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
銅陵市將創建幸福家庭活動作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重要內容和有效載體,與創建幸福銅陵緊密結合,統籌部署,扎實推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高度重視,形成創建工作的推動力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指導委員會,市委書記任第一主任,市長任主任,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任副主任,市直37個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委員會下設辦公室。縣(區)及相關部門也成立了相應組織,確保創建工作有人管、有人抓。
二是精心謀劃布局。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廣泛開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的實施意見》,制定了“銅陵市幸福家庭基本標準”和“銅陵市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先進單位基本標準、部門職責和考評辦法”。22個市直部門拿出了工作方案,形成了多方參與、整體推進的工作態勢。
三是注重指導督查。將創建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內容,要求相關部門按季度報告工作進展情況。創建辦會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每半年對創建工作進行一次督查,確保年度創建計劃的完成。建立了市級干部創建工作聯系點制度,市領導不定期到點協調、指導工作。
二、加大投入,增強創建工作的保障力
一是強化民生工程保障。緊緊圍繞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一主線,突出“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困有所助”這一重點,扎實推進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兩年內實施民生工程48項,累計投入資金20.5億元,惠及城鄉95%的居民和家庭,群眾滿意度在95%以上。
二是強化財政投入保障。市政府按人均1元、縣(區)按人均5-10元的標準列入同級財政預算;流動人口工作經費按人均30元的標準列入財政預算,市與縣(區)按3:7比例承擔。兩年來投入資金2200萬元。
三是強化人口基金保障。倡導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每人每年奉獻一天勞動所得,建立和補充人口專項基金,每年達450萬元,用于計劃生育貧困母親救助、助學成才、特困家庭救助、二女戶絕育保險、計劃生育家庭及流動人口意外傷害保險、致富幫扶、大病救助等項目,三年來救助人群達12900多人。
四是強化涉農資金整合保障。通過加強引導、創新機制、集中投入、強化管理等措施,切實發揮財政支農資金的最大效益,重點支持農產品種、養、加工的發展,以培植公司+農戶、產業基地、生產大戶等多種模式,有效促進居民收入倍增計劃的實現。
三、強化服務,提高創建工作的生命力
一是幫扶救助進家庭。市委、市政府明確要求,農技培訓工作由市農委牽頭,今年完成農村家庭培訓7500人次;就業技能培訓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牽頭,完成就業技能培訓7000人,通過技能幫扶,提高家庭成員專業技術水平與家庭發展能力。每位市級領導都按照聯系點工作制度的規定,落實結對幫扶對象,帶責任部門、帶資金、帶項目支持農村發展經濟,通過救助幫扶,促進困難家庭脫貧致富。
二是健康共享進家庭。2011年,我市將健康檢查和孕前優生篩查納入民生工程,開展生殖健康檢查35萬人次,建立健康軟件臺賬,隨時查詢。組織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提供補充葉酸等服務,共進行孕前優生檢查4700余人。落實城市基本醫療保險和農村新農合政策,全市城區醫療參保率達到100%,農村新農合參保率超過95%。
三是優先優惠進家庭。整合部門資源,積極向計生家庭給予政策傾斜。教育部門對農村獨女或雙女戶升高中優先照顧錄取,流動人口子女同等享有省級示范高中定向招生政策。住建部門對計劃生育特困家庭購買經濟適用房減免有關費用,在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房源管理中對獨生子女戶給以優先照顧;今年還拿出100套房源給持有居住證的非戶籍計生家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財政部門、人口計生部門出臺支持農村獨生子女和雙女父母參加新農保的政策,在財政統一繳費補貼標準的基礎上,再提高50%的補貼標準;對獨生子女死亡或傷殘后再生育夫妻、節育手術并發癥等特殊困難家庭由政府代繳養老保險費。工商部門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家庭領取營業執照的,減免有關費用。民政部門出臺關于對低保家庭收入核算辦法,對計生家庭中獨生子女和二女戶16周歲以下人員提高補差標準;對60歲以上無正式工作的城市、農村老年人每人每月給予100元的補助。工會、婦聯、團市委等部門在金秋助學、職工培訓、春蕾計劃等活動中均對計劃生育家庭給予優先優惠。
通過一年多的試點工作,我們實現了城鄉居民生活質量大提高、城鄉居民道德水平大提升、人口計生隊伍形象大轉變。創建幸福家庭工作已經成為幸福銅陵建設的推進器。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本次會議精神,進一步提高工作水平,繼續推進我市幸福家庭創建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