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一家溫馨滿滿的小吃店,一個關于“韭菜盒子”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社區計生協的溫暖與關懷,更感受到了流淌在近鄰間互幫互助的暖流。想傾聽這個“韭菜盒子”的故事嗎?聽我娓娓道來……
時間指針倒播到2006年6月,湖里區開展了救助計劃生育貧困母親家庭的行動,以扶貧開發項目為主體提供無息貸款。和通社區計生協根據常年入戶走訪所掌握的情況得知:住在和通里的賴大姐是計劃生育家庭,兒子在上大學,全家就靠她一人起早摸黑地經營著韭菜盒子小吃店——金枝小吃店。因沒有本錢,店里設備簡陋,生意很不好,所得收入僅夠維持母子倆人的日常生活開支,很難交納孩子高昂的學費,生活比較困難。
在居委會召開的兩委會議上,根據賴大姐的實際情況,會議決定將她推薦為“幸福工程”項目幫扶對象。知道這一情況后,賴大姐高興得一宿沒睡,第二天她填寫了“幸福工程”項目資金申請表遞交給組織。2006年8月簽訂了“幸福工程”項目協議,9月6日賴大姐懷著激動的心情接過了5000元幸福工程貼息款。
賴大姐用這筆幸福工程貸款給小吃店新添置了冰柜、消毒柜、桌子、椅子,店內粉刷一新,還有一部分作為流動資金。店里的生意逐漸好轉,賴大姐誠信經營,做出來的韭菜盒子美味又地道,于是客人多了起來,她還請了一個小妹來幫忙,收入大大提高,經過一年時間努力已經脫貧。除此外,她兒子畢業后經居委會推薦到中學從事教師相關工作,生活越過越好。

現在我們的生活過好了,有能力的話,要讓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每次居委會人員到小吃店,賴大姐都會這樣表示。靠著勤勞的雙手和不怕吃苦的心,一個個韭菜盒子讓賴大姐的日子越來越好。

通過幸福工程的幫扶后脫貧后,十多年如一日,賴大姐不忘本心,情系鄰里,經常主動幫助周邊貧困居民。
小區里有很多孤寡老人獨居在家,她就經常上門為老人送飯送菜、打掃衛生。自2015年以來,她積極參加和通社區舉辦的春節圍爐活動,每年都捐款捐物,為社區困難家庭居民提供一桌溫馨的年夜飯。現在賴大姐的韭菜盒子不僅成為附近有名的特色網紅小吃,小吃店也成為了社區居民交流互動的平臺。

當年支持過她的幸福工程走了,但留下的是幫扶碩果,是自信、自強的母親形象和這一段溫暖的故事,是幸福工程帶來的那股子奮斗精神,永遠留存。
圖/文:廈門市湖里區計生協 編輯: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