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幾年來,區計生協會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市計生協會的直接關心、指導下,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人口與計生工作新途徑,發揮群眾組織的優勢,認真實施“幸福工程”,幫助計生貧困母親脫貧致富,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今年以來開展“幸福工程”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龍文區幸福工程于2003年11月開始實施,現有項目資金183. 56萬元(其中省資助資金15萬元,區配套資金15萬元,市資助資金12萬元,區干部職工捐款9.84萬元,2005年至2016年區財政從征收社會撫養費中劃撥131.72萬元)。已在全區四個鎮,34個村發放24期幸福工程救助款,資金滾動運作821.5萬元。救助貧困母親987戶,惠及人口4267人。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強領導,親自入戶調查。
在實施幸福工程工作中,區計生協會把開展幸福工程作為計生協會工作的重要內容,做到會長親自抓,分管的副會長具體抓,切實加強對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工作的領導。區計生協會按照省幸福工程規范化操作,嚴格把關。每期發放前,領導都親自深入調查,反復探討,集體研究項目點、受助戶,親自入村進行發放,鼓勵受助戶勤勞致富,誠實守信。為了幫助更多計生的貧困母親,今年7月份,區項目辦開展一期項目資金救助活動,分別在步文鎮、郭坑鎮發放48萬元,救助24戶計生困難戶,幫助她們發展經濟。
(二)強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利用召開計生協會各種會議和舉辦培訓班及“5·29”活動日、印發幸福工程宣傳資料等形式,大力宣傳開展幸福工程的重要意義。 2016年母親節期間,龍文區計劃生育協會聯合區教育局、朝陽鎮計生協會在龍文中學、朝陽中學舉辦紀念第20屆“母親節暨幸福工程救護貧困母親活動日”書法繪畫比賽。共有30多名熱愛書畫的學生參加,比賽結束后,評選出了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并為他們頒發了證書。進一步擴大幸福工程的社會影響力。2017年“紅五月”宣傳活動期間,一是在郭坑鎮新街社區開展“幸福工程”受助母親座談會,會上,“幸福工程”受助母親積極發言,院后村受助母親陳某燕說,感謝政府的關心,“幸福工程”救助款幫助計生戶發展經濟政策好,既幫助我們發展生產,又為我們提高生活水平;受助對象還交流了發展項目和生產經驗。區計生協會領導對受助對象提出幾點希望:一是希望她們掌握生產管理辦法,把項目款真正用于發展生產:二是希望她們發展致富,幫助周邊群眾發展;三是希望她們帶頭遵守計生政策,宣傳計生政策。二是龍文區計生協會工作人員深入藍田鎮圳頭村、郭坑鎮院后村、郭坑村等村了解回訪“幸福工程”受助母親發展情況,每到一處,“幸福工程”受助母親都感言,感謝政府的關心,“幸福工程”救助款幫助計生戶發展經濟政策好,既幫助我們發展生產,又為我們提高生活水平;座談中還與受助對象交流了發展項目和生產經驗。
(三)規范運作,加強資金管理
(1)明確幫扶條件。嚴格按照幫扶的“五個條件”和把握好“四個原則”。五個條件:即實施計劃生育、首先是二女戶的母親;貧困母親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平均收入;有發展生產的項目;能通過自己的勤奮勞動增加經濟收入;能誠信還款。四條原則:即短期幫扶,期限二年;小額資助,直接到人;嚴格把關,規范運作;到期收回,滾動運作。
(2)逐層審核把關。根據幫扶的條件和應掌握的原則,我們在每一批資金發放之前,選準項目點后即進行調查摸底幫扶戶。通過對照條件進行篩選,將初步確定的幫扶戶提交村“兩委”研究確定,上報鎮項目辦審核。經審核同意的救助對象,填好資助申請表一式四份,由鎮項目辦集中上報區項目辦審核批準。
(3)簽訂幫扶合同。區幸福工程項目辦統一印制規范性的借款合同書,由項目辦直接與鎮計生辦簽訂借款合同書,合同簽訂后,區項目辦即把救助款下撥到鎮計生辦帳戶上。被批準的救助對象,填好借款合同書,村兩委干部擔保,(并簽名蓋章)。手續完備后,由區、鎮項目辦在村召開資金發放會議,與救助對象簽訂借款合同書,把救助款直接發放到貧困母親手中。
(4)做好跟蹤督查。為確保發展項目專款專用,早出效益,2017年9月上旬,區、鎮項目辦積極開展項目跟蹤督查,進村入戶重點了解2017年救助到期對象,跟蹤救助資金是否專款專用,是否用在擬定的發展項目上,是否碰到困難和效益情況等。通過跟蹤督查,起到了解情況,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的作用。
(5)做好資金回收。救助資金能否按時足額回收,是能否實現繼續滾動運作,實現良性循環的關鍵所在。為確保救助資金放得出去,收得回來,區項目辦在借款到期前一個月,向鎮項目辦發出還款通知書,鄉鎮項目辦向受助對象發出還款通知書,讓受助對象做好還款準備。借款到期后,鎮、村干部、項目辦和擔保人齊心協力,共同做好催討工作。今年到期20-21期資金72萬元,全部按時回收,回收率100%,脫貧率達88%以上。
(四)建檔立卡,完善資料管理
在加強項目資金管理的基礎上,建立區、鎮、村幸福工程檔案。區級項目辦建立了8種資料檔案:(1)受助貧困母親資助申請表;(2)受助貧困母親花名冊;(3)受助貧困母親借款合同書;(4)救助貧困母親情況統計表;(5)受助貧困母親跟蹤運作督查表;(6)貧困母親救助效果調查表;(7)幸福工程宣傳資料、照片;(8)省、市、區有關幸福工程的文件、簡訊和領導講話材料等。
(五)幫扶工作的經驗與存在不足
16年9月,我區通過對30戶幸福工程幫扶對象的調查,也存在一定問題:一是有些地方項目跟蹤記錄簡單化,雷同化,不能反映受助戶的真實情況。二是個別地方個別村“兩委”干部把關不嚴,救助對象出現重復。
通過對數據的統計分析可以得出:一是要選準項目。受助戶所選擇的項目要準確、合適。各級計生協會要加強對項目選擇的把關指導,要選準選好項目。要選擇成本低,風險較小,效益回收期短的項目。二是要加大幫扶力度。對計生困難戶的扶持力度越大,產生的經濟效益越大。因此,今后在幫扶工作中,適當根據受助戶的需要,將計生小額貼息貸款和幸福工程兩項資金捆綁使用,同時,還要做好整合有關部門的資金,加大對計生戶的幫扶力度,提升幫扶效果;三是要做好跟蹤服務。要加強對幫扶家庭項目經營過程的跟蹤服務工作,如對種養殖項目要做好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關注項目進展,開展技術指導培訓,幫助受助戶解決在項目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六)搞好服務,提高救助成效
根據受助對象提出準備發展的項目,鎮、村干部和項目辦從本地優勢和受助對象個人特長及市場需求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幫助精選發展項目。引導受助對象施展一技之長,著重發展“投資少,周期短、易操作、見效快、效益好”的“短、平、快”項目。在前21期受助戶中,她們在幫扶前的人均收入約4260元,通過發展項目,取得較好經濟效益,平均人均收入已達6680元,平均人均增加收入2420元,前21期到期資金回收率100%,脫貧率達88%以上。如藍田鎮圳頭村計生二女戶陳金鳳,經濟收入相當微薄,家庭不富裕,還負擔一定的債務。2013年,陳金鳳被列入為幸福工程救助對象。藍田鎮計生協會“幸福工程”項目辦于2013年4月救助陳金鳳“幸福工程”項目資金10000元。陳金鳳得到救助后,她把這些資金用來購買一部運輸車,經過她們的辛勤勞動,精心管理跑業務,10個多月后結算,扣除所有的生產成本外,凈賺15000元,心情非常高興。她看到這樣的成果,心里暖洋洋的,是“幸福工程”幫她脫貧,讓她走上了幸福之路。由于陳金鳳誠信還款,鎮“幸福工程”項目辦于2015年5月又資助她們10000元發展經濟,陳金鳳把鎮“幸福工程”項目辦支助和賺來的錢用于擴大再生產,丈夫精心跑業務,辛勤勞動,經常對計生困難戶跑業務時收費減半或少收。陳金鳳夫婦生活富了,她們表示一定不忘鄰里還有人沒有富,她要在今后的日子里,幫助計生困難戶早日脫貧,以實際行動回報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對脫貧母親的關愛。
龍文區計劃生育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