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記武平縣永平鄉梁山村幸福母親楊富秀
早就聽說永平鄉梁山村有一位靠養鴿子走上致富路的幸福母親。1月28日,當筆者和永平鄉計生協、計生辦干部一起來到梁山村養殖大戶楊富秀的養鴿場時,楊富秀正在鴿棚喂鴿子。鴿場到處是一幕幕溫馨的場景:一對對白鴿有的在給小鴿子喂食,有的在給小鴿子梳理羽毛,雪白的鴿子發出“咕、咕、咕”的叫聲和翅膀“撲騰、撲騰”的拍打聲交織在一起,仿佛讓人置身于鴿子的海洋。
見到我們的到來,楊富秀感激萬分地對計生工作人員說:“這些年幸好有你們的幫助,才使我們走上了致富之路啊……”
楊富秀一邊領我們參觀她的養鴿場,一邊介紹她的養鴿經驗:“鴿子繁殖較快,一對種鴿每年可繁殖7對乳鴿。要想養好鴿子,就要優選種鴿、做好鴿病的防治,鴿子與其他動物一樣,溫度、濕度、通風都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
今年47歲的楊富秀,生育有兩個女孩,家庭生活較貧困,原本在福州經營一家的宰殺家禽店。在市場打拼多年的她從中發現鴿子的銷路很好,而且價格也不錯,養鴿可能蘊藏著巨大的商機。于是,夫婦倆經過幾次商量,最后決定停止營業,改行回家飼養鴿子。
2011年春天,楊富秀回到家鄉準備辦養鴿場,永平鄉計生協會得知后,積極幫助楊富秀租荒地建鴿棚,同時為她爭取小額貼息貸款和“幸福工程”資金。在鄉計生部門和親朋好友的幫助下,楊富秀籌得資金100多萬元在梁山村洋背坑建起了養鴿場,并從外地引進了法國紅卡奴、美國白羽皇鴿等優質種鴿2000多對開始養殖。
由于沒有養鴿技術,楊富秀就從江西會昌聘請了兩名技術人員專門教她養殖技術。同時,她還購買了《鴿病防治技術》、《養鴿指南》等養鴿技術資料,潛心學習養鴿知識。通過不斷學習和摸索,楊富秀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養殖方法:多、少、勤、潔。即少吃多餐、勤觀察、保清潔。她還多次走訪本縣的大型養鴿基地,虛心求教,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養鴿技術。
為了保證鴿子的品質,楊富秀堅持用精糧喂養鴿子,不用任何的添加劑,她從貨源的挑選到飼料的檢查,每道工序嚴格把關。在飼養過程中,楊富秀每天早上都要親自指導工人師傅為鴿子準備早餐,然后進行衛生大清理,為鴿子的健康生長提供舒適的環境。
隨著鴿子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楊富秀又養起雞和鴨,并利用當地原有一口4畝的池塘來養魚。今年,她又準備在鴿場周圍的山上種植50畝的百香果,用鴿子糞便和雞鴨糞便種植果樹。
如今,楊富秀的養殖場已經建起了5棟鴿棚,一個雞鴨大棚,種鴿存欄6000千多對,每月出欄乳鴿8000多只,年產值150多萬元,雞鴨存欄1000多只,年產值10多萬元,養魚年產值1萬多元,年純收入近40萬元。
自己富了不算富,楊富秀的愿望是不僅自己要富,還要幫助更多的人,尤其是幫助貧困戶走上致富之路,她把自己多年的養鴿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人,并悉心指導。據了解,目前在她養殖場上班的9位工人都是“計生三戶”的家長,其中有4位還是貧困戶家長。在楊富秀的帶動影響下,梁山村有3戶“計生三戶”靠養殖鴿子走上了致富之路?!拔沂窃跅罡恍愕膸椭拢ツ?月開始養鴿子的,她不但為我提供種鴿,而且免費提供技術服務,我養殖了1000對種鴿,想不到一年下來,竟然賺了6萬多元……”該村養鴿大戶李華林滿懷喜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