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2005年7月,成立幸福工程鯉城區項目辦公室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計生協會精心指導下,各級計生協會緊緊建設幸福家庭這一目標,積極抓好項目宣傳、資金籌集、發展幫扶、規范管理、跟蹤評估等環節,大力開展“治窮、治愚、治病”活動,有效地推動鯉城區幸福工程持續健康發展。2005年實施幸福工程以來,鯉城區先后開展七期幸福工程項目,累計為166名(次)計生貧困母親發放幸福工程幫扶資金147.2萬元,惠及人口581人,脫貧率達100%,資金回收率達100%。2015年,鯉城區幸福工程項目辦公室被幸福工程全國組委會授予“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愛心集體”,江南街道錦美社區盧麗梅被授予“幸福母親”榮譽稱號;2010年,海濱街道金山社區林細珠被幸福工程全國組委會授予脫貧“幸福母親”榮譽稱號;2009年,海濱街道涂門社區王錦榮代表受助母親參加全省幸福工程脫貧母親報告會;2013年,金龍街道金柄社區首期幸福工程幫扶母親陳淑備被推薦第三屆全國計劃生育家庭婦女創業之星候選人。
一、廣泛籌集資金。救助資金的籌集是幸福工程的一項基礎工作,我區幸福工程幫扶資金主要通過以下渠道籌集:2005年,省幸福工程組委會資助3.5萬元,區財政劃撥幸福工程專項資金3萬元,企業、機關、個人募捐2.4萬元,街道配套1萬元共計9.9萬元作為啟動幸福工程專項資金;2013年8月,區計生協會從生育關懷專項資金劃撥20.1萬元作為幸福工程專項資金,資金共計30萬元;2017年9月,區計生協從生育關懷資金劃撥20萬元作為幸福工程專項資金,資金共計50萬元。
二、規范幫扶對象。社區根據幸福工程項目幫扶對象條件(實行計劃生育的母親;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當地人均水平;有發展生產項目;能勤奮勞動;能誠信還款)進行摸底,按照公平、公開、公正、合理的原則選擇幫扶對象,經公示后報送街道幸福工程項目辦公室審核,最后報送區幸福工程項目辦公室審批。
三、抓好跟蹤管理。幸福工程堅持以“治窮”項目為主,堅持“小額資助、直接到人、滾動運作、勞動脫貧”的模式,加強助前、助中、助后的跟蹤,提升資金運作的安全和效益,確保每期幫扶資金按時還款率達100%。為規避資金風險,保證貧困母親受益,制定了《鯉城區生育關懷項目風險資金暫行管理辦法》,對因遭遇意外事故和不可抗逆的自然災害造成難以還款的,經查實批準,分別采取延期、減少或免除還款。
四、發揮典型作用。幸福工程項目實施以來,既幫助一大批計生貧困家庭脫貧致富,促進幸福家庭創建,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勤奮勞動、脫貧致富、熱心公益、回報社會的先進典型。如:金龍街道貧困母親陳淑備受助前一家三人居住在年久失修、破爛不堪的20平方米房子,經幸福工程連續三期幫扶(發展種養殖業)和六年的勤奮勞動,翻蓋了一棟250平米三層樓房,每年還捐資500元給金柄社區計生協會作活動經費,2013年被推薦為第三屆全國計生家庭婦女創業之星候選人。兩女戶貧困母親盧麗梅原靠家庭作坊的七臺手套編織機加工手套,年收入3萬元左右,僅僅維持一家四口人的生活。2007年起,幸福工程連續三期資助幫扶和計生小額貼息幫扶資金共計10萬元,經幾年努力發展為擁有30余臺全自動手套編織機,租用了近3000平方米的廠房,年產值近800多萬元,年純收入30余萬元,她致富不忘幫扶困難計生家庭,現今招收三名貧困母親到工廠包裝手套,每人每月均有2500元收入,盧麗梅被鯉城區樹為首批幸福工程幫扶示范戶。外來殘疾貧困母親林細珠,夫妻均屬殘疾人,她身殘志不殘,在幸福工程資金和小額貼息資金的幫扶下,現有了專門的經營店鋪,同時還招聘計生家庭困難姐妹到店里面當營業員,發揮富帶貧的社會責任。
幸福工程的持續開展,既幫助貧困母親走出了困境又展示了“生育需要計劃,更需要關懷”的理念。下一步,我們將加強項目管理力度,提高項目管理質量,鞏固項目成果,幫助更多的貧困母親早日脫貧走上幸福之路。
幸福工程鯉城區項目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