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幸福工程項目帶頭人黃英
2004年3月,廣州市幸福工程項目---小樓鎮泉興綠化苗木場正式落戶小樓鎮黃村。黃村支部書記、幸福工程的帶頭人---黃英用微笑、柔情、母愛滋養著這一片土地,為計生貧困母親帶來了希望與歡樂。經過幾年的努力,這個由原來300畝的苗木場發展到現在占地500畝規模的苗木場,種植了25個品種共有25萬棵綠化樹苗,已初具規模,滿眼翠綠,生機盎然,經濟效益良好。
初衷緣于愛心
講起辦綠化苗木場的初衷,黃英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她說,2003年底廣州市計生協會到村調研,有意在村辦一個項目,以計生、扶貧相結合的形式,幫助那些計生貧困的母親。聽到這個消息,她很興奮,因為黃村地處山區,村民生活比較困難,有了這個項目至少可以幫助部分計生貧困的母親,樹立她們對生活的信心,增加家庭收入,走經濟獨立的道路,讓她們真正體會到少生致富。當時,她將想法和家人商量,家人一致同意辦這個項目。在鎮、村兩級的努力下,憑著一股信念和熱情,拍板敲定并簽訂了這個項目的協議書。
別人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
人們說:愛自己母親的是人,愛別人母親的是神。黃英卻說自己不是神,作為母親,她愛自己的家人,正因為是人,她同樣關心那些貧困母親。為使苗木場盡快辦起來,黃英雷厲風行,說干就干,為解決場地的問題,她走訪不少于50個農戶,通過做耐心細致的工作,迅速把那些種植效益不高、長期閑置的土地集中起來,以每畝每年300元的租金交付給農民。為把苗木場真正辦成幫助貧困母親的幸福工程,在安排人員入場務工上,黃英嚴格把關,把生活確實困難的母親安排進來,登記造冊,合理排工,使其能照顧到小孩,又能參加勞動,解決生活的困難。純二女戶的趙大嫂當然在名單2_~lJ。許多人想通過人情走后門,黃英說:“我的任務,馬虎不來,希望諒解”。黃英正是通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行動,取得群眾的支持和理解。首批30多個婦女迅速就位,挖坑、植樹、施肥等環節風風火火干了起來,300畝的土地上,16萬棵樹苗趕在雨季前種了起來。自苗木場創辦以來,已安排貧困母親1800多人天次進場務工,按每人30元/天的補助,黃英己墊付近6萬元的勞務費。許多人講“你這樣出錢出力,圖什么?”黃英笑而不答,作為一名黨員,她總是把困難群眾放在心上,想方設法去幫助她們。
為了一個信念
為了搞好苗木場,黃英確實勞心勞力。她心中有一個信念:堅持就是勝利。2005年農歷新年前夕,一場霜降驟然而至。留心天氣的黃英心急如焚,快過節了,母親們都到處張羅辦年貨,這時候叫她們,“恐怕……”,霜霧籠罩著山頭,黃英沒有驚動“母親隊伍”,動員自家人開始拯救行動;他們分工合作,兒子用禾桿草為樹苗裹著根,自己和丈夫則在場外堆火,驅趕寒霧。由于惡劣的天氣,霜死了不少樹苗,她不但不泄氣,還積極帶領群眾把霜死的樹苗鋸掉,讓它重新生長,如今綠化樹苗長勢喜人。
繼往開來 乘勢而上
黃英現在雖然調任為小樓鎮居委書記,但她不想丟下黃村的計生貧困姊妹不管,繼續把黃村綠化苗木場辦下去,決心把苗木場辦得更好,更有成效。為進一步擴大幸福工程的受惠面,把目光放得更遠一些,將一批銷售出去的樹苗,再育上大樹,以適應市場的需要。目前也遇到一些困難,地租由原來每年300元/畝增加到’700元/畝,升了一倍多,肥料貴了,生產成本高了,怎么辦,她表示辦起這個苗木場一一方面可以幫助貧困母親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另一方面可以為自己積累種植樹苗的經驗。要乘廣州市計生協會、增城市計生協會、小樓鎮計生協會等各級協會的大力支持,相信這個項目基地會越辦越好。作為母親,她關愛著她的家庭;作為支部書記,她與村兩委干部一起帶領村民走少生快富奔小康的道路;作為幸福工程項目的帶頭人,她始終保持著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換句話說,她播下的是愛心,收獲的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