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2004年的春天,30萬元的幸福工程治窮資金款猶如一股春風,送來了北京市計劃生育協會各級領導的關愛,也為平谷區鎮羅營鎮的貧困母親脫貧致富帶來了希望。3年來,幸福工程使該鎮的貧困母親有了幸福的人生。
平谷區鎮羅營鎮下營村的獨生子女家長張淑蘭,今年37歲,1994年開始和丈夫一起搞大桃銷售。因為有了幸福工程的資助,從最初的年銷量3萬斤盈利1萬元發展到2005年銷量100萬斤盈利13萬元,不但自己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同時還帶動其他育齡姐妹一起走上了勤勞致富路,她的致富事跡傳遍了村村落落。
談起她的致富經歷,那還得從1994年說起。由于生活所迫,生活上不太富裕的張淑蘭總想做點兒小生意補貼家用。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做上了水果生意。萬事開頭難,做買賣肯定是需要錢,當時的一千元啟動資金都是借來的。張淑蘭一干就是兩年,有了經驗,介紹生意的主顧也越來越多,逐漸地攤子鋪開了,資金周轉卻成了大難題。
2004年7月,下營村的計生專干王寶玉知道了張淑蘭的艱難處境,特意找到她,為她申請了1萬元的幸福工程扶持資金。這筆資金的注入,使張淑蘭的生意當年就有了轉機。她心里想:當年響應黨的號召只生了一個孩兒,有了困難政府支持咱,我們也要為政府干點事。有了這樣的想法,她開始琢磨著要擴大營銷面,帶動周邊支持計劃生育的姐妹致富,為桃鄉百姓少生快富政策錦上添花,同時做點力所能及的實事。因此,她家的大桃上市選果時雇用的小工兒,全部是獨生子女戶。張淑蘭還提議:凡本村的獨生子女戶購買果袋的,每1萬個補貼50元。
平谷區的大桃全國有名,但是要想把它推銷出去,還得在銷售上做些文章。張淑蘭抓到大桃的遠程銷售這個空白點做起了文章,真正做到了把本地大桃打向更遠的市場。2005年,在朋友的引薦下,張淑蘭在首都機場租攤專賣平谷大桃,每年收入在4萬元左右。為了搞果品換季銷售,解決大桃儲存問題,她和丈夫在本村建起了一個小型冷庫。建冷庫就需要資金,于是,張淑蘭又想到了計生協會,希望在緊要關頭,“貼心人”能給予大力支持。鎮計生協向區計生協匯報了情況,區計生協特批的1萬元幸福工程扶持資金及時到位。拿著錢,張淑蘭的心又一次被感動了:“計生協真是我的貼心人啊”!也是在這一年,張淑蘭的“立新可口”果品運銷協會,做為該鎮第一個個人協會組織成立,會員全是該村的計劃生育戶。于是,她和丈夫開始南下廣州、深圳,做起了本地人遠程銷售。
張淑蘭常說:“我的發展是計生協會的幸福工程幫扶的結果,我一定不辜負計生部門的愿望,對計生工作有所貢獻”。下面,是張淑蘭本人在創業中的主要做法,她將以第一人稱,向大家做一個簡要介紹:
一、大力開拓市場,不斷拓寬銷售渠道
過去,我主要在首都機場和北京超市進行精品桃銷售。合作社成立以后,社員戶增加了,精品大桃的產量也相應增加了。要保證合作果品的順暢銷售,就要開拓新的市場,不斷擴大銷售半徑,提高銷售能力。因此,在保證北京首都機場這個穩定的銷售市場基礎上,在大桃上市前,我自費到深圳、南京、廣州等南方市場進行調研考察,同時積極參加區政府組織的產銷對接活動。在區、鎮計生協會的大力支持下,有了足夠的周轉資金,生意做得更靈活了。于是,我們分別與深圳嘉嘉水果批發公司和南京水果二分司成功簽定了精品大桃購銷合同。2005年,通過開拓市場,不僅拓寬了大桃銷售渠道,而且填補了鎮域內合作組織獨立空運大桃的空白。通過一年的運營,我們的“可口”牌大桃憑借良好的信譽和優良的品質,在南京水果批發市場站穩了腳跟,為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參加國際農業博覽,尋獲營銷契機
2005年10月,在區計生協和農委的安排下,我們合作社參加了北京第三屆國際農業博覽會。在這次博覽會上,我們以每個15-20元的價格銷售了700斤33號精品大桃,收入1萬余元,部分果品還被中南海、國務院用于國宴。更為可喜的是,還在農博會上與上海城市果菜公司等單位簽訂了2006年的精品大桃購銷訂單,擴大了銷售市場。
三、籌建保鮮庫,實現大桃錯季銷售增值
2005年6月份,合作社籌資10萬元建成了150立方、可貯藏果品6萬斤的保鮮庫并投入使用權用。共收購3萬斤精品大桃入庫儲存,獲收入3萬元,實現了大桃錯季銷售增值。
四.積極引導合作組織會員推廣優新技術
通過10年的大桃銷售經歷,我深刻體會到:優質的果品是精品貨源的保障、是合作組織立足市場的基礎、更是果農增收致富的根本。為此,我的果品協會在全體會員中大力推廣精品大桃生產的各項新技術,通過區、鎮計生協會先后聘請區果辦精通技術的本協會會員高翠廣作為協會的兼職技術員,專項負責58名會員的新技術推廣工作,指導會員嚴格按照“六統一”技術操作規程實施大桃管理,確保精品率。2005年,我們通過增施有機肥、大桃套袋、病蟲害防治等各項新技術的推廣,精品果率得到了很大提高。“技術提升質量、質量促進銷售”優質的精品大桃加之適量對路的營銷策略。實現了整體和個人經濟效益的雙贏,2005年,58名會員的150畝桃園,共收入113.72萬元,比去年凈增45.19萬元,戶均增收7790元,其中增收一萬元的會員就達到了16戶。其中計劃生育戶高亞中的銷售增幅最大,2畝桃園收入27600元,比去年增收14600元。
2006年,我的事業規劃是:第一,解放思想,做大做強營銷產業。今年己在福建、廈門、廣東蛇口等地開創自己的直銷網點,爭取銷售量比去年增加1倍,達到1000噸。第二,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我們已經與香港溢城果品公司簽訂合同,共同開發東南亞市場,每天發貨1萬斤。實現國際市場開發的新突破。第三,繼續推廣新技術,確保所有社員都生產優質精品大桃。2006年,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三大戰略”,力爭使精品大桃生產和銷售工作邁上新臺階,效益實現新突破,為果農增收致富做出新貢獻,更要為計劃生育戶做好致富帶頭人。
幸福工程帶給了深山區計生家庭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希望,越來越多的群眾因此改變了婚育觀念,用實際行動為國策做出了貢獻。計生協會工作的內涵由過去的搞搞宣傳,到現在開展一些為群眾致富服務的實質性的工作,提升了協會工作的品味,也得到了更廣泛的群眾的認可。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幸福工程項目將使越來越多的貧困計生家庭走上勤勞致富的道路,這是我們共同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