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桂蓮,寧夏靈武市東塔村一名普通的回族婦女,生育了兩個孩子,全家10口人,四世同堂。
1995年剛結婚時,受娘家兄弟姐妹多,父母負擔重,日子過的窮的影響,她并沒有像其他農村婦女一樣急著做母親,而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發家致富上,可是三年過去了,盡管小倆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勤懇懇,可是日子仍然過得緊巴巴的。隨著孩子的出生,父母年老因生活條件不好,病也越來越多,已成年的小叔子也要靠他們小倆口的幫助成家,馬桂蓮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經濟上的窘迫,使這個家庭陷入了貧窮的困擾。
就在小倆口一籌莫展的時候,1999年市計生協會了解到她的情況后,來到了她家。在多方考證的基礎上,幫她選擇了養殖奶牛的致富項目,并從“幸福工程”項目款中貸給她2000元??紤]到資金缺口大,市計生協會的同志又積極和市農業銀行、畜牧局等單位聯系,幫她爭取了15000元貼息貸款,幫她購買了3頭優良奶牛。在“幸福工程”的扶持下,馬桂蓮這個純樸的回族婦女走上了創業致富路。
剛開始的時候,由于缺乏技術,沒有經驗,奶牛不好好吃飼草,直掉膘,奶也擠得少。市計生協會的同志了解到這個情況后,就聯系到了畜牧局的技術人員,到現場幫她查原因、找毛病,解決問題,實地給她上技術課、傳授經驗,使她很快掌握了養殖技術。有了技術,馬桂蓮的奶牛很快見到了效益,考慮到她家的實際情況,市“幸福工程”項目辦又給他續貸了4期,使她的事業越做越大,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養殖大戶。
一滴汗水一分收獲。5年來,在“幸福工程”的扶持下,馬桂蓮一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如今她全家的年純收入在2萬元以上,經濟條件好了,家里蓋起了亮堂堂的磚房,購買了農用車、摩托車,小叔子也成了家,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導下,一家人正沿著小康道路闊步邁進,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馬桂蓮富了,但她并沒有忘記眾鄉親。鄰居們看到馬桂蓮家的變化,都紛紛到她家討教致富經,馬桂蓮毫不保留地將養牛技術傳授給他們,并親自幫鄰居選購奶牛,到家中指導養殖技術,對于想養奶牛而沒有資金的,她也是慷慨解囊相助。在她的帶動下,周圍的群眾都搞起了奶牛養殖,如今全村的奶牛養殖戶已經發展到了70多戶,全村奶牛數達到了200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