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長春會議以后,我市積極行動,全力開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試點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人口計生委、計生協認真傳達學習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及長春、重慶等會議精神,積極籌劃,研究方案,先入為主,拓展服務,全力推進“創建幸福家庭活動”有序開展。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創建幸福家庭活動開展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創建活動試點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計生委主任為副組長,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各縣(區)也成立以分管副縣(區)長為組長、人口計生局局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定期召開部門聯席會,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確定專人負責具體抓日常事務,把各項工作落在實處,市計生委、計生協還成立了以人口計生委、計生協有關科室負責同志為主要成員的工作指導組,指導各縣區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的開展。市人口計生委將“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列入本委“十二五”規劃重點抓、作為我市推進人口和計劃生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并確定綜合改革的主題為“幸福進萬家”。市委副書記、市長高勁松在傳達省黨代會精神大會上作了《奮力實現玉溪新跨越,增進全市人民幸福感》的動員報告。分管副市長楊洋親自參與研究和指導試點工作,對前期準備提出工作要求。根據市政府領導的指示精神,市人口計生委、計生協召開全市專題會議,對創建幸福家庭活動作了部署,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
二、統籌協調,健全家庭發展政策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增強家庭發展能力的公共服務項目納入民生工程,出臺了有利于家庭發展的一系列普惠政策與計生“獎扶”政策有效對接,增強全市人民幸福感。始終堅持生態立市、環境優先、民生優先,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加大民生和社會事業投入,在教育、醫療、養老保險、住房、計生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全面實行義務教育階段“三免一補”;全面推行農村計生家庭養老保險制度,城鄉低保對象實現應保盡保,3萬多名80歲以上老年人享受了高齡津貼;20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新農合增資提標,將新農合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由去年的120元提高到284元,全面開展了65歲以上農民門診慢性病定額補償試點開始。實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60歲以上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全市老年人還享有免費進公園、公廁、乘公交車、看病免普通掛號費及給80歲以上無退休金收入老人發放保健(長壽)補助(高齡津貼)等26項優待制度。紅塔區率先實現免費就讀區屬高中。以上民生舉措,為增強我市計生家庭發展能力創造條件,讓越來越多的普通市民感到生活得舒心、安心、幸福。
三、調研摸底,制定方案
為使創建活動扎實有效開展,市計生協圍繞創建活動內容,設置了《玉溪市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基線調查表》和問卷調查表,在全市各縣區開展全面調查,摸清底數,為創建活動的開展提供決策依據。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出臺了《玉溪市關于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的實施方案》(玉人口聯發[2011]3號)文件,召開全市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啟動會,為深入開展好創建幸福家庭活動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各縣(區)結合實際均制定了《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實施計劃》,穩步推進創建活動。市計生委、計生協還組織調研指導組,深入基層指導創建活動,為基層解決實際困難。
四、宣傳倡導,營造氛圍
各級計生部門廣泛宣傳文明進步的家庭觀、幸福觀,擴大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的社會影響力。一是自主印發宣傳資料及宣傳品。截至目前,印發人口計生法律法規、優生優育、出生生殖健康、創建幸福家庭等宣傳材料10萬份。制作印有人口計生“生育關懷”、“創建幸福家庭”內容的環保袋、煙灰缸、圍裙、餐巾紙等10萬份,發至計生家庭,宣傳品入戶率達96.82%。二是與大型超市、賓館、酒店等商家合作,擺放宣傳架200多個,全市制作張貼大型公益廣告64幅,小型公益廣告6000張,廣泛宣傳。三是生育文化進視頻。各縣區利用LED電子彩屏在中心城區滾動播放宣傳標語口號198條,擴大宣傳輻射面。四是加大新聞媒體宣傳力度。以《玉溪新聞》、玉溪市廣播電臺電視《綠色之聲早(晚)新聞》和凌晨《綠色之聲新聞夜航》、玉溪日報《人口與計生》專版為載體,廣泛開展人口計和創建幸福家庭的宣傳,計生知識群眾知曉率達96.8%。五是以“5·29”會員活動日為契機,廣泛開展宣傳倡導工作,營造創建幸福家庭聲勢。各級計生協廣泛開展上街宣傳、文藝演出、廣播宣傳、出板報、群眾咨詢等活動,大力宣傳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共組織文藝演出77場次,出板報89期,建文化大院28個,增強群眾參與創建活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倡導人人參與、家家幸福、社會和諧。
五、整合資源,齊抓共管
創建幸福家庭活動是一項全局性的系統工程,涉及社會各方面和各部門,人口計生部門抓好牽頭組織協調,各相關部門密切協作,積極配合,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有序推進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一是積極爭取政府資金投入。去年市政府投入了30萬元的啟動資金,計劃今年投入50萬元作試點工作經費。二是各部門密切配合。開展活動以來,各部門在資金保障和政策制定上給予大力支持,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參與創建活動。如:市委宣傳部組織媒體單位加強對創建活動的宣傳報道工作。市文明辦組織開展全市“文明幸福家庭”等創評活動和中小學生唱紅歌的活動,并向全市各中小學校贈送價值8萬多元的《愛國歌曲大家唱(100首)》光盤、開展“三生教育”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市總工會開展金秋助學活動,2011年共籌措救助金107.91萬元,資助困難職工和困難農民工子女525人。市婦聯積極爭取企業、愛心人士捐資捐物折合人民幣10.26萬元,支持學校開展獻愛心活動,先后對3名貧困母親資助各6000元;市扶貧辦在在制定扶貧開發、整村推進等一系列政策中,明確優先優惠照顧獨生子女及雙女戶家庭。在實施農村小額信貸、貸免扶補項目中,向獨生子女、雙女戶家庭傾斜。團市委開展“青春彩云南 關愛農民工子女 青帆快樂課堂”,為2000多名計生困難農民工子女提供了培訓。開民農民工子女結對活動,結對6706人。開展愛心圓夢大學行動,籌集資金200多萬元,資助500多名貧困大學生。市紅十字會投入資金89萬元,購買《中小學生自救知識讀本》48000冊發至全市機關、農村、流動人口子女學校等40多所中小學,受益學生達4 萬多人。捐資16萬元為46戶計生困難家庭發放救助金,幫助解決燃眉之急。捐資26萬元為30例計生困難家庭先心臟病患兒免費做手術,解除患兒痛苦,整救了家庭。
六、實施六個項目,扎實推進創建活動
(一)實施“少生快富” 幫扶項目,提高計生家庭發展能力。市計生協啟動實施第三輪“少生快富”幫扶項目,把100萬元幫扶項目資金發放到獨生子女、雙女困難家庭,幫助發展生產,實現脫貧致富。共幫扶112戶計劃生育困難家庭,項目受益群眾達610人。通過資金、技術、信息的幫扶,受助計生家庭年人均純收入比幫扶前增加500元,戶均收入比幫扶前增加4500元。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市婦聯、扶貧辦爭取小額信貸資金2802萬元,為1160戶獨生子女、雙女戶解決了創業啟動資金,實現了少生快富的目標,提高了計生家庭發展能力和幸福指數。
(二)實施生殖健康項目,提高育齡群眾幸福指數。全面開展對生殖健康障礙不孕不育家庭情況的調查,做好救助項目的儲備工作,使計生困難家庭早日得到救助,去年12月,開展了以“生育關懷·傳承夢想”為主題的2011“生育關懷—彩云之南在行動”玉溪行公益宣傳報務活動,啟動儀式上,組委會向5個計劃生育困難家庭捐贈了共1.5萬元的救助金;為10個不孕不育貧困家庭發放了10萬元的“全額免費治療救助證”;為100個不孕不育家庭發放了20萬元的“生育關懷援助卡”。生育關懷活動組委會還邀請了生殖健康專家為不孕不育患者開展生殖健康咨詢、義診活動,為不孕不育家庭帶來福音。今年2-3月在省計生協的協調支持下,我市邀請婦產科專家巡講團,到9個縣區基層組織開展女性生殖健康知識講座50場次,10000余名婦女受到生殖健康知識培訓,提高群眾自我保健意識和幸福指數。
(三)實施預防艾滋病工程,提高群眾健康水平。全面開展推廣使用安全套預防艾滋病工程,組織宣傳業務培訓612期15398人,對外培訓(高危人群)189期30890人;建立避孕藥具免費發放網點240個,安裝安全套發售機240臺,全市10671個賓館、酒店、娛樂場所負責人和10671個業主與人口計生部門簽定責任書,全市10888個公共場所安全套擺放率保持在100%;免費發放安全套2017056只,發放宣傳品762種293839份。
(四)實施優生促進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推進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工作,從源頭上控制出生缺陷發生率,我市在全省率先啟動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工作,截止2011年底,全市投入資金225萬元,免費婚檢累計40088人,檢出患病1384人給予治療,檢出不宜結婚的5人,并做好心理安慰。在實施優生促進工程中,抓出生缺陷一級預防,截止2011年底,為農村婦女免費發放增補葉酸目標人群17000人,舉辦目標人群培訓410次,培訓目標人群21312人;調查增補葉酸知識知曉人數15687人,知曉率91.3%。免費發葉酸15807人份,葉酸服用率達78%,比省下達任務數高8個百分點,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實現優生優育。
(五)實施青春健康教育項目,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去年以來,我市計生協會分別在新平縣揚武中學和玉溪師院實施了青春健康教育項目,在揚武中學舉行了2011年“生育關懷——青春健康”項目啟動儀式暨骨干培訓,市、縣計生協和鄉鎮、學校相關領導以及800余名師生參加培訓。在玉溪師范學院舉辦“大學生青春健康知識講座”,學院500余名大一新生參加了講座。兩個項目點共培訓大中學生1300多人聆聽知識講座,為拓展青春健康教育輻射面,在玉溪聶耳小學舉辦了“關懷兒童健康成長家庭教育講座”,450余名家長和老師聆聽了講座,為獨生子女家庭教育解難。在新平一中和新平職業技術學校進行了“青春期生殖健康進校園”知識講座,收到較好的效果。
(六)實施生育關懷項目,提高計生家庭抵御風險能力。計生家庭意外傷害保險是生育關懷的重要內容,是政府惠民政策的補充,我市2010年啟動,2011年全面推開,形成了政府主導(部分縣區政府每個計生家庭補助10-15元),計生協宣傳發動、計生家庭參與,保險部門配合的工作格局。全市共有9.3萬戶計劃生育家庭參保,投保人數達27.245萬人,收取保費323.715萬元,完成率202%,超額完成了推動指標,獲全省一等獎。在參保的計生家庭中出險1865例,賠付金額174.26萬元。使參保計生家庭經濟上得到補償,精神上得到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