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今年以來,我市深入開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創建工作進展和成效匯報如下:
一、宣傳倡導,形成文明奉獻的家庭風尚
為了營造創建工作的良好氛圍,我市深入開展了寧波特色婚育文明創建活動。寧波特色婚育文明的核心價值觀就是“對婚姻、生育、生命和家庭的珍視、熱愛與尊重”,突出了對家庭的重視。為使這一核心價值觀能在工作中得到遵循,我們開展婚育文明福萬家活動,要求全市人口計生工作必須面向計劃生育家庭,在“福”字上下功夫,促進家庭發展。全系統形成了尊重家庭、愛護家庭、發展家庭、依靠家庭的良好氛圍。
同時,我們在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設中提出理想幸福家庭的標準:“身心健康、男女平等、科學生育、富裕文明、和美幸福”,并明確每項標準的相關要求。根據這些要求,我們著手策劃“幸福家庭?家家秀”活動,發動千家萬戶展示各類家庭的風采,計劃評出健康之家、書香之家、成才之家、敬老之家、和諧之家、幸福之家、自強之家等不同類型的十大示范家庭,弘揚奉獻精神,增強成員的社會、家庭責任感,形成人人樂于扶危濟困、見義勇為、養老助殘、鄰里互助、回報社會的良好道德風尚,讓人們感性地了解幸福家庭的全面內涵,明確努力的方向。
二、健康促進,開展全覆蓋全過程的生命護航
全市通過實施“彩虹人生,幸福家庭”品牌計劃開展健康服務:以彩虹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分別代表著家庭成員的青春期、新婚期、孕前期、孕產期、育兒期、中年期、老年期,每一時期提供不同的服務。
一是開展“青春陽光”行動。該行動以幫助青少年解決性與生殖健康問題為使命。目前全市共有青春健康項目志愿者1205人,組織PLA授課7582場,21萬余青少年受益。
二是建立家庭婚育咨詢師隊伍。在老城區,每對新婚夫婦都可以通過計生協為自己配備一名婚育咨詢師,免費享受全程的家庭婚育保健咨詢指導服務。
三是實施免費孕前優生檢測政策。去年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目標人群覆蓋率99.94%。同時,我們對新婚、再生育、待孕和病殘兒再生育四類目標人群開展全覆蓋的孕前優生指導服務,服務率達97%以上。
四是開展孕期跟蹤隨訪。成立“胎兒大學”,聘請育嬰專家為準媽媽提供全程共四次的專業指導,舉辦新手爸媽訓練營、男性參與生育沙龍、月子保姆培訓等各種形式的活動,開展教育型父母、現代型祖輩、專業型保姆、育嬰師培訓工作。
五是實施“三優”促進工程。建立“優生優育優教指導中心”,出臺定期向社會公開的免費授課制度,面向新婚夫婦、懷孕夫婦和0-3歲嬰幼兒撫養人,普及有關知識,目標人群的受教育面達80%以上。我市還成立了全國首家母乳喂養協會,組建母乳喂養援助中心,開展創建全母乳喂養城市活動。
六是實施“健康女性工程”。成立PCC宮頸癌疾病規范化診治項目示范基地,開展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工作。近年每年開展TCT宮頸癌篩查5萬多人次、乳腺癌篩查6萬多人次。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夫婦提高便捷的再生育診療等服務,目前已有10多對夫婦利用輔助技術實現再生育,病殘兒再生育家庭咨詢指導服務率100%。
七是開展“魅力夕陽活動”。共為50000多名退出育齡期的婦女提供取出宮內節育器等生殖健康服務;組建老年人心理、生理健康干預志愿者隊伍,為老年人開展預防疾病、飲食營養、養生健體等保健知識的宣傳服務;舉辦“魅力夕陽”群藝群體活動,增強他們的生活信心。
同時,把流動人口納入服務中,全員人口數據庫的人口覆蓋率和數據準確率都在95%以上,出臺了《寧波市流動人口衛生和計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試點工作方案》,按照“全覆蓋、同待遇、共享受”的要求,分梯次完善、深化和拓展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服務項目。到目前,全市已為外來育齡婦女免費提供計劃生育基本技術服務54.32萬例、免費生殖健康檢查服務55.73萬人次、住院分娩救助1015例,補助金額572.5萬元,并發放生育關懷資金128萬元。
三、幫助扶持,編織四位一體困難家庭保護網
全市不斷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體系,群眾應享受的各種政策、資金兌現率達100%。
一是貧困扶持。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范圍不斷擴大,獎扶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以上,部分地區實現城鄉全覆蓋。
二是困難救助。修訂補充《關于完善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將女方年滿49周歲未滿60周歲的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夫妻的特別扶助金標準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年滿60周歲后納入政府集中供養的對象仍發給每人每月500元,其他對象特別扶助金標準每人每月800元。據統計,目前全市有108272人得到獎勵扶助金,有8357得到特別扶助金。北侖區等地由各級財政和村集體經濟共同出資,設立獨生子女家庭關懷基金,對獨生子女家庭成員發生重大疾病、死亡、傷殘,或家庭產生困難的,在民政、慈善救助的基礎上,再由基金給予2000-30000元不等的幫扶。
三是“社會保障”。雙農獨女戶父母進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符合低保條件的獨生子女特困戶和雙農獨女戶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北侖區對符合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獨生子女困難家庭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基礎上再增加20%的保障金;全面實施分娩救助制度,對生活困難的孕產婦給予每例500元的補助,鄞州區等地對符合相關條件的給予全額免費。
四是養老關懷。由財政出資或通過招募義工落實專門的居家養老服務員和照護員,為高齡、獨居的困難老人提供每天一個小時的上門服務;建立帶有日托服務功能的居家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探索以“政府養老,計生協會送終”的模式為獨生子女夭折家庭的父母養老送終,深受社會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