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蕓香,寧夏靈武市寧東鎮東灣村人,現年32歲,生育兩個子女,四口之家。
1999年以前,顧蕓香和丈夫從事內蒙古到銀川的長途運輸業務,效益比較好。當時兩人已有了十幾萬元的存款,這在農村是一筆可觀的數字。兩人本可以在這條道路上繼續發展壯大,可當他們夫妻倆每次回到家鄉,看到家鄉一年四季黃沙不斷,家鄉人的生存環境十分惡劣,并且沙丘漸漸移進村莊,隨時威脅著整個村莊。看到這一切,他倆坐不住了,毅然放棄效益十分看好的長途運輸,響應黨的植樹造林號召,舉家返回東灣村,用多年的積蓄一下子承包了5000畝荒山,從此,踏上了治沙造林的艱辛之路。
顧蕓香承包荒山后,當年就投入17萬元,栽植了58萬株樹苗。為了提高樹苗成活率,顧蕓香夫婦起早貪黑、早出晚歸,打井修渠,提水澆灌,像呵護嬰兒一般精心照顧。由于承包的荒山面積達,加之荒山綠化資金投入打。幾年下來,家中所有的積蓄全部投在了治沙造林上。由于治沙造林經濟效益緩慢,2001年,顧蕓香的流動資金便出現了很大的困難,面對部分急待披綠的荒山,若不繼續植樹,已經成活的樹苗都有可能保不住。顧蕓香心急如焚。俗話說,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靈武市幸福工程項目辦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當即決定把她列為救助對象,迅速將2000元貸款送到了她的手中,解了燃眉之急,使數萬株樹苗得以及時的栽了下去。為了將這片承包的荒山變成綠洲,顧蕓香不僅花光了辛辛苦苦靠先前搞運輸贊下的積蓄,而且欠下了十幾萬元的債務。可執著的她沒有被困難壓倒,認準的路就要走下去,仍然一門心思的植樹造林。為了幫助顧蕓香堅定治沙造林的信心,靈武市幸福工程項目辦連續四年把幸福工程款都送到她的手中,鼓勵她戰勝困難,綠化荒山。
種下的是希望,收獲的是綠色。如今,顧蕓香承包的5000畝荒山,3000畝已經全部披上綠裝,分別種上了沙樹、楊樹、檸條等七八個品種總計植樹269萬株。原先的荒山變成了一片綠的海洋,深入其中,讓人流連忘返,感嘆不已。由于顧蕓香治沙造林成績突出,社會效益顯著,先后榮獲全國治沙造林先進個人、寧夏綠茵工程獎、靈武市少生快富戶等是一項榮譽。沉甸甸的獎杯是顧蕓香六年來付出辛勤汗水的最好印證,樂觀而堅強的她將繼續堅定地走下去,實現心中的夢想,讓荒山永披綠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