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鰲江新人家——漳灣鎮鰲江村連家漁民的變身記




在閩東沿海地區有這樣的一個群體,世代以船為家,終年在海上顛簸,他們被稱為“連家船”漁民,俗稱“曲蹄人”、“吉普寨人”。這群以海為家的吉普寨人是不敢上岸,不能與岸上人通婚,連家船民的生、老、病、死,婚喪、喜事等等,一切生活都在船上。
在過去,“上學念書、住有其屋”對于連家船漁民來說無疑是天方夜譚。然而,近幾年來,在政府部門的幫助扶持下,昔日風雨飄搖的漁民,如今已經住上了一座座磚木水泥結構的新房,漂流海上的兒童如今也能安心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了,連家船人祖祖輩輩“上岸定居、告別漂泊”的夢想也漸漸實現了。
鄭維嬌是蕉城區漳灣鎮鰲江村德漁民,與其他連家船的漁民一樣,她有著自己的小家,一個七平方米的小船,這個看似簡陋的地點,卻容納著鄭維嬌一家四口的所有,包括吃、住、行。
在這樣的“家”里,她與丈夫林泉祿結了婚,婚后分別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兩個女兒的出生使這個小家庭充滿歡樂,但鄭維嬌夫婦也變得更加忙碌了,除了要經常出海捕魚之外,還要換取一家人的生活用品,照顧好孩子們的生活起居。
隨著時間的流逝,兩個女兒也漸漸長大,鄭維嬌開始考慮孩子的就學問題。2003年,為了給兩個女兒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條件,她與丈夫商量后決定離開連家船上岸生活,將兩個女兒送到城區就學,不再每天出海捕魚。為了生存,夫妻倆在蕉城區打零工,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
從連家船到陸地,對鄭維嬌一家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轉折過程,但她們也期望著能夠在陸地有個安穩的家和一份安定的生活。在一籌莫展之際,她抱著嘗試的心理,來到了漳灣鎮政府尋求幫助。
“當時,我們鎮干部詳細審查了她的信息后,得知她是連家船‘計生二女戶’,當即表示要優先幫助他們解決居住問題,并為她送上了三千元的幫扶資金,解決上岸漁民的居住問題。”漳灣鎮黨委副書記傅恩先告訴記者。
近年來,蕉城區黨委、政府積極實施造福工程,幫助許多漁民上岸定居,而漳灣鎮黨委、政府在造福工程宅基地分配方面,對“二女戶”給予相應的照顧。為了給轉岸定居的漁民創造新的生活,政府部門也逐漸著力幫助他們居住、生產、子女上學等問題,并且優先照顧漁民計生戶對象。在一系列政策幫扶下,鄭維嬌在蕉城區漳灣鎮鰲江村獲得80平方米的宅基地,從親朋好友那里借錢建起兩層樓。
作為“連家船民”對海有著特色的感情,于是他們在鎮計生干部的幫助下,開始經營海產品的生意。由于缺乏資金,她們的海鮮生意所得只能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開支,孩子們地學費及建造房子的欠債,讓鄭維嬌倍感生活重擔。
2011年8月,寧德市蕉城區計生協會啟動漳灣鎮第二期幸福工程項目,漳灣鎮計生協會在核查計生戶資料時,將鄭維嬌列入了幫扶對象,并為她申請“幸福工程”款。
“雖然五千元金額不大,但對我們來說就像久旱逢甘露?!碑斀舆^蕉城區計生協會會長湯春景送來的五千元幸福工程款時,鄭維嬌高興地說。于是,她將這筆資金投到海鮮產品生意中。海鮮產品買賣生意周期短、見效快,有了周轉資金,她們的收入日益增加,收入穩定后,鄭維嬌便盤算著將來家里的房子裝修入住。
2011年年底,她們在原有樓層上加蓋了一層樓,并請了工人將房子裝修一新,并配備了家俱、電器,一家人坐在自己家寬敞舒適的沙發上看著電視。這在以前不可能實現的生活,如今卻完整地展現在鄭維嬌的眼前。
“正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及政府部門的幫助,我們家徹底地擺脫了‘曲蹄人’的窘迫生活,兩個女兒在寧德市高級中學就學?!编嵕S嬌感慨地說。
“作為計生部門,我們要充分利用政府提出的一些優惠政策,讓更多計劃生育家庭在同等條件下,能夠優先發展,讓更多的連家船漁民能夠貧困致富,從而積極倡導生育文明,構建幸福家庭?!苯冻菂^人口與計劃生育局局長王偉添表示。
蕉城區委報道組 顏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