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滿眼翠綠的煙地豐收了!金黃色的烤煙出樓了!農民的臉笑開了花……近日,筆者走進漳平市南洋鄉黨口村烤煙生產示范基地,10多名婦女在地里忙碌著;在集群式大烤房邊,又有20多位煙農正忙著挑選、上桿、進樓,一桿桿剛出樓的金黃煙葉繪就了一個個喜人場面!
“在‘幸福工程’的資金支持和煙技員的技術指導下,我家今年種植的8畝烤煙除去成本至少要純賺4萬元。”二女戶母親朱淑妹一邊為烤煙分級扎把,一邊興致勃勃地告訴筆者。
2010年,朱淑妹聽說種植烤煙可以掙錢,于是就和丈夫商量,向親戚租地2畝,開始發展烤煙種植。夫妻倆起早摸黑,馬不停蹄地勞作在煙田里,經過50多個日日夜夜的辛勤勞作,眼看著一畦畦剛剛出芽的煙苗吐著新綠,生機勃發,在艷陽的照耀下,每一片嫩葉仿佛都是一個新的生命,一個新的希望在顫動。可是一場暴風雨,卻把他們的煙田掃蕩一空。朱淑妹夫妻倆愁得在地邊一蹲就是大半天,連飯也不吃了。
就在他們夫婦感到前景黯淡的時候,鄉幸福工程項目把她列為幸福工程幫扶對象,給予1萬元的幸福工程無息借款,并協調鄉煙草站的技術支持。第二年3月,朱淑妹又種植5畝烤煙。從整地施肥、育苗移栽、中耕培土到防治病蟲害、采摘烘烤,各個環節都嚴格按照技術要求去做,而且積極參加煙草部門舉辦的各種技術培訓班,鄉計生協會也經常請煙技員到煙地手把手指導,夫妻倆人常常是天亮就下地,天黑才回家,鄰居說他們是“出門不見屋角、回家不見田角”。
大田移栽時,為了趕季節,朱淑妹夫婦更是拼命干,白天把基肥施好,給煙蓋上地膜,有時吃過晚飯看到有月光他還下地,打煙穴,這樣第二天移栽的進度就會快很很多。采收烘烤期間,朱淑妹和同村的幾戶煙農組成互助組,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輪流著進行采摘、編桿、裝爐,一個多月他天天半夜才能睡,天不亮就下地,很少睡過一個安穩覺。
平凡而艱辛的努力,朱淑妹夫婦種煙終于成功了,當年掙了2萬元。富裕之后的朱淑妹,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回報“幸福工程”的幫扶之恩,為計生工作盡職盡責。她積極參加鄉、村計生協會的各項活動,主動請纓擔任計生協會小組長,并幫扶那些困難的計生戶脫貧致富。兩年來,受過朱淑妹技術服務、資金幫扶的育齡群眾有7戶,在她的帶動和幫助下,有2戶也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走上了致富之香菇種植之路。
如今朱淑妹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按理說倆口子應該滿足了,可朱淑妹卻不自滿,表示明年仍然要種植烤煙,帶動更多的育齡群眾走上致富之路。
漳平市南洋鄉幸福工程項目辦顏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