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蘭慈玉,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八都鎮新樓村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家庭婦女,無經濟來源,全家靠著她和丈夫雷秀全四處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維持生計,生活十分困難。為尋求致富門路,蘭慈嘗試了多份工作,可是收入總不高,常常入不敷出。
一個偶然的機會,蘭慈玉發現銷售茶葉效益好,于是她和丈夫商議回鄉辦一個茶葉加工廠,但是無土地的夫婦倆,根本難以擔負起高額的場地租金。八都鎮計生協會了解情況后,立即跟鎮黨委、政府匯報了這個計生困難家庭的創業愿望,鎮領導召開會議研究后,協調村委會將一塊地免費借給蘭玉慈辦茶廠,待茶廠盈利后再交租。八都鎮計生協會邀請農技站的技術人員教授蘭玉慈如何挑選茶葉,幫助她聘請有經驗的炒茶師傅指導加工茶葉。在計生協會的大力支持下,夫妻倆專心辦起茶廠,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茶廠開始盈利并初具規模,蘭慈玉成立寧德市藍天云農業發展合作社。
“下一步,我打算把茶廠建成一個生產量大、能生產大宗茶青和精致茶的綜合性加工廠;通過技術更新,使茶青采摘縮短至十個月左右,提高茶青下樹率,到時候會大大提高收入。”蘭慈玉看著自己一手辦起來的茶廠,自信地談著未來的發展,但資金不足成為了制約茶廠發展的一大瓶頸。
正當蘭慈玉為發展資金發愁時,2014年4月,鎮計生協會又給她帶來了福音,她被確定為八都鎮第八期幸福工程致富帶頭人,獲得了50000元幸福工作發展資金。“幸福資金幫了我大忙!”蘭慈玉領到50000元幸福資金后,立即投入茶廠的發展建設,她根據茶園分布情況改擴建了茶廠、更新了機器,引進了數臺專業設備并配備了數名技術工。春茶繁忙期,有時一日就可加工20多擔茶葉,一年忙下來,能加工的茶葉100多擔。
茶廠上規模了,收益也越來越好,蘭慈玉深知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她與21位計生貧困母親簽訂了結對救助協議和購銷合同,依托藍天云農業發展合作社,成立“幸福工程貧困母親創業基地”,啟動“合作社+社員+貧困母親”幸福工程新模式,帶領該鎮8個村21位計生貧困母親就地創業脫貧致富。合作社按照協議,實行契約式生產、 發展訂單農業,幫助種植茶葉的貧困母親低價購買優質化肥、農藥、地膜等農資產品,以規模化種植基地為平臺,推行“五統一”的標準化種植,即:統一提供優質 種苗、統一配送肥料、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種植規程、統一購銷茶葉”,保證產品綠色指標,解決銷售難題;入社的貧困母親,除享受社員的優惠外,還享有免費試 栽新品種、免費測試土壤肥料含量、免費田間種植指導、免費參加合作社培訓班、免費領取茶葉種植技術叢書等多項特殊服務,合作社通過對受助母親組織技術培訓、免費推廣優良品種等方法,為貧困母親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一條龍服務,形成一條統一規劃、統一種植、統一銷售的產業鏈,使貧困母親大膽參與,放心種植,示范帶動更多貧困母親加入種植行列。以合作社為載體,走產業化扶貧路子,幫助貧困母親學習積累種植經驗和技術,千方百計帶動貧困母親增收脫貧,將使越來越多的貧困母親走上脫貧之路,實現合作社、貧困村、貧困戶三贏。“做茶葉有時候要連續幾天連夜加工,非常辛苦!但是她帶頭那么拼命地干活,我們更要努力勞動,我相信未來也會像她一樣走上致富之路。”同是新樓村的茶廠加工員雷石珠對未來充滿了希望。(黃曉霞 章佳佳)
編輯/李士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