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漳平新橋鎮小額貼息貸款澆開計生“幸福花”
2012年以來,福建省漳平市新橋鎮計生協會在落實小額貼息貸款工作中,采取以人為本,廣泛宣傳發動,精心組織運作,跟蹤服務等措施,幫助一批批獨生子女戶和二女結扎戶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有效地促進了育齡群眾生育觀念的轉變。
廣泛宣傳,著力營造濃厚氛圍。新橋鎮計生協會堅持把發展生產小額貼息貸款作為建設新農村與穩定低生育水平所采取的利益導向的結合點,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并貫穿于工作運行的全過程。在每年小額貼息貸款發放摸底申請前期就開始宣傳發動,采取通過鎮村干部、計生協會中心戶(組)長進村入戶宣傳,出動宣傳車深入各村巡回宣傳;在鎮、村主要路口懸掛標語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小貼貸幫扶計生家庭發展生產的政策舉措。讓群眾明確貼息貸款是用于發展生產的專項貸款,不是救濟金,需要按期歸還,讓廣大群眾了解、支持和參與這項工作。
調查摸底,精心組織運作。新橋鎮計生協會把貼息貸款對象的確定主要以村為單位,組織鎮、村(居)兩委干部、協會會長、小組長和計生管理員共同對本村貧困的、有能力落實發展生產的、且能遵守計生政策,有還款能力并能誠信還貸的二女戶和獨生子女戶,進行拉網式調查摸底,篩選幫扶對象。同時,該鎮還組織計生干部、信貸員入戶進行調查核實,最后確定貸款對象。為克服計生戶盲目發展項目,造成經濟虧損,影響幫扶效果,該鎮計生協會組織鎮村干部、協會會員堅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認真幫助挑選、指導發展項目,引導受助對象施展一技之長,重點發展“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風險小、效益高”的“短、平、快”項目,做到“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工則工、宜商則商”,重求實效,把貼息貸款真正用到點子上。據統計,受助計生戶家庭發展種植業66戶、養殖業17戶,加工、運輸、經商45戶。
跟蹤服務,力求最大實效。新橋鎮計生協會為了認真做好項目實施的管理與指導工作,在建立、健全項目實施檔案資料的同時,還專門組織了由農技站、獸醫站、等部門組成了技術顧問服務小組,不定期到各村開展巡回舉辦竹子、綠化苗木、花卉、水果、食用菌等栽培技術講座,根據需要提供市場信息、傳授科學技術,深入田間地頭、進行現場指導,幫助對象分析項目進展情況,提出指導性意見,同時詳細記錄項目運作及效益情況,及時幫助解決項目戶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為她們提供資金、技術、信息、產銷等各方面服務。如坂尾村有一養鴨項目戶,由于信息不靈,養殖技術不過硬,出現部份鴨子死亡現象,心急如焚。鎮計生協會李永聰會長得知后,立即與鎮畜牧水產站聯系,親自帶領技術人員深入該戶,給予精心指導,使其渡過了難關,目前該戶項目進展順利,收益可觀。在實際運作中,該鎮計生協會還積極引導計生家庭采取“企業+基地+計生戶”、“合作社+計生戶”等有效幫扶模式,集中利用小額貼息貸款進行投股經(聯)營,讓貸款者直接參與生產,不僅有工資收入,年底還有分紅,增加收入,解決計生困難戶就業問題,而且增強計生貸款戶的造血功能,帶來更大的效益,擴大了扶助的輻射面,增強小額貼息貸款工作的影響力。如新橋村蘇長福為了更好地發展水仙茶種植,聯合了6戶二女戶,成立了茶葉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組織種植戶統一種植、統一營銷、統一結算的經營方式,進行集約化運作,產業規模迅速發展壯大。
截至目前,該鎮落實計生小額貸款貼息款11.4688萬元,共128戶受益,為他們增收64萬元,使19戶困難戶脫貧,讓109戶走上致富之路。
福建省漳平市計生協會:陳開冬 王菁
2013年7月8日
郵編:364400
電話:1345970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