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走進園丁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條靚麗的風景線,村道兩邊十里長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景色宜人,讓人感到心曠神怡。這就是福建省武平縣城廂鎮園丁村花木種植大戶王紅英帶動下,發展起來的園丁村花木產業基地。
回首十年創業路,王紅英百感交集。既有成功的喜悅,也有飽嘗失敗的辛酸。剛結婚時家里貧窮,生活過得艱辛,為了改變貧困面貌,兒子出生后不久,就和丈夫商量決定領取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決心把精力投入到發展經濟上來。
經過一番思考,認為武平縣是一個山區農業縣,山上的野生花卉資源十分豐富且有觀賞價值,把它培育成精品,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有前景的農業新產品,于是,她和本村幾個青年聯手種起了野生花卉富貴籽等,并形成一定的規模,但畢競是沒有經驗,野花當作家花養談何容易,幾年來屢遭失敗,培養的品種總是不盡人意,銷售不出。更為嚴重的是2009年她精心培育的富貴籽就要上市時,突然患落葉病,幾十畝的富貴籽處于枯死狀態,就要到手的一筆收入全泡湯了,那時王紅英心里真不是滋味。搞了七八年的花木種植,花了那么大的心血,不僅沒賺到錢,還欠下一身債,怎么辦?不干下去就前功盡棄,干下去資金是個大難題,找農村信用社貸款因無人擔保不給貸,找親戚借又因為舊債未還不給再借,一下沒主意了,這也是她創辦花木基地以來感到最困難的日子。
當她進退兩難時,鎮計生協會的同志來到了她家,了解她的困境后,又帶領縣計生協會領導來看她的花木基地,計生協會領導鼓勵她要有信息,并全力幫助她解決眼前困難。2010年縣、鎮計生協會幫她辦了三件事。送去1萬元“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項目幫扶款;幫她在農村信用社協調解決小額貼息貸款2萬元,貼息1949元;邀請鎮農技站高級農藝師到現場進行花木種植技術指導。這對王紅英而言猶如雪中送炭,心里暖洋洋的。
在計生協會的鼓勵和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她的花木業從失敗走向勝利,花木長勢良好,呈現出一派可喜景象。品種從單一向多元化發展,主要品種有富貴籽、紅豆杉、桂花、羅漢松等。面積從5畝發展到50多畝。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花木價格行情也日趨好轉,尤其像紅豆杉、富貴籽這些名貴品種是供不應求。現在,除承接本縣賓館和會議用花租賃等業務之外,產品主要銷往廈門、上海和潮汕等地。這兩年她的經濟收入得到明顯提高,年純收入達10萬元以上,基地總產值達到100萬元左右。以前因為貧困,心情壓抑,家人老是吵嘴,而今生活好了,全家人心情愉快,夫妻之間、婆媳之間關系滆洽,兒子聽話又愛讀書,家庭變得和和睦睦。好日子真是感到越過越有滋味。
為了感謝政府和回饋社會,她參加了三明林校中專班學習,并多次到漳平、永福、廣東等地參觀學習花木種植技術。把自己學到的經驗和做法傳授給鄰里鄉親,帶動大家共同致富。她還拿出了5畝花圃當作培訓基地,為學種花卉的人提供免費服務。在她的帶動和幫助下,園丁村花卉種植業迅速發展,如今全村種植花卉的有50多戶,其中計生戶有15戶,種植面積1千多畝,總產值約2干萬元,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的有20戶,并帶動了周邊鄉、鎮種植花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福射作用,該基地也成為全村的支柱產業。(賴林英)
編輯/李士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