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創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進入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新階段,我區積極順應形勢發展,加快推進人口計生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轉變步伐,注重從個體服務向家庭服務拓展,注重從生育階段服務向生命全過程服務延伸。今年初,經區委、區政府批準,正式掛牌成立了人口計生家庭發展服務中心,設立專門機構,以集中服務的方式,滿足家庭發展需求,增強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搭建數字化技術服務平臺,提升家庭計劃生育能力。區財政投入27萬元支持中心研發應用管理軟件。基層人員將定期調查得到的群眾計劃生育需求信息錄入平臺,應用管理系統自動生成家庭、個人需要服務的項目。目前,已經建立個人健康檔案13500份。中心根據這些信息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增強了服務的實效性,提高了家庭的計劃生育能力。
(二)搭建名醫與群眾溝通平臺,提升家庭健康能力。邀請全市有名望的醫療專家開展網上診斷、網上咨詢服務。已有12家醫療單位、28名醫療專家與中心正式簽約。中心與省知名醫藥企業合作,利用先進的儀器設備和技術力量,為農村群眾開展健康服務和婦女病普查普治。已為12個鄉(鎮、街)、49個行政村、38個社區的3萬多人開展了檢查和治療,檢查出相關疾病患者500多人,治愈不孕不育患者2例,有效干預解決了出生缺陷5例,基本治愈率達到了9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三)搭建生產創業平臺,提升家庭致富能力。中心與科研單位、教育機構和相關部門建立長期合作機制,組織群眾參加各類實用技術培訓,面向家庭推廣科研成果、提供創業信息、推薦創業示范點、提供專家指導。中心與吉林農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聯合培養獨生子女農機專業學員,不僅免收學費,還給學員每人每年補助1500元。目前,已有60多人經過專門培訓,掌握了一門以上專業技能。
(四)搭建生育關懷平臺,提升家庭抗風險能力。依托中心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以及父母年老體弱的家庭,開展送“兵兒子”、“團女兒”活動和結“鄰里親”活動,使他們在精神上得到慰籍,生活上得到幫助,健康上得到監護。對經濟困難的家庭,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與其建立“愛心幫扶”活動,增強其抵抗風險的能力。“兵兒子”劉景軍退伍2年后,為幫扶的王春學老人寄來6萬元錢幫助他住宅回遷,并且將女兒的戶口遷到四平落戶,使王春學老倆口享受到了幸福的天倫之樂。
(五)搭建生活消費平臺,提升家庭科學消費能力。中心建
立開通了家庭網站,在網上公布關于群眾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各類信息,指導群眾科學消費。通過家庭網站向群眾推薦誠信商家,把他們的商品通過網絡向群眾宣傳,方便群眾購買到性價比高的商品。通過家庭網,把政府、服務機構、醫療機構、志愿者與全區15萬個家庭聯系在一起,使信息更暢通、辦事更便捷,服務更直接、成效更顯著。
(六)搭建數字化信息平臺,提升辦公便捷效能。中心建立了一站式辦公系統,實現了聯網辦公、網上審批、網上查詢等無紙化辦公。設計開發了人口計生綜合管理軟件,集全員人口庫、業務執行系統、人口分析決策于一體,實現了“數據采集、業務管理、決策分析”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解決了以往辦公效率較低、群眾等候時間過長等問題。
為使更多的群眾受益,我們在全區51個村和社區建立了中心分部,作為區中心的補充和完善。村(社區)中心分部對家庭開展直接的面對面的服務。區中心和村(社區)中心分部形成了相互配合、互為銜接、互為補充的服務網絡,形成了從中心到一家一戶上下貫通的服務運作鏈條。
今后,我們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認真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的好經驗好做法,不斷推進和完善人口計生家庭發展服務中心的工作,為家庭幸福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