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 連城縣北團鎮黨委、政府重視計生工作,特別是“幸福工程”惠民政策。自2010年開展第三批“幸福工程”活動以來,通過嚴格管理、規范操作,跟蹤服務,共為4戶(其中3戶二女戶、1戶獨生戶)計生貧困母親資助貸款2萬元。到目前為止,按合同期限已全部回收,回收率達100%。據調查了解,所有受助戶家庭經濟收入明顯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普遍贊益。
附件:典型材料一:感恩“幸福工程”
典型材料二:“幸福工程”助我走上致富路
感恩“幸福工程”
“要是沒有幸福工程的扶持,哪有我今天的日子!”2012年2月8日,當連城縣北團鎮溪尾村黃一如,黃小青夫婦拿著5000元來鎮協會還幸福工程救助款時激動地說。
受助前,夫妻倆主要務農,收入很不穩定,日子過得艱苦。2010年年底,黃小青夫婦看到村里有人養豬賺了錢,也計劃著靠養豬來增加收入,讓一家人的日了過得舒服些。他們東拼西湊好不容易籌集到1萬余元,但是資金仍然不夠,這讓夫妻倆犯愁了。鎮計生協會得知這一情況后,馬上派人到黃小青家中進一步落實情況,幫助她申請“幸福工程”款,及時將5000元幸福工程款發放給黃小青,解決了她家的燃眉之急。經過二年的辛勤勞作,黃小青的經濟狀況得到明顯的改善。去年單養豬項目家庭年均純收入達2萬余元,比受助前人均年收入4000元增加1800元,達到人均年收入5800元。
當黃小青夫婦離開鎮計生協會辦公室時,感慨萬分。她說,要不是當時計生協的及時扶助,到現在還不知家庭狀況如何呢?真的非常感謝黨委、政府給予我們的關心支持。
“幸福工程”助我走上致富路
連城縣北團鎮文峰村貧困母親吳立冰,靠自己的雙手與丈夫一起辛勤勞作,同心協力發展家庭經濟,從而逐步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生活。靠耕種責任田和養些魚來維持生活的吳立冰夫婦倆經過合計,覺得養魚有發展前途,決定擴大養殖規模,,到2009年,盡管魚墉占地已有10余畝,但由于養殖技術及資金緊缺等原因收入效益不是很理想。當時人均年收入才6000余元。為了徹底改變這種狀況,夫婦二人在縣計生協的幫助下,邊學習養魚技術,邊再次擴大養殖規模。2010年初魚塘規模擴展到20余畝。當時,由于積蓄不多,資金出現短缺,又急需購買魚苗,怎么辦?正當夫婦倆為這事發愁時,村書記,協會會長又幫助她申請6000元“幸福工程”項目款,幫她解決了燃眉之急。鎮計生協會還請鎮漁技站技術人員經常到吳立冰家進行養魚技術指導。經過二年的辛勤勞作,吳立冰家庭經濟收入明顯增加。據吳立冰自己說,2011年獲得好收成,養魚年產值達20多萬元,實現利潤近5萬元。人均年收入1萬余元,比受助前人均年收入6000余元增加4000元。吳立冰夫婦說,“這一切都得益于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得益于“幸福工程的幫助,“幸福工程”助我走上了致富路。目前,我蓋了一棟100平方米的三層新樓,主體已建好,尚未裝修,打算今年再加一把勁,把房子裝修好,到時就有新樓房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