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我市自2008年開展“幸福工程”幫扶工作以來,已開展了六期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活動。石獅市計生協會認真根據省幸福工程項目管理辦法,結合本地實際,按照“小額資助、直接到人、項目扶持、勞動致富”的幫扶模式,扎實開展幸福工程救助活動,不斷擴大項目幫扶面,提升幸福品牌影響力。現就十年來我市幸福工程幫扶工作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項目帶動,資金扶持。歷年來累計投入幸福工程幫扶資金114.28萬元,救助貧困母親260人次。通過商業、加工、種殖、養殖、其它等項目帶動,家政服務培訓、電子商務等技能培訓相結合,安排鎮村兩級干部掛鉤,定期跟蹤生產項目發展情況,市財政給予每人無償資助生產發展資金5000元,多措并舉,幫助貧困母親發展生產,實現貧困母親脫貧率100%。
(二)宣傳倡導,典型推動。許秋香,家住石獅市靈秀鎮,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農村婦女。丈夫在2005年不幸過世后,許秋香就是這個家的頂梁柱了。對一個體弱多病的許秋香來說僅有的那點低保金根本就不夠花銷,多少個夜里她都想丟下兩個女兒離開這個家,但是兩個女兒的懂事乖巧讓她不忍。鎮、村兩級計生協會知道她的情況后,多次為許秋香向市計生協會申請真情關懷、安居工程、致富工程等各項幫扶,2011年,市、鎮、村三級計生協會研究確定許秋香為第二期“幸福工程”救助對象,給予救助款5000元,并決定在本村菜市場免費為許秋香提供一位菜攤,并幫忙咨詢進菜渠道。接到“幸福工程”補助款5000元的那天,許秋香落淚了,她說她很幸福。經過幾年的擺攤經營,她的勤勞、樸實,童叟無欺,讓她菜攤生意非常好,這條脫貧的“幸福路”讓許秋香體會到計生協會的溫暖。通過典型的宣傳,共筑中國夢,幸福來引路。
(三)規范運作,跟蹤指導。我市各級協會認真做好項目實施的管理與指導工作,建立、健全項目實施前、實施中、實施后的各項表冊、記錄和照片等檔案資料,并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及時完成幸福工程項目信息及相關資料的錄入及上傳工作。我市幸福工程項目實施年限為二年,在項目實施后2個月、6個月、12個月、18個月、24個月進行入戶訪視。入戶訪視由鎮(街道)項目辦具體負責,市協會項目辦做好定期進行抽查工作。訪視時要求幫助對象分析項目進展情況,提出指導性意見,同時還要詳細記錄項目運作及效益情況、存在問題及解決辦法。
二、存在問題
十年來,我市幸福工程在實施過程中,雖然取得一定成效,幫助貧困母親脫貧致富,但仍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不夠深入。我市工貿企業較多,幫助計生戶脫貧的主要途徑是介紹他們到企業務工,收到的成效不是很明顯。對于無償資助創辦生產項目的幸福工程,由于扶持資金有限,項目較少,一些干部認識還不深、幫扶信心仍不足,存在著工作一般化,指導服務不力的問題。
二是對象選擇不夠準確。許多鎮村干部認為幸福工程要幫就要幫那些最貧困的,但這些家庭貧困卻往往是身體殘疾或患病造成的,列為幫扶對象難以明顯見效。如何把需要幫、幫得起的貧困母親選為幸福工程對象,還存在對象選擇不夠準確的問題。
三、今后打算
繼續開展幸福工程,幫扶貧困母親工作,持續做好第六期幸福工程資金的使用情況跟蹤,確保資金真正用于幫扶對象發展生產、落實項目。一是強化認識。無償提供小額資金,幫助計生困難家庭發展生產,通過項目帶動,使幫扶對象從貧困母親到幸福母親的轉變。二是精準幫扶。要精準選擇有項目,且又有發展能力,需要幫扶的計生困難對象,實現精準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