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實施幸福工程項目以來,全場共有111位貧困母親得到救助,生活狀況發(fā)生重大改變,取得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堅持做到“嚴把三關”,確保幸福工程項目順利、健康、安全實施。
一、嚴把入口關,確保幸福工程順利實施。
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以構建和諧社會、幸福家庭為目的,為進一步改善和提高生活在貧困狀態(tài)下母親的生活質量,按照《幸福工程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結合農場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以提高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經濟發(fā)展速度為中心,以切實解決計劃生育貧困母親家庭的實際困難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幫助貧困母親勞動脫貧、科技致富,使其享有同等的生存權、發(fā)展權、接受教育權及生殖健康權,最終實現文明小康的項目實施目標。農場黨委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專門成立了幸福工程項目領導小組。嚴把資金入口關,基層計劃生育領導小組嚴格篩選,使符合受助條件的人員得到項目的幫扶資助。通過層層把關確保資金有效使用,健康周轉。幸福工程項目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認真按照項目管理辦法履行工作職責,與每位母親簽訂了幸福工程項目資助協議書,為每位受資助母親建立了個人檔案。
二、嚴把跟蹤服務關,確保幸福工程健康實施。
根據農場的實際情況,種植、養(yǎng)殖是農場發(fā)展主導產業(yè),依托農場貧困婦女種植、養(yǎng)植的傳統技能,受資助母親利用資助款從事種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特色經濟種植、養(yǎng)殖。農場成立專門的技術服務隨訪工作組,建立長效幫扶機制,每年定期深入到受助戶家中進行現場的技術指導,解決生產中遇到的難題,了解家庭生活狀況,了解資金使用情況,指導每個救助家庭將救助款用在生產關鍵點上。加快貧困母親脫貧致富的步伐,增加受助母親的自身造血功能,利用農閑季節(jié)組織集中培訓,外請專家進行傳授科學種田、科學管理知識培訓。每年培訓2次,覆蓋面廣參加培訓人員達千余人,通過技術幫扶,更重要的是貧困母親自強不息的生活毅力,使幸福工程的開展彰顯成效。同時,每年定期組織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專業(yè)人員深入作業(yè)區(qū)免費開展生殖健康健檢查工作,為婦女的生殖健康筑起了一道保護的屏障,項目實施期間共開展生殖健康普查4次,普查普治7000余人次,已婚婦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從19.23%降至12.8%。
三、嚴把資金回收關,確保幸福工程安全實施。
幸福工程項目辦公室嚴格執(zhí)行資金項目管理規(guī)定,盡職盡責做好項目款的管理工作。在每個輪次都能將項目款如數及時下發(fā)貧困母親手中,到年底按時收回資助款,無幸福工程款回收困難戶,資金方面的良性使用促進了幸福工程項目的良性循環(huán)。項目實施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貧困母親的家庭地位和生活狀況明顯改善,貧困母親更加自信,對生活倍加珍惜,積極投身農場的各項事業(yè),積極帶動身邊需要資助的人群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