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他今年44歲,正當壯年,他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而他的事業正如日中天,他就是長泰縣武安鎮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勤勞致富示范戶、長泰縣佳和家庭農場農場主廖銀寶。而論起“農齡”,他卻很“老”了——12歲起務農,如今已30年有余。
30余年來,從種植蘆柑到香蕉,到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再到如今興辦家庭農場,廖銀寶身份的“三變”,經歷并見證著長泰農業的發展歷程。
“家庭困難,12歲那年,小學還沒畢業,我就輟學回家務農。一拿起鋤頭,打交道的便是長泰蘆柑!”對自己不尋常的過去,廖銀寶一點兒也不忌諱。在他的記憶里,蘆柑種植還較為粗放,但就施的肥,大多是化合肥,在當時這樣種植省時又省力。
種植蘆柑省時省力,效益也不錯。然而,隨之問題也出現了:植株長勢較弱,土塊板結,地力下降。于是1999年先是一陣臺風,而后一場霜凍,徹底地摧毀了廖銀寶的蘆柑園。說起這一過往,廖銀寶至今噓唏不已。也就是從2000年開始,廖銀寶轉而種植香蕉,從零出發開始新一輪的創業。吸取過往的教訓,對香蕉的種植,廖銀寶可精心了許多:施牛糞雞糞,并配加海藻有機肥等,使自己種出來的香蕉碩大而香甜,因品質高而走紅上海、杭州市場。香蕉種植規模,從當初的4畝到20畝,再到2003年的60畝,一年賺個10余萬元,廖銀寶說:“2002年要發展擴大種植面積,碰到資金困難,剛好第一期幸福工程幫扶我一萬元,才有今天的發展?!?/span>
小日子不錯,但闖市場多年、一路磕磕碰碰的廖銀寶,還是漸漸意識到:單戶的、分散的種植模式有其局限性,只有“捆綁”起來走規?;?、組團式經營,才有更好的效益和出路。
2008年12月,廖銀寶聯合周邊其他4個香蕉種植大戶,共同發起成立了長泰佳和香蕉專業合作社,并借鑒臺灣產銷班的管理模式,實行產供銷一體化經營運作?!澳嗤茸印绷毋y寶,擔任長泰佳和香蕉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對合作社的好處,廖銀寶算了一筆賬:單就統一購買化肥,每噸可省去10%的價錢,質量還有保障,質優價廉;有時資金緊張,還可以暫時賒欠,節約了生產成本。
合作社的成立,產供銷一體化運作,降低了生產成本,也實現了產銷兩旺。2009年,廖銀寶不僅自己種植的香蕉達300畝、3萬多株,合作社規模也由最初的5人迅速發展到106戶,香蕉種植達2000多畝。這等規模,在縣里縣外可謂屈指可數。
這一年,廖銀寶經朋友介紹,還與鄰近的臺企漳州園園農牧有限公司的陳先生合作,租種其公司300畝土地,并以雙方共同出資、廖銀寶負責管理的方式,股份式攜手發展香蕉種植。
自佳和香蕉專業合作社成立起,廖銀寶的事業一直風風火火。說起香蕉種植的風光,座談中的廖銀寶始終難掩內心的喜悅:“生態種植香蕉,因品質好,還掛在樹上的青澀香蕉,每斤都要比市場上的多賣上2毛錢以上!”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大力扶持和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正當事業紅火廖銀寶又來了一個急轉彎的決定:自辦家庭農場,過一把農場主的癮兒。去年4月初,廖銀寶正式注冊成立長泰縣佳和家庭農場。說起自家香蕉林的再一次轉變,廖銀寶笑呵呵地說:“以前的香蕉林只產香蕉,如今的香蕉林還要成為家庭農場發展農業觀光的一道景觀!”
現在跟著廖銀寶走入風光旖旎的香蕉林,一路上你會聽到廖銀寶給你介紹起他的“最愛”:“不僅僅是香蕉樹,我的農場里現在還種植了100多棵的樹葡萄,30多畝的藍莓和50多畝的蓮霧呢。將來我還將引進更多新奇特的品種,使農場成為瓜果‘大觀園’。”說話間,沿著蜿蜒小道,一方掩映在群山綠樹間的魚塘映入人眼?!鞍l展魚塘垂釣,將會是我們家農場的一個重要項目,因這里水質好,水塘里養的石斑魚、中華倒刺鲃等珍貴品種,身價自然更高了!”只見魚塘邊,一群群神情悠然的雞鴨鵝等家禽,或是安然地在池塘里漫游,或是在樹蔭下閑庭信步?!叭ツ?月到8月,我的家庭農場已累計投資300萬元,11月底開始試營業,如今,營業額一個月比一個月直線上升!” 廖銀寶說。
福建省長泰縣人口和計劃生育局 葉達道 陳明峰
郵政編碼:363900 聯系電話:0596-6328103
編輯/李士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