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來到福建省漳平市南洋鄉南洋村林素香家,映入眼簾的是一棟裝修漂亮的三層小樣樓,進入家里,冰箱、彩電、洗衣機、空調等現代化家電一應俱全。談到現在生活狀況時,林素香從眉到眼全是笑,娓娓道出了她發家致富的歷程。
8年前,由于沒有技術特長,林素香和丈夫靠種幾畝薄田維持生活,住的是破舊的泥瓦房,生活過得很艱苦。2004年,看到周圍的人種植水仙茶都掙錢,她便向村里租來1畝田地,向親朋好友借來5000元,開始培育茶苗準備種植水仙茶。經過多少個日夜的整平、細土、枝條扦插、澆水、施肥,眼看著一畦畦茶苗吐著新綠,齊齊整整,生機勃發。但天有不測風云,一場暴風雨,硬是把他們的苗圃掃蕩一空。夫妻倆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正當林素香全家陷入絕境、束手無策的時候,市、鄉掛鉤領導看望慰問了夫妻倆,村兩委把村里的3畝茶園優先承包給他們,鄉幸福工程項目辦把她納入第二期幸福工程救助對象,為她提供了5000元無息借款,并積極聯系信用社幫助她申請到10000元計生小額貼息貸款。林素香把全部的心思都花在這3畝水仙園里,一年下來,林素香純掙5000元。
嘗到甜頭的林素香開始自己種植水仙茶。白天,她和丈夫在離家5公里的舟侖山上不停地勞作,用勤勞的雙手一鎬一鋤地挖穴“安營扎寨”,披星戴月,修路、斬荊棘、挖穴。晚上,就在燈下苦讀茶葉種植有關技術,一有機會就向鄉、村農技員請教。堅強的毅力,執著的追求,終于讓她摸清了水仙茶樹特性,到2012年底,她的茶山面積已達15多畝,每畝茶山可年產茶葉20至50斤,畝產值6000多元,年收入可達9萬元。
2008年,林素香又在茶園四周種上了50棵楊梅樹和并養起了綠色“生態雞”。2012年底,50棵楊和800多只“生態雞”兩項純收入2.5萬元。
富裕之后的林素香,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回報“幸福工程”的幫扶之恩。林素香的鄰居李真金,想辦一個茶葉加工廠卻又缺少資金,林素香毫不猶豫借給5000元。同時為她擔保申請了小額貼息貸款20000元,使李真金的理想得到實現,夫妻倆感動不已。林素香還擠時間她在自家的茶園里為同村姐妹們現場舉辦培訓班,把種茶的技術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們。在她的幫助和帶動下,村里有27位貧困母親積極參與種植茶葉,每年增收2-4萬元,看著貧困姐妹們依靠自己辛勤勞動過上了好日子,林素香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如今,她的茶葉基地被南洋鄉幸福工程項目辦命名為“生育關懷.幸福家庭示范基地” 。
如今林系香一家的生活過得非常幸福,大女兒在廈門一家設計院里工作,月薪6000元。去年9月,小女兒又被福建醫科大學錄取。2012年9月,鄉黨委、政府為她們一家掛上了“幸福家庭示范戶”的牌匾并頒發了榮譽證書和獎金。
福建省漳平市幸福工程項目辦 顏美花 朱瑞卿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