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吉林省人口計生委高度重視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召開工作協調會、調度會、座談會、現場經驗交流會、項目推介會,組織開展專題調研調查活動,深入推進創建工作。目前,全省創建活動實現了全覆蓋,工作機制漸趨成熟,創建體系發揮顯著成效,基層創建亮點紛呈,群眾參與熱情高漲。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已經成為人口計生工作的新品牌、新名片,贏得良好的社會口碑和廣泛好評。主要有以下成果:
一、創建體系日趨完備,組合效應顯著增強
(一)加強領導,強化組織保障體系。一是全面完善一委兩會組織體系。吉林省人口福利基金會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省、市兩級工作平臺、人員、組織、資金、項目的全面配套,拉動創建活動深入推進;二是政府主導體系顯著發力。全省普遍形成政府主導工作格局,將政府的民生目標與幸福家庭的創建目標實現有機結合,實現了計生與民生的有效銜接,真正體現了計生即民生。全省90%以上的縣區將創建活動納入了政府的民生工程,出臺創建方案,給予了政策、項目、資金上的大力支持和大量投入。長春市舉全市之力創建幸福長春,德惠市每年投入1000萬元作為創建經費,確保了創建工作有力度,有速度,有深度;三是部門協作機制全面推進。各部門將創建活動與“三幫扶”、“千名處長進千村”、“新農村新家庭建設”、“農村書屋”等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協同創建,效果突出。全省各地區基本形成了上下一條線,部門一張網,服務一條龍的工作模式。被確定為全國創建試點省份以來,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認真聽取創建工作情況匯報,對創建工作給予大力支持。綜合創建、全面創建、協同創建的領導組織體系發揮了有力作用。
(二)配套政策,形成政策支撐體系。重點在縱向、橫向兩個方面加強政策的網絡化建設,實現政策支撐網格化。一是緊緊圍繞全面實施幸福家庭發展計劃,全面實施“五大工程”,即實施農村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建設及優質服務工程,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體系建設工程,面向民族未來、實施優生優育促進工程,全員人口信息化平臺建設工程,新型生育文化建設工程。通過五大工程形成縱向政策配套,不斷推進創建工作提質增效。二是協調相關部門履職盡責,齊抓共管,形成部門配套政策。圍繞與家庭發展息息相關的政策法規,進一步明確了14個部門工作職責,實現家庭優惠政策共融共享。省人口計生委會同省人大教科文衛委、省政府法制辦聯合制定《吉林省人口和計劃育行政執法規范》;省人口計生委、省衛生廳、省公安廳等14個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的意見》,每年聯合開展打擊“兩非”專項行動;省人口計生委與省勞動保障廳聯合開展了農村獨女戶夫婦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省人口計生委與公安、民政、教育、衛生等部門聯合建立了人口和計劃生育信息共享機制;省民政廳在系統內建立了全面落實人口和計劃生育綜合治理責任制,確定了多項人口計生優先優惠政策。
(三)項目運作,強化家庭發展保障體系。強化項目意識,實施項目運作,激發家庭自主創建活力,提升家庭創建能力。一是大力開展平臺項目建設。協調省財政廳投入近500萬元,啟動實施吉林省幸福家庭公共服務平臺項目。該項目一期已經啟動,二期將于2013年全部完成。屆時,將在全省城區實現幸福家庭公共服務平臺的全覆蓋。廣大城區家庭將通過這一平臺,獲取家庭所需的各項政策、服務和信息,解決家庭困難,開展家庭自選式服務、自主式發展,增強家庭自主發展能力。二是實施農村幸福家庭貼息貸款項目。全面實施農村幸福家庭小額貼息貸款,投放貸款資金8000萬元,貼息400萬元,為4000個家庭發展提供了幫助。三是加強家庭檔案信息化項目建設。依托全省全員人口信息化平臺,加強家庭檔案信息錄入率,實行家庭檔案信息化管理,提升家庭建設的綜合分析能力,以利于開展有針對性的家庭創建工作。完成了省本級人口宏觀管理與決策信息系統平臺建設,實現省級平臺與各地信息平臺的有效對接。今年在全省組織開展了人口計生基礎數據集中核查應用百日行動,提高基層對全員人口個案信息的采集、錄入質量。四是建立多種輔助項目。省人口計生協會、省人口福利基金會的大力協助下,全省新建立獨生子女創業就業示范基地30個,舉辦創業就業培訓班64期,培訓獨生子女4638人,帶動就業10323人;通過“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項目運作,使3200戶計生家庭和5600名育齡婦女脫貧。同時,配合省婦聯開展婦女創業就業培訓計劃,使12550名婦女就業。吉林市的“月嫂培訓中心”不僅得到育齡群眾的歡迎,而且受到市政府的肯定和好評,已經成為吉林市計生協會的一個知名品牌。
(四)出臺標準,建立常態考核評估體系。一是出臺《全省創建幸福家庭工作考核評估標準》。量化創建工作成果,使創建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二是制定幸福家庭基本標準。結合實際出臺縣、鄉幸福家庭基本標準,使家庭創建有章可依。三是創新考核辦法。將幸福家庭創建工作作為“黨政線”、“部門線”、“計生線”目標管理責任制內容,把日常評價、平時督查與年終檢查有機結合起來,突出考核重點,把基層廣大干部的關注點和興奮點引導到服務家庭、改善民生上來。
二、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品牌效應顯著增強
廣泛開展以優生為重點的技術服務、以流動人口為重點的生活服務、以特殊家庭為重點的關懷關愛服務,強化服務質量,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一是農村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建設及優質服務工程成效顯著。全省68個新增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已全部完工,總投資3594萬元。加強數字化服務站建設和“省優”、“國優”創建活動,現有省級優質服務先進單位55個,國家級優質服務先進單位32個。
二是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體系建設工程力度加大。全省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省財政廳撥付6012萬元專項經費,一次性幫助解決我省中省直破產企業退休人員30059人的獎勵費兌現問題。農村獨女戶夫婦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3027人,已有80人享受待遇。
三是優生優育促進工程穩步實施。全省各級人口計生部門承擔了免費為農村待孕、孕早期婦女補服葉酸項目。保質保量抓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試點工作,今年我省國家級試點單位增至37個,其它縣、市、區將全部納入省級試點,實現省內全覆蓋。技術服務機構“兩個一體化”機制初步建立,目前全省60個縣級以上服務機構全部實現了“站院一體化”,提高了鄉級服務機構服務能力和水平。
四是推進流動人口均等化服務。在全省推廣了“六五五”和“以證管人、以房管人、以業控人”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經驗。全省各級計生協會建立“三點半學?!?/span>186個,使16129名留守兒童得到關愛;成立了吉林省人口早期發展協會,在全省開展了早期教育試點工作。
五是抓好“三結合”、“五關愛”項目。每年省財政投入項目經費1千萬左右,為群眾提供全覆蓋、全方位、生命全過程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群眾生育、生產、生活方面需求。各級計生協送“兵兒子”12964名,團兒女6800多人,黨員干部包保“結對子幫扶”計生家庭7357戶。目前,全省20586戶計生特殊家庭全部得到社會各種形式的關懷關愛。
三、開展理論研究,家庭文化內涵不斷豐富
將幸福家庭文化研究與長白山人口文化建設相結合,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家庭幸福。組織專家學者對幸福家庭文化建設開展研究,將家庭文化與長白山人口文化融合起來。召開了長白山人口文化建設論壇,形成多項理論成果。
一是加強理論研究。結合全省各地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加強長白山人口文化理論研究,深刻認識和把握長白山人口文化的內涵、特征、現實意義和時代要求,把具有長白山特色的地域文化同人口文化、家庭文化、幸福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人口計生工作新的共識和文化支撐。
二是建設示范園區。結合全省長白山文化建設規劃,由省級財政投入300萬元資金,重點打造六個具有長白山人口文化特點,水準較高的省級生育文化示范園區。注重品牌引領,實現每個市(州)和縣(市、區)“一地一品”或“一縣一品”。延邊州開展了“吉林·延邊長白山人口文化節”系列活動,打造富有邊疆民族特色的長白山人口文化示范園區。
三是營造社會環境。圍繞幸福家庭和人口文化主題,進一步規范和優化人口計生戶外宣傳環境。到2012年末,實現全省城鄉人口文化宣傳內容全面更新,戶外宣傳環境全部優化。充分借鑒民族優秀文明成果,發揮具有吉林省地方特色的東北“二人轉”、“大秧歌”、朝鮮族“老年節”、“梨花節”、滿族剪紙、農民畫等傳統優勢,不斷豐富家庭文化、人口文化含量,提升藝術品位,增強宣傳效果。
四、明年主要任務
緊緊圍繞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緊密結合人口計生工作實際,深入推進創建幸福家庭活動,掀起創建工作新高潮。重點開展以下工作:
一、全面推行《吉林省創建幸福家庭工作考核評估標準》。進一步量化、細化、深化各項創建指標,推動各地區出臺相應的考核評估標準,切實提升創建工作管理水平,推進創建工作提升效果,提高水平。
二、全面建成“吉林省幸福家庭公共服務平臺”。平臺建設全面優化升級。在總體設計上,既體現統一模式,又突出地方特色,確保實用、實際、實效。舉辦“全省幸福家庭公共服務平臺啟動儀式即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平臺建設推介會”,全面投入實施運行,提升面向家庭的公共服務信息化、便捷化、科學化,提升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水平。城區覆蓋率達到100%。
三、創新項目運作。加大小額貼息貸款等項目的資金投入。協同人口計生協會、人口福利基金會開展多種創建項目,為廣大農村家庭提供幫扶項目。積極探索農村幸福家庭創建的有效模式,開展農村幸福家庭創建項目。積極推進政府主導、社會組織協同、家庭發展項目帶動的創建實踐活動,增強農村創建工作能力??偨Y推廣農村創建模式,召開經驗推廣會。
四、深化幸福家庭文化建設。組織召開第二屆長白山人口文化暨幸福家庭文化論壇,加強理論、實踐研究,推廣經驗做法。將新建8個生育文化園區,營造家庭文化建設的良好環境。
五、加強創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設。加大各項創建活動的信息化建設,增強創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現科學創建。建立城區創建幸福家庭公共服務平臺的數據分析、統計、錄入,適時監管;建立免費孕前優生篩查的信息化建設,建立吉林省孕前優生數據分中心,實現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個案信息錄入,對信息進行科學分析,增強服務的科學性、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