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酒泉市是國家確定的32個創建幸福家庭活動試點單位之一。自2011年5月以來,緊緊圍繞“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五大目標,注重“五結合”,突出“五提升”,統籌協調、強化措施、扎實推進,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取得初步成效。
1.與深化人口計生綜合改革相結合,全面提升人口計生工作水平。酒泉市既是全國人口計生綜合改革示范市,又是創建幸福家庭活動試點單位,具體工作中把這兩項工作有機結合在一起,圍繞健全完善“統籌協調、優質服務、利益導向、群眾自治、人才保障”六大機制,不斷豐富創建幸福家庭活動新內涵,把創建幸福家庭活動作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幸福酒泉”的基礎性工程來抓,做到了“三個納入”。
一是將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部署,強化高層倡導。在2011年我市相繼召開的黨代會和人代會上,將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寫入了市委工作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及隨后印發的《酒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將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列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幸福酒泉”的重要內容,號召全市積極行動,全力推進;市委、市政府制定印發了《酒泉市開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 就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創建內容和標準、階段安排和推進措作了具體部署。市創建幸福家庭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階段性安排意見,進行具體工作指導。我市創建幸福家庭活動貫穿于“十二五”期間,總目標是到2015年末,全市60%以上的村(居)實現“和諧幸福家園”,60%以上的家庭邁進“幸福家庭”行列。
二是將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納入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工作日程,形成創建合力。成立了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分管領導為正、副組長,人口、宣傳、財政、教育、衛生、人社、民政等20個相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創建幸福家庭活動領導小組,明確了各相關部門在創建幸福家庭活動中的職責和具體任務,形成了“黨政主導、人口部門牽頭、相關部門聯動、全社會參與”的創建格局。
三是將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責任考核和重大事項督查范圍,加大行政推動力。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多次聽取人口計生工作匯報,并就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等進行專題研究部署;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對市人口委和七縣(市、區)人口計生工作進行專題督查調研,及時分析研究解決當前計生工作特別是創建幸福家庭活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制定年度工作目標責任時,將創建幸福家庭活動五大任務分解到人口計生“三線”目標責任書中,加大考核評分權重,并嚴格兌現獎懲。
2.與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相結合,提升文明倡導影響力。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酒泉市全面推進第四階段(2011-2015年)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實施方案》,確定了“倡導婚育新風,構建和諧家庭”的活動主題。圍繞“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的主題,確定了“科學生育、身心健康、家風文明、致富發展、守法誠信、熱心公益”六條幸福家庭創建標準;結合簽訂“誠信計生承諾協議書”,市、縣、鄉人口計生干部深入村組開展調查摸底,認真審核篩選“幸福家庭”創建村戶,按照“宣傳發動、學習培訓、自評自薦、群眾評議、綜合考察、報批審定、公示、授牌”等評選程序,廣泛開展“和諧幸福家園”和“和諧幸福家庭”評選活動;優化戶外宣傳環境,對全市固定宣傳標語、公開欄等進行了優化更新,強化了“婚育文明、性別平等、優生優育、生殖健康、家庭幸福”等家庭人口文化的宣傳;開展宣傳教育示范基地創建活動,全市建成不同層次的人口文化廣場、大院、一條街、長廊等示范點230個;以弘揚婚育新風、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關愛女孩等為主要內容,編印“幸福家庭”、計劃生育愛心進萬家知識讀本及系列宣傳資料16.6萬余份;強化媒體網絡宣傳,充分發揮新型媒體作用,建立手機短信平臺和育齡婦女QQ群,以發送提示性、宣傳性、服務性溫馨短語信息等方式,宣傳人口文化和工作動態;將婚育文化融入民俗文化、廣場文化、村社文化之中,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人口文化活動,全市建成群眾文藝團體367個,演出達579場次;通過舉辦“人口文化藝術節”、人口文化作品展覽等方式濃厚創建氛圍,提升文明倡導影響力。
3.與人口計生公共服務網絡拓展轉型相結合,著力提升優生優育和健康促進水平,提高家庭幸福指數。一是強化硬件設施。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市已初步建立起以家庭為中心,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避孕節育和生殖健康為重點,以全社會普遍參與為實現途徑的優質服務新格局。近年來,先后爭取計劃生育服務站(所)國債項目32個,投資1320萬元,新建縣、鄉服務站(所)28個,改擴建縣、鄉服務站(所)4個。全市95%的鄉鎮服務所達到了規范化標準,90%以上的計生服務機構達到“四優一滿意”標準要求。順應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試點和群眾健康檢查新需求,一些縣市區還購置了鉬靶、四維彩色超聲診斷儀、TCT等高端設備。二是著力優生優育。自2010年以來,我市先后有4個縣市區列入國家免費孕前優生檢查項目,3個縣列入省級免費孕前優生檢查項目縣。在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實施中,我們按國家標準實施質量控制,確保檢驗質量;成立技術檢查團隊,明確項目負責人和信息統計員,全面承擔優生健康教育、項目檢查、風險評估、咨詢指導和隨訪服務等工作;對計劃懷孕夫婦舉辦各類優生知識講座;根據檢查結果對每位參檢對象進行分類服務,確保服務質量。截至目前共為8972人開展了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缺陷兒出生率由前3年8.26‰降到現在的5‰.三是以“兩癌”普查為突破口深入推進生殖健康進家庭行動。宮頸癌、乳腺癌是已婚婦女的高發病。為了提高婦女“兩癌”早診早治率,降低死亡率,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婦女“兩癌”免費普查作為心系群眾的民生工程、服務群眾的德政工程,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狠抓任務落實。目前,全市已指定城鄉普查機構18家,22.9萬名城鄉適齡婦女中,已普查166924人,完成目標任務的82.8%,需確診1906人,已轉診1879人,有48人被確診。整合社保、民政、婦聯等部門的相關救助政策,對確診患者進行了及時救助治療。
4.與創建全國利益導向示范區相結合,提高家庭致富發展能力。全面落實省政府《關于建設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體系示范區的實施方案》,市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人口和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的意見》,制定了以“成才、致富、保障、健康”四大工程為重點、28項政策為核心的計劃生育家庭“幸福計劃”。突出對計劃生育老年、傷殘或死亡家庭扶持、救助的政策措施。其中,把獎勵扶助金提高到1200元/年、特別扶助對象的扶助標準提高到2400元/年(傷殘家庭)和3600元/年(死亡家庭);城市獨生子女父母退休獎勵費提高至2000元。同時,制定“以人為本”的誠信計生政策措施,農村“二女戶”夫婦知情選擇一項節育措施,并簽訂誠信計生協議后,便可享受以前只有“二女結扎戶”享受的各項優惠政策;市政府印發了《酒泉市城鎮職工生育保險暫行辦法》,市人口委、市計生協與人壽保險公司聯合下發了《計劃生育家庭意外傷害保險業務合作協議》。積極做好人口計生政策與相關民生政策的銜接配套,新農合“農村兩戶”籌資標準和參合對象住院報銷、救助標準,所需資金由政府統一買單,在農村婦女小額擔保信貸項目及其它實用技術培訓時,將符合貸款條件的“農村兩戶”優先納入,提高他們的保障水平和自我發展能力。市人口部門和婦聯組織一起將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工作與創建幸福家庭,提高家庭致富發展能力。目前,全市累計發放貸款30億元,受益婦女7.5萬名,累計爭取中央財政貼息1.6億元。今年1-5月,已為2.3萬名婦女發放貸款110475.4萬元,今年有望新增貸款突破20億元。當年可爭取財政貼息1億元,僅財政貼息一項,就使貸款婦女年人均增收4500元。
5.與廣泛開展“生育關懷行動”相結合,激發奉獻社會新熱情。一方面,組織各級黨政組織、計劃生育干部、計生協會理事、廣大會員、志愿者開展以關懷計劃生育困難家庭、育齡群眾生殖健康、獨生子女、女孩健康成長、基層計劃生育工作者為主要內容的“五關懷”系列活動。廣泛動員社會賢達、能人志士奉獻愛心,實施結對救助。2011年為2128個計劃生育家庭發放慰問金和慰問品共計46.2萬元,幫扶1128人次,發放幫扶金28.15萬元。救助1825人,發放救助金65.61萬元。重視開展計劃生育家庭意外傷害保險工作,今年全市新增11379個計劃生育家庭參加了意外傷害保險,新增投保金額54.119萬元。人人樂于扶危濟困、見義勇為、養老助殘、鄰里互助、回報社會的良好道德風尚正在全市悄然形成。另一方面,著力培養家庭成員的公民意識和感恩情懷。自己富了,不忘鄉親,鄰里有難,伸出援手,帶動他們共同發展生產、改善生活。通過團結互助,相互帶動,不斷增強家庭責任感和社會凝聚力,形成人人樂于回報家庭、回報社會的良好風尚。2011年,金塔縣西壩鄉西移村二組李菊香 利用“幸福工程”款,搭了1座日光溫室,在縣、鄉兩級計生部門的指導幫助下,掌握了大棚蔬菜各個環節的種植技術年收入達到1萬多元。在她的帶動影響下,村里更多姐妹都加入了溫棚蔬菜種植的行列,走上了致富路。現在全村搭建溫棚達124座。玉門市黃閘灣鄉二女戶景玉鋒,發展餐飲服務業率先致富,先后捐資12萬元,扶助50多名貧困學生。市、縣人口部門組織有關專業人員,定期到基層開展義診、咨詢和培訓,實施志愿服務,激發大家奉獻社會的熱情。
通過一年多的工作實踐,我市創建幸福家庭活動試點工作取得了“五提升”的初步成效。
一是提升了人口均衡發展水平。通過開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在全社會形成了少生優生、男女平等等科學、文明、進步的新風尚,全市農村有3萬多對符合生育二孩條件的夫婦主動放棄二胎生育,領取了《獨生子女證》,全市計劃生育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9%以上,出生人口性別比多年保持在正常范圍。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的吸引力、向心力進一步增強,有力促進了全市人口計生事業轉型跨越發展。
二是提升了鄉風文明和諧水平。截止目前,全市建成“幸福家庭”村(居)級示范點31個,鄉、村(居)兩級按照“一對一”幫扶服務模式,共計培育“幸福家庭”典型戶2000余戶,評選命名“和諧幸福家庭”1.2萬戶。2011年,我市肅州中學學生茹曉燕先后被評為“全國十佳自強女孩”、“感動甘肅?十大隴人驕子”。
三是提升了群眾幸福指數。創建活動中,多層次、全方位的人口和計生利益導向政策體系,使更多的計劃生育家庭享受到了改革發展成果,更多的家庭享受國家的免費優惠政策;更多的家庭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健康知識教育,成為家庭健康明白人;更多家庭的幸福指數得到提升。
四是提升了優質服務水平。充分發揮人口計生網絡重要作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得到拓展。特別是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的實施,將出生缺陷預防關口前移,切實提高了出生人口的素質,破解了計劃生育服務體系職能單一,發展后勁不足的瓶頸,鍛煉了技術服務人員,提高了技術服務人員的能力和水平,成為人口計生部門拓展服務職能、關注家庭幸福,打造群眾滿意民生工程的有效載體。
五是提升了人口計生行業形象。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建立起了以關注家庭成員和諧健康發展為基礎,以關注民生為目的的公共服務管理體系,廣大計生干部經常深入群眾家中,主動和他們結對子、交朋友,為他們提供致富信息,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生育中的難題,不僅是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的管理者,而且成為法律知識的宣傳者、文明新風的傳播者、促民致富的服務者,和諧社會建設的推動者,塑造了人口計生部門情系民生、促進和諧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