次性給予12000元的救助;農村低保戶中的獨生女家庭,差額領取農村低保金后,每戶每年增發400元專項生活補助。
青島市開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完善制度、健全機制,加大投入惠及島城民生,得到了全市人民的廣泛認可和支持,廣大群眾和家庭積極參入其中,促進了全市文明、健康和穩定,促進了家庭發展能力和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數。人民日報和人民日報內參、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等中央級媒體先后50次予以報道,其中人民日報2012年1月27日頭版1次,光明日報頭版3次報道我市創建幸福家庭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