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昌吉州被國家確定為新疆創建幸福家庭活動試點地州以來,積極探索建立政府支持、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群眾受益的幸福家庭創建活動推進機制;緊緊圍繞“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五項重點內容,確保“三到位”,幸福家庭創建活動正在我州有序推進。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參與創建活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今年5月參加國家召開的創建幸福家庭活動試點會議后,我州各級領導認真學習會議精神和胡錦濤總書記4月26日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關于做好人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組織學習討論,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理清新時期做好家庭工作、促進家庭發展的思路和主攻方向。開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是綜合改革、幸福工程、生育關懷行動的拓展和延伸,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新的載體。通過落實文明倡導、健康促進、優生優育、致富發展和奉獻社會五方面內容以及開展宣傳倡導、健康促進、致富發展“三大活動”,將對提高新時期人口工作水平、加快和諧社會建設步伐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我們已制定《昌吉州創建幸福家庭指導意見》和《創建幸福家庭行動實施方案》。州計生協將此作為“爭創一流業績,爭當先進協會”活動的主要內容;州人口計生委、計生協聯合成立了創建活動領導小組,確定了昌吉和阜康兩個試點市,其他縣市根據各自實際在1-2個鄉鎮進行試點。
二、以協會項目為載體,推進幸福家庭建設
目前我州7個縣市分別開展了穆斯林生殖健康項目、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項目和計生家庭意外傷害保險。可以說這些項目是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是幸福家庭活動的具體內容。其中穆斯林生殖健康項目從2010年初啟動,項目縣市把宗教人士作為直接目標人群,首先倡導當地宗教人士了解生殖健康的內涵和意義,接受其理念,并主動宣傳生殖健康知識;宗教人士通過研究《古蘭經》和《圣訓》,對其中與生殖健康有關的內容進行詮釋,從而易于被廣大穆斯林群眾理解和接受;組織阿訇座談交流、參觀考察等,有效促進了阿訇解放思想,消除顧慮,并樂意去做群眾工作。建立了多部門合作機制,形成了計生協牽頭、人口計生、衛生、宗教管理部門、宗教組織和宗教人士共同參與的工作網絡。今年5月下旬我州積極拓展該項目,在全州啟動了農牧民生殖健康項目,在已有3個自治區項目縣市的基礎上將另4個縣市的項目點作為州級項目,并各補助資金3萬元計12萬元。擴面后,意味著穆斯林生殖健康項目將覆蓋全州7縣市和全體農牧民家庭。我們還努力把生育關懷行動打造成知名的社會公益品牌。在兩個縣認真開展了“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項目,為改善計生貧困家庭生存狀況、促進家庭發展能力進行了有益的探索。2010年我們將國家確定的計劃生育家庭意外傷害保險兩個試點縣市納入項目管理,對縣鄉、村計生干部和貧困獨女戶、雙女戶進行投保,深得群眾認同和好評。
三、創優管理舉措,創新活動載體,打造公共服務新品牌
我們在創建幸福家庭活動中不斷整合資源、拓展范圍、創新載體、豐富內容,提高家庭服務能力,使之惠及更多的城鄉家庭。試點縣市的初步構想與做法是:
(一)成立“昌吉市幸福家庭公共服務中心”
整合計生、衛生、民政、教育、勞動保障、老齡、殘聯等部門資源,打造“昌吉市幸福家庭計劃”公共服務品牌。一是關注出生人口素質,實施“亞心寶貝幸福工程”:建立“免費婚檢、婚姻登記、免費孕前培訓、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免費服用葉酸、住院分娩(享受補助)、母嬰護理、早教培訓、幼教等服務鏈。目前用以獎代補方式已投入20萬元資金培育6個早教基地。二是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實施“人間晚晴幸福工程”:建立老年證辦理、享受各項老年優待政策(養老金、免費乘車證、新農合、城市居民醫保、高齡補貼等)、參加社區各類活動(老年大學、各類社會民間文藝團體、社區活動中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公寓等服務鏈,實現“六個老有”,逐步提高老年人口幸福指數。三是面對廣大育齡群眾,實施“健康家庭幸福工程”:全面建立起政府主導的出生缺陷一級預防服務體系,實行新婚夫婦跟蹤隨訪制度,適齡婦女免費增補葉酸、孕前孕后培訓、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等服務項目實現全覆蓋,市服務站和各鄉站及幸福家庭服務小分隊技術服務全覆蓋。四是針對流動人口,實施“新市民幸福工程”:積極探索“市民化待遇、親情化服務、信息化管理”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新思路,完善公安、民政、衛生、建設、工商等部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責任制和流入地、流出地區域協作機制,創建流動人口均等化服務管理示范社區,實現流動人口均等化服務基本覆蓋。五是針對殘疾人,實施生命關愛幸福工程:擬建成2個殘疾人日間照料中心和2個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開展殘疾人康復訓練與服務工作,安置殘疾人就業,發放“愛心天使”助學基金,實施殘疾人危房改造等。以上五項工程首先面向計生領證家庭,并在多方面給予優先優惠和區別對待政策。
(二)推進服務體系建設
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建設納入社會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和服務能力。昌吉市預算投入資金1000余萬元新建生殖保健服務中心綜合大樓和4個鄉級服務站、80個村(居)服務室、2個街道衛生服務中心;配備先進的醫療設備,市、鄉、村(居)三級計生服務陣地全部達到國家級標準化規范化要求。
(三)培養職業化技術服務隊伍。
積極探索“一證四師”(技術人員資格證,生殖健康咨詢師、育嬰師、親子咨詢師、社工師)的隊伍職業化模式,建立規范的職業資格準入制度。加強崗位分類管理,強化從業人員入職認證。服務功能由過去單一的查環查孕轉型為八大功能:宣傳教育、技術服務、優生指導、藥具發放、信息咨詢、隨訪服務、生殖保健和人員培訓,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四)啟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第四階段項目
在“5.29”活動期間舉行了全州婚育新風進萬家第四階段項目啟動儀式,其中昌吉市精心已打造了人口文化園、景觀帶、雕塑群以及婚育文化街、人口文化大院、書屋、小區。與廣播電臺、電視臺、報社聯辦《國策之聲》欄目、 LED屏幕公益宣傳等。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傳倡導,在全社會營造了同創幸福家庭的良好氛圍。
四、加強民主建設,提高自治能力
全州開展了人口計生基層群眾自治工作,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章程、協議。尤其通過“陽光計生行動”和誠信計生活動,加強了合同管理和雙向承諾,把法律法規賦予群眾的權利還權于民,把相關部門應盡的義務和職責告之于民,把有關事項的辦理條件和程序公示于民,群眾真正成了計劃生育的主人。同時計生家庭民主意識、文明程度和管理能力明顯提升;夫妻恩愛、尊老愛幼、婆媳和睦、姑嫂融洽,家庭成員彼此尊重、相敬如賓、平等對待、遇事商量。形成政府誠信、群眾守信、村(居)民互信、家庭和諧、禮讓文明的良好局面。
五、下一步努力方向
創建幸福家庭是一項新任務,尚處在探索推進階段,在近期力求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加大研究力度,形成科學體系。擬邀請有關專家、學者成立幸福家庭建設課題研究組,研究幸福家庭內涵、外延、標準、目標和發展方向問題,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幸福家庭發展計劃”的工作體系、制度體系和保障措施等問題,進一步提高工作的科學性。
(二)建立長效運行機制。做好五年規劃,并將這項工作上升到黨委、政府民生工程的總體規劃之中,納入人口計生綜合改革的統一部署之中。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工作機制;設立“創建幸福家庭活動”項目,制作項目文本,申請專項資金,建立公共財政投入機制。
(三)建立兩個服務平臺。一是推廣典型經驗,在條件成熟的縣市建立家庭服務機構和服務小分隊;二是依托全員人口信息系統建立家庭需求信息檔案,利用信息引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