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記“幸福工程—救助平困母親”對象徐英珍的創業路
來到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雙溪橋鎮陳祠村六組,一棟嶄新的兩層居民樓掩映在綠樹叢中,這里就是“幸福工程”資助的貧困母親徐英珍的家。房子的側面,是兩排整齊的雞舍,雞舍里,伴隨著音響里播放的輕音樂,7000余只雞苗正在歡快的覓食。盡管這幾年家庭逐漸殷實起來,徐英珍依然讓丈夫在周邊打零工賺錢,而自己一人在家擔負起養雞重擔。一頭利落的短發,結實的身材,略帶四川口音,給人一種精明樸實能干的農家婦女印象。提起徐英珍,周圍村民無不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贊,大家都贊她是一位熱心腸的致富能手。
1983年5月12日,在四川西部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里,徐英珍與當地小伙子王希剛結為夫妻,先后生了兩個女孩,并于1986年主動落實了計生國策。因為田地稀少,一家幾口人吃不飽、穿不暖,生性剛強而勤勞的夫妻倆不安于現狀,于1989年舉家遷往湖北尋找生計,落戶于咸寧市咸安區雙溪橋鎮陳祠村六組。全家人剛遷來時,田無一垅、房無一間,夫妻倆長期靠租種周圍村民閑置的田地過日子,收入微薄,個中艱難苦楚可想而知。
雖然家境貧困,可大女兒王燕聰穎伶俐,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大學,正當一家人對未來的幸福生活充滿希望時,2005年3月傳來一個噩耗,王燕出了車禍,雙腿被車壓斷,而肇事者則逃之夭夭。突來的橫禍使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為了給女兒治病一下子背負了幾萬元的債務。正當夫婦倆一籌莫展時,咸寧市2009年相繼開展的“關愛女孩`雙千'行動”、“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把徐英珍、王希剛夫婦作為首批幫扶對象,市、區兩級人口計生部門主要領導多次上門了解情況,積極為徐英珍夫婦出謀劃策,幫其選準養雞的致富項目,其中咸寧市人口計生委資助其2萬元,咸安區計生協提供1萬元“幸福工程”款,雙溪橋鎮計生協幫助其貸款4萬元。在各方的幫扶下,夫妻倆建起了800平米的雞舍,開始了養雞。為了使自己成為養雞業的行家里手,徐英珍悉心鉆研養雞技術,不斷積累和摸索養雞經驗,她有時在雞舍里一呆就是一整天,仔細觀察雞苗生長情況。不僅如此,平時她還訂閱了許多有關養雞方面的書籍,進行研究和學習。除此之外,她經常主動和同行交流,自己很快就全面掌握了養雞技術。為此,她家養的雞存活率高,生長速度快,每年養殖肉雞三批,每批7000余只,獲純利潤4萬余元。
通過辛勤的勞動,幾年下來,徐英珍不僅還清了所有債務,還蓋了一棟漂亮的樓房,日子越過越紅火。她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說“感謝各級領導的關懷和幫助,如果沒有這樣的好政策,我們家也就沒有今天的好日子!”。她不僅自己走上富裕路,還義不容辭地充當起了當地致富的帶頭人,她主動向附近的姐妹們傳授養雞的經驗,悉心接待一批批來雞場參觀學習的鄉鄰。在她的帶動下,周邊興起了養雞熱,現在全村已發展起了數十家養雞戶。
徐英珍,一個風風火火的農家婦女,一個自強自立的柔弱女子,像一朵迎春花,在黨的計生優惠政策和“幸福工程”春風的沐浴下,正盡情地綻放。
撰稿: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計劃生育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