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南靖縣自2004年被幸福工程福建省組委會確定為幸福工程項目縣,幸福工程項目已實施13年(2004年到2017年),截止目前,全縣項目資金數額為394.21萬元,其中:全國組委會28萬元、省組委會20萬元、市指導組10萬元、縣財政配套資金95萬元、縣財政從收繳社會撫養費累計撥入214萬元、縣干部職工獻愛心募捐12.21萬元、縣慈善總會15萬元。多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國家和省幸福工程組委會的關心指導下,在市幸福工程指導組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小額資助、直接到人、滾動運作、勞動脫貧”的救助模式,堅持以人為本,以救助貧困母親脫貧致富為主。把選好對象、定好項目、管好資金、搞好服務作為工作重點,不斷強化項目管理,規范運作程序,幸福工程救助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幸福工程項目周期內救助資金在計生貧困母親之間滾動17個輪次,累計滾動投入救助幫扶資金2006.34萬元,救助計劃生育貧困母親2015戶,項目點遍及全縣書洋、梅林、船場、和溪、山城等12個鎮(園)和田中、科嶺、下山、迎新、橋頭、象溪等141個村,發展項目包括:種植業、養殖業、食用菌、加工業、商業、運輸業等,資金回收率和滾動率均達100%。前期救助的1864戶貧困母親,累計產生直接經濟效益400萬元,戶均增收2143元,人均年收入由受助前6027元,提高到6577元,人均增收550元,增長9.13%,已脫貧或基本脫貧1683戶,脫貧率90.28%。“幸福工程”的實施,大大激發了廣大貧困母親勞動脫貧,勤勞致富的熱情,增強了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意識,貧困母親不僅闖出了脫貧致富之路,她們的婚育觀念、精神面貌、社會和經濟地位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幸福工程為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
一、強化領導,提高認識。南靖縣、鎮兩級均成立“幸福工程”項目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項目辦公室,由黨委分管領導任組長,并指定專人負責此項工作,項目村的計生協會會長為聯絡員,健全組織,做到逢會必講“幸福工程”項目工作,并把“幸福工程”項目工作列入人口計生工作半年和年終考核一項重要內容,為“幸福工程”項目工作有效運行提供組織保障。
二、廣泛宣傳,擴大影響。南靖縣、鎮計生協會十分重視“幸福工程”宣傳發動工作,利用各種會議形式大力宣傳“幸福工程”項目工作性質、宗旨、任務, 大力宣傳“幸福工程”的“兩個獨特”(獨特的救助對象、獨特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救助模式)、“三項任務”(治窮、治愚、治病)和“三個兼具”(消除貧困、提高婦女地位、有利于推動人口計生事業)的重要意義,努力營造有利于“幸福工程”項目工作開展的良好氛圍。結合慶祝協會“5·29”活動,鄉鎮協會誠請幸福工程受助致富典型戶上臺演講用好幸福工程項目資金走上致富路的經驗,如:山城鎮讓碧侯村走上致富路的脫貧母親上臺演講,分別介紹她們經幸福工程項目資金扶助,靠勤勞走上致富路的親身體會,鼓舞人心,不斷地擴大宣傳效果。
三、加大投入,確保運作。為增加幸福工程資金的總量, 南靖縣計生協會積極爭取政府對“幸福工程”資金的投入,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2016年投入20萬元,目前,全縣共有“幸福工程”幫扶資金394.21萬元。縣幸福工程項目辦公室設立“幸福工程”專用賬戶,指定專人負責,做到專款專用。南靖縣堅持以人為本和誠信為本,打造“誠信幸福工程”原則,把“幸福工程”納入村(居)民自治實行村(居)務公開,確保幸福工程公開、公正、公平。
四、按照程序,規范操作。在實施“幸福工程”項目工作過程中,嚴格按照省“幸福工程”項目管理有關規定,健全制度,建立簿卡,規范操作。一是把好救助對象關,尋找符合條件(貧困計生“二女”戶或獨生戶)、有發展項目、有還款能力、信譽度高的貧困母親作為救助對象。二是落實好項目。選擇發展項目立足于本地資源優勢,發揮個人專長,發展“投資少、見效快、風險小、收益大”的短、平、快項目。三是確定擔保人,鎮政府、鎮分管領導、計生協會長、村支書、村主任作為鎮村擔保單位和擔保人。為更好地確保資金按有關規定進行運作,我們制定了《幸福工程扶助資金發放規程》,統一規范操作程序,規范運作。
五、重點突出,整村推進。在項目運作過程中,抓好整村推進項目,既可提高受助戶整村連片種植的規模和效益,又可增加資金利用的率和降低風險,為落實縣委、縣政府的精準扶貧,2016年我們經過實地調研了梅林鎮科嶺村、書洋鎮田中村、船場鎮下山、和溪鎮迎新、山城鎮橋頭和象溪村的花卉種植、茶葉與加工、油茶種植、食用菌、、蘭花種植,科學地論證,整村推進項目可行,投入整村項目推進資金105萬元,重點抓好靖城鎮、南坑鎮、和溪鎮、船場鎮的整村推進項目,強化項目跟蹤落實,培育整村推進項目典型,2017年投入項目資金271萬元,幫扶計劃生育貧困母親151戶。
六、跟蹤管理,注重實效。實施過程中,我們注重加強項目的跟蹤引導、服務和管理,盡力提高生產經營效益;縣、鎮、村“幸福工程”項目辦人員經常深入受助對象家中,及時了解和跟蹤項目開展落實情況,努力把實事辦實,把好事辦好,確保幫助一批,脫貧一批。今年的項目救助資金發放,我們主要選擇在山城、靖城、書洋、南坑、船場等12個鎮(園),選擇書洋鎮書洋村茶葉種植加工集中點,解決她們前期農業生產資金,幫助發展生產、增加收入。同時,舉辦種植、養殖業技術講座3場,各類技術培訓6場,培訓250人,提高他們種植、養殖技術水平,增強脫貧致富的本領。如:船場鎮赤坑村二女戶莊素錢,在幸福工程幫扶下,利用項目救助資金5000元,辦蜜蜂養殖場,養殖蜜蜂300多箱,產量增加,且蜂蜜的價格好,年獲利近七萬元,近年來買一輛貨車用于養蜂,還在縣城買了一套110平方的房子,又添置了家用電器,并把倆個女兒轉到縣城讀書,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心情比蜜還甜,今年5月份還參加全縣受助貧困母親脫貧致富演講。又如南坑鎮南坑村溪仔口組劉嬌媚利用項目救助資金發展蘭花種植,用幸福工程項目款3000元,建了一個蘭花圃,發展種植蘭花,其本人經營外出廣州等地銷售蘭花,收入也十分可觀。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這項社會公益事業,受到貧困母親們的稱贊,正像受過救助貧困母親莊素錢所說:各級計生協會開展救助貧困母親活動,幫計生戶是真正幫到點子上。我們在“治窮”的同時還開展“治愚”、“治病”活動,積極開展以“送知識、送健康、送溫暖”為主要內容的“三送”活動,為五關懷對象送去生殖保健知識、致富技術、提供就醫信息、送醫送藥上門、慰問一批有困難的關懷對象,幫助他們排憂解難,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讓自覺實行計劃生育者真正體會到黨和政府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