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近年來,陜西省以提高母親健康、增進家庭幸福為目的,實施了母親健康工程,免費對全省農村已婚育齡婦女進行健康檢查,促進了計劃生育家庭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的提升,受到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層倡導,精心安排部署
2007年,我們在計劃生育“三查”中發現,受經濟狀況、衛生習慣等影響,廣大農村婦女自我保健意識較差,全省590萬育齡婦女中有80%未能主動進行健康檢查,58%的育齡婦女患有婦科病或其它疾病,嚴重影響了自身健康和家庭幸福。經過認真調研和充分論證,我們制定了《陜西省農村母親健康工程實施方案》,每兩年為一個周期,對農村20-49周歲實行計劃生育的已婚育齡婦女開展生殖系統和乳腺疾病的檢查治療,提高育齡婦女健康水平,促進計生家庭幸福。2008年,陜西省委、省政府將母親健康工程納入全省“民生八大”工程。省人大常委會把母親健康工程列入新頒布的《陜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內容,明確了人口計生、財政、衛生、民政等部門的職責任務。省政府按照每人20元的標準,由省財政撥付母親健康工程專項工作經費,對患病者每人再補助20元。截至目前,省財政已投入1.94億元,市縣投入7217.49萬元。
二、規范標準,全面落實工作措施
(一)規范檢查內容。結合陜西實際,我們組織公共衛生和婦科病專家確定了七項檢查內容,并制訂了技術準則、操作程序和質量規范,做到服務內容統一、技術規范統一、工作程序統一、宣傳培訓統一、統計報表統一、數據庫建設統一。
(二)強化人員培訓。省、市、縣均成立了由計生、醫療衛生技術人員組成的專家組,負責技術指導工作。各地配齊了技術人員并進行集中培訓,使之熟練掌握技術要領,規范操作,服務科學。全省共培訓技術人員3.73萬人。
(三)嚴格技術管理。加強技術服務機構和人員的資質管理,做到診療設備專人使用,藥械試劑符合標準,檢驗結果真實可靠,服務治療效果明顯。
(四)狠抓組織實施。各地以村為單位,對20歲以上育齡婦女逐戶逐人進行摸底登記,統一組織到鄉鎮計劃生育服務站免費進行健康檢查。對患病育齡婦女一個月后進行復查;對流動、居住分散造成的漏查人員,組織進行補查;對生育年齡之外的婦女,在自愿的前提下,也給予積極的檢查和治療,讓她們同樣感受到政府的關懷。
三、查治結合,建立長效機制
(一)建立階梯式的治療模式。從去年第二輪“母親健康工程”開始,著重解決好計生、衛生、民政等部門的銜接,對查出的一般性婦科病,由縣鄉計生服務站給予免費治療;對比較嚴重的疾病通過“新合療”到醫院及時治療;對少數重癥病患者,在“新合療”補助基礎上,通過大病救助渠道解決其住院治療費用。
(二)建立已婚育齡婦女健康電子檔案。詳細記錄群眾生殖健康狀況,對檢查結果嚴格保密。組織相關專家,定期研究婦女健康檢查工作,分析全省育齡婦女生殖健康狀況,掌握全省婦女疾病種類、分布特征等情況,找出發病規律和原因,提出明確的防治方案,納入當地公共衛生防治和婦幼保健范圍。
(三)將科普宣傳貫穿始終。通過在媒體上開設專欄、人口學校集中宣傳、專家現場講解、育齡婦女現身說法等形式,廣泛普及生殖健康、優生優育和生殖道感染、乳腺類疾病防治等健康知識,提高農村育齡群眾自我保健意識,逐步改變不文明的生活陋習。截止今年4月底,全省有984萬人次接受了免費健康檢查,對234.1萬人及時給予了治療,治療率達89.57%。
母親健康工程的實施,健全了計劃生育、生殖健康、優生優育相結合的服務網絡,提高了人口計生部門的服務能力,提升了服務水平,廣大群眾參與人口計生工作的積極性得到大幅提高。我們將按照國家要求,學習借鑒兄弟省市的經驗,將“母親健康工程”與“創建幸福家庭活動”有機結合,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