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貧困日子中的變與不變

這張圖片是于教授2001年在巴青才仁母親家拍下的。這是一座用土坯壘的房子,當地人稱之為“冬窩子”。
當時的家更為貧寒,吃的和住的都極其簡陋。除了一些生活用具,屋里什么也沒有。“冬窩子”里沒有床,睡覺時就在地上墊塊氈子,一家人只要能活下來就好。

時隔十六年,當我們再次回訪時,巴青才仁的生活條件已經有了很大改善。
現在住的房子又大又整潔,遠遠望去甚是好看。家里面也有了幾件像樣的家具,雖然孩子們上學還沒著落,不能頓頓吃面、吃肉,但至少可以吃飽穿暖,一家人平安健康。生活的目的不再是活下去就好,活的更好是他們努力的目標。

吃完午飯,一家人要出去干活了。巴青才仁要帶著兩個孩子去挑水。
這些水要用來做飯、洗衣,是他們的生活用水。這在一擰水龍頭就有自來水可以用的城市人看來,簡直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巴青才仁說,無論是12歲的自己,還是現在29歲的自己,她覺得挑水都是最累的活。因為要到離家很遠的小溪去舀水、挑水,泥濘的小路也不好走。

為了得到清澈的水,巴青才仁要用瓢一點一點地舀到桶里,以免用力過猛把水攪渾。舀水并不是一件清閑的事情,往往兩桶水舀滿了,巴青才仁的腰也酸的不行了。

13歲的大兒子已經是家里的干活主力,幫母親挑水不在話下。與他同齡的孩子們此刻還在學校接受知識,而他卻早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擔。我們好像明白了巴青才仁說對不起孩子的心情。

挑完水,就要開始撿牛糞了。牦牛糞是藏族人家的日常家用之物。這些牛糞,既是燒茶做飯的材料,又是御寒的能源。不太需要體力的活老二也可以幫忙,妹妹被裹在媽媽的懷里也參與其中。撿牛糞是全家齊上陣的活動!
*藏族人對牦牛糞獨有情鐘,主要由現實生活情況決定的。中國青藏高原是全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區,平均海拔高度在4千米以上,而高海拔地區氧氣只是內地的75%;因為燃料的燃燒需要有一定氧氣的參與助燃,但低的含氧量對于一般燃料來講存在缺氧、燃燒不完全的情況。雖然青藏高原地區青山綠水,但是整個藏區80%的樹木集中在林芝地區,其他地區多為高原牧草,可以燃燒的東西實在是為數不多。于是,藏區隨處可見的牦牛糞便派上了好用場,成為了最佳燃料。

干完所有的活,全家有了一個短暫的休息。
父母唱起了藏族的歌曲,孩子在一旁鼓掌,未脫稚氣的臉上掛滿了笑容。翻譯告訴我們,歌詞大意是希望未來的日子會更好。
是啊,窮不可怕,不努力才可怕!一家人在一起,為了希望而奮斗,為了希望而努力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