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孫聘玉夫婦是蕉城區蕉南街道荷園社區的無業計生貧困戶,都未學習過電腦制作的技術,但硬是憑借刻苦鉆研的精神和艱苦奮斗的干勁,將一家廣告店運作得紅紅火火。不善言談、做事踏實的丈夫主管業務,如今已成為制作工程效果圖、噴繪的高手;性格外向的孫聘玉則主外,堅守誠信經營的信念,如今前來聯系制圖、雕刻、打印等業務的客人絡繹不絕,客戶資源越來越豐富。
“我們這個廣告店是在幸福工程的資助下一手創辦的,是計生協會幫了我們大忙!”孫聘玉臉上的笑容有如春日陽光一般燦爛。
孫聘玉上有八旬高堂,下有病弱小兒,1999年產后多病,經常跑醫院,一家五口人的生計全壓在了丈夫何良明的肩上。何良明早年外出深圳為一家廣告公司打工,緊衣縮食寄回的微薄收入,并不足以維持一家子正常的開支。2011年,體弱多病的妻子再也無法照顧父母和兒子,何良明從深圳回到寧德,回來后全家的生計更是無從著落。想著丈夫在深圳廣告公司打工時也學到一些電腦制作技術,孫聘玉大膽建議丈夫開一家打字復印店,可是資金從何而來?荷園社區計生協會知道后,熱心為他們申請到了10000元幸福工程款,蕉南街道計生協會還幫他們貸到了10000元計生戶小額貼息貸款。夫婦倆在福海花園商品房租了一個小鋪面,一臺復印機、一臺二手電腦,就是他們在創業之初的全部家當。
“記得剛開店時,第一周的收入只有1塊錢的復印費。”孫聘玉回憶往昔感慨萬千。感到創業艱難的夫妻倆開始分工,丈夫負責店里的技術工作,而孫聘玉則每天早出晚歸、外出發展客戶。她在周圍的市場挨家挨戶地宣傳自己的小店,聯系制作名片、宣傳單等生意。慢慢地終于有了客戶,但收入畢竟有限,常常是等著一筆生意做了,就用剛剛收來的錢去買菜、買米。為了幫助孫聘玉在創業的道路上走得更穩,蕉南街道計生協會積極爭取街道黨委政府的支持和重視,將街道所有的廣告和宣傳品制作都定點掛鉤到孫聘玉的店里制作。
打鐵還有自身硬。有了穩定的客戶,孫聘玉暗下決心,要努力向丈夫學習電腦技術,于是在忙完一天的她,還通宵達旦地鉆研圖文廣告制作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電腦制圖技術逐漸純熟起來,店里開始接納一些企業的工程圖紙。
孫聘玉的創業精神得到蕉南街道計生協會的持續關注。2012年10月,孫聘玉夫婦參加了蕉南街道舉辦的計生困難戶電腦技術培訓班。經過1周的專業訓練,兩人有了很大地提高,店里的管理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2014年,蕉城區專門設立計生貧困戶小額貼息貸款風險擔保金,蕉南街道計生協會謝昭玉會長主動上門,通過政府貼息的計生戶小額貼息貸款方式,為他們貸款5萬元。有了這筆資金,孫聘玉買來了兩臺電腦,購置了繪圖機、曬圖機、噴繪機等設備,業務范圍大大拓展,還招聘了3名失業計生貧困母親到店里就業,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我們從不拖欠這些貧困姐妹的工資,還為她們報銷電話費,下一步我們準備開一家連鎖店,主攻工程制圖,吸引更多來自于企業的訂單,招聘更多的下崗失業計生貧困母親到店里就業。”帶著幸福工程惠及她的溫暖,孫聘玉和這些貧困姐妹們一起向著幸福出發。
憑借不等不靠的精神,創新思維,無業計生貧困母親孫聘玉成就了一番事業。從最初的1周收入1元錢、經常過著等米下鍋的日子,到目前與一些機關、企事業單位達成長期合作,有了穩定的收入,孫聘玉的小店在一步一個腳印的打拼中不斷成長。孫聘玉夫婦的經歷讓我們明白:創業并不難,打拼并不可怕,只要堅定信念,吃苦耐勞,永不言敗,人生將可能從此發生重大改變。(黃曉霞 蔡小玲)
編輯/李士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