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往西林村的過水路面旁,成群的鴨子歡快地在溪水里嬉戲,溪旁兩個女孩正朝岸邊的食槽內(nèi)撒食料,一對夫婦正忙著給鴨子打針……一幅其樂融融景象,這就是西林村二女扎戶陳玉程一家子。
十年前,雷秀玉、陳玉程夫妻在生下第二個女兒后,落實了節(jié)育措施,家中生活單靠種田,經(jīng)濟收入十分微薄,而雷秀玉當時又被診斷出患有計劃生育手術(shù)并發(fā)癥,每天藥費百余元,妻子常年高額的醫(yī)療費用及家中兩個未成年女兒的生活開支,對這個窮困無助的家庭無疑是雪上加霜,全家蒙上了揮之不去的陰影,日子過得異常艱辛!
二女貼息貸款的實施給這個不幸的家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2年3月,在村協(xié)會會長陳品團的擔保下,玉程貸了3000元購置一臺三輪車干起了人力車載客的營生,一個月下來收入1000多元,小日子慢慢有了起色。在載客時,一個偶然的機會給玉程帶來了無限“商機”!那是2003年初,一個來自福鼎的陳老板到處尋找喂養(yǎng)半番肉鴨的場所,陳老板的舉動激發(fā)了玉程夫婦辦場致富的念頭,玉程很有信心,因為他從小就喜歡喂養(yǎng)鴨子,對養(yǎng)鴨很有“一手”,而村前那條天然的小溪流無疑是最佳的養(yǎng)鴨場所!玉程對陳老板說了自己的想法,陳老板也非常樂意,并愿意免費為其提供技術(shù)、銷路。
可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資金的問題成了夫婦二人致富路上的擋路石!雖然駕駛?cè)嗆囉幸恍┓e攢,加上親戚朋友的資助,但還是湊不足養(yǎng)鴨的本錢。眼看致富機會就要打水漂,夫婦倆急得團團轉(zhuǎn),正當二人無計可施之時,鎮(zhèn)計生協(xié)會第一時間主動幫助玉程夫婦聯(lián)系貸到5000元小額貼息貸款,有了這場及時雨,夫婦倆在小河邊建起了鴨場。開始玉程自己購進1000頭鴨苗,邊養(yǎng)邊學,2個月下來,第一批鴨子出欄就凈賺3000元;夫妻倆嘗到甜頭,干勁更足了,立即又購進1700頭鴨苗。為了把鴨管好,夫妻倆從家里搬到鴨棚住,從飼養(yǎng)、疾病預防到鴨料的購買無不親力親為,第一年共養(yǎng)了5批,賺了1.5萬多元。夫妻倆正憧憬未來時,2004年正月那場突如其來的“禽流感”,讓夫妻倆承受了一次沉重的打擊,出欄的鴨子沒人要,每天光飼料就要吃700元,夫妻倆只好以最低價拋出,虧本了上萬元,一切又只能重新開始了。而這時又是二女貼息貸款幫助了他們,在村支書陳玲英的擔保下,玉程夫婦又從信用社貸款3000元購進鴨苗,開始了一年的忙碌……
經(jīng)過了幾年辛勤的勞動,我們看到了這對在致富路上踏實邁進的夫婦家中喜人的變化和發(fā)展:家中添置了電視、冰箱……也再次看到了夫妻倆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激和笑意,他們開心地說:“我們的女兒門門功課優(yōu)秀,養(yǎng)鴨場越辦越紅火,這日子過得也越來越舒心了。”二女母親雷秀玉更是無限感慨道:“這一切都是黨的政策好,是小額貼息貸款讓我們一家過上了好日子!”雷秀玉、陳玉程夫婦勤勞致富的名聲也已聞名遠近村莊……
(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qū)幸福工程項目辦 修改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