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虎貝鎮黃家村獨生子女戶黃玉娟,是蕉城區實施“合作社+計生貧困母親”幸福工程新模式幫扶的直接受益者,也是蕉城區黃家蒸籠專業合作社的主要股東和寧德匯林工藝品有限公司副經理。
2007年,黃玉娟從寧德師專學校畢業后,到廈門一家公司務工,勤勞聰慧的她積極探索,很快成為公司的技術骨干,公司領導也非常器重她,但她心中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創業。2010年,26歲的黃玉娟與本村黃振舜登記結婚,婚后生育了一個女兒并辦理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2011年,黃玉娟夫婦經過再三考慮,決定放棄安逸的工作,回鄉自主創業,發展當地蒸籠產業。黃玉娟返鄉創業的勇氣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獲得區、鄉計生協會領導的高度贊揚,為她提供了5萬元幸福工程幫扶款和6萬元計生小額貼息貸款,還幫助她找到了一個制作蒸籠的場地,懷著感恩之心的黃玉娟努力向當地制作蒸籠的能人學習技術,通過夜以繼日地學習摸索,她已能制作出包括蒸籠在內的碗、杯、盤、壺等日常器用,當年初見效益,年終收入5萬多元,全額還清了幸福工程款和小額貼息貸款,家里經濟漸漸好起來。2012年4月,黃玉娟夫婦聯合村里經濟能人成立黃家蒸籠行業協會,通過組建黃家蒸籠行業協會,吸收專業大戶,加強行業自律,規范經營運作,促進蒸籠產業健康發展。2013年7月,黃玉娟夫妻聯合精藝蒸籠、振興蒸籠、宏興蒸籠、熟洋蒸籠企業,成立寧德市蕉城區黃家蒸籠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520萬元,經蕉城區工商局核準注冊登記為互助性經濟組織,其業務接受蕉城區人民政府和相關主管局指導。黃玉娟與虎貝鎮計生協會簽訂幸福工程結對幫扶協議,獲得5萬元幸福工程發展資金和5萬元計生小額貼息貸款,區計生協會還幫她爭取到大學生創業協會生活補助1萬元和創業扶持款8萬元,黃玉娟依托合作社連續3年實施“黃家蒸籠合作社+致富能人+計生貧困母親”結對救助精準幫扶模式,保姆式帶動50多位“無資金、無項目、無擔保、無職業”的計生貧困母親發展蒸籠加工家庭小作坊,帶領家鄉父老鄉親在家門口脫貧致富。如今黃家蒸籠已成了黃家村的主導產業,黃玉娟吸納帶動貧困母親加入合作社學習蒸籠加工技術,共同致富,實現產、供、銷一條龍服務。黃家蒸籠合作社從原來的50人發展到580人,年產值達1.5億多元,年吸納就業1200多人,其中婦女人數達800多人,女性就業人數占企業員工總人數的67%以上,受助母親月均收入4000多元,形成了“一村一品”的計生貧困戶創業示范基地,走出了蒸籠產業化發展的脫貧新路子,帶動周邊村群眾6000多戶從事蒸籠生產,實現蒸籠產值1.5億多元, 年人均收入4萬多元;同時黃家蒸籠獲得“國家地理證明商標”和“福建省非物質遺產保護”,2家企業取得了“寧德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稱號。黃玉娟還組建“黃家蒸籠合作社計生協會”,并設立殘疾貧困母親“福樂種養基地”,解決了鄉里51位殘疾人的就業問題。
黃家蒸籠合作社幸福工程創業基地,鼓舞了農村計生家庭創業的熱情,同時讓他們的科技素質和創業意識得到了顯著提高,越來越多的育齡婦女成為了農民技術員、雙學雙比女能手和科技致富帶頭人。2014年黃玉娟成立寧德匯林工藝品有限公司,公司年營業額1000萬元左右,帶動黃家村村民在家門口脫貧致富。2017年被區婦聯授予“巾幗建功標兵”稱號。2019年被人民日報評選為“鄉村致富帶頭人”。
(文/黃曉霞 編輯/國內工作部)

致富帶頭人黃玉娟在小作坊里制作蒸籠


黃玉娟的蒸籠注冊商標為“蒸尚美”

黃玉娟與村里經濟能人聯合創辦的蒸籠廠被確定為幸福工程幫扶基地


幸福工程幫扶改善了黃家村貧困母親的生活狀況

貧困母親在家門口務工賺錢還可以照顧孩子

貧困母親在家門口務工賺錢還可以照顧孩子

殘疾貧困母親邱娟麗編織起蒸籠來十分熟練

在幸福工程幫助下,邱娟麗一年可以掙到兩萬多元工資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調研組一行視察基地幫扶情況

84歲的彭興盛也在蒸籠合作社工作

黃家村二女戶葉昌碧喜獲幸福工程的幫扶

黃家村受助母親林細妹返鄉在蒸籠廠務工

幸福工程受助母親進廠務工勞動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