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7日,天河區宏城廣場彩球高懸,樂曲激昂。在廣州市計生協會等單位主辦的以“關愛貧困母親、共建和諧家園”為主題的大型公益宣傳活動上,一位理著短發、衣穿簡樸的老大姐健步邁上舞臺,她作為個人捐款代表光榮地接受了廣州市計生協會領導頒發的榮譽證和紀念品。她現場感言:我也曾是一位貧困母親,也得到過別人的支助,讓我們共同關愛貧困母親,支持幸福工程。
她是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
與幸福工程結緣
她的名字叫鐘汝銀,已經62歲了,她并非廣州人,而是來自博羅縣石灣鎮鐵場仁集村一位普通母親。她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少,自己長期為人家當保姆,開始時只有很少的工資。鐘大姐雖然并不富有,但她卻有一顆濃濃愛心。五年前,她從報紙獲悉國家有一個幸福工程項目,主要是為計生貧困母親開展“治窮”、“治愚”、“治病”的活動,扶助她們盡快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生活。同時,了解到廣州市也在開展扶助救濟貧困母親的活動。此刻,鐘大姐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自己也是母親,自己也有母親,母親不應該貧窮,今天自己能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要感謝共產黨。樹上的小鳥都懂得報恩,自己也要對貧困母親出點力。“自己好了,也希望更多的人好!”她一直堅持的這一純樸的理念,促使她徑直走向銀行,從自己賬戶中劃500元給廣州市幸福工程組委會,作為捐給廣州市幸福工程的第一筆善款。要知道,這500元是鐘大姐當時辛辛苦苦一個月的工資啊。
愛心在延伸
鐘大姐并非表示一下愛心就算了。從2006年開始至2008年,她每年都向廣州市幸福工程捐款1000元,2009年更是捐款2000元。每次捐完款,她都要打電話詢問,直至得知到賬后才放心。前兩年,為了照顧在香港年邁的母親,經當地信訪、公安部門關懷和幫助下,鐘汝銀大姐終于獲得批準前往香港定居。鐘大姐在感謝國家改革開放的好政策之際,她的愛心也不斷地延伸。她除了繼續支持幸福工程外,面對印度洋海嘯、汶川大地震,她同樣慷慨解囊相助。她現在香港一間養老院做護工,對那些殘疾、孤寡的老人給予特別的關愛和呵護,經常自費買水果給他們吃,有時還為老人家們獻上幾首粵曲或粵語歌。鐘大姐做善事雖然大方,工資收入也逐步提高,但她平常的生活卻十分節儉,一分錢都不亂花,更令人感動的是,她現在用的,竟然是區區幾百元的舊式手機。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們衷心祝愿鐘汝銀大姐安康、美滿、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