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閩東,有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貧困母親,她們缺少收入來源、缺乏文化教育、衛生保健等社會福利。為了家庭,為了孩子,她們默默承受著一切困苦和勞累,成為貧困人口中生活境遇最為艱辛、最需要社會關心和扶助的一群。
“母親不應屬于貧困”。為幫助她們擺脫貧困、愚昧和病痛,實現少生快富和家庭文明幸福,福安市展開了“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通過不斷創新運作機制,以“企業+計生貧困母親”等救助新模式,讓眾多貧困母親成長為幸福母親,得到省、寧德市領導的充分肯定,并有望在閩東乃至全省推廣。
一位貧困母親的嬗變
“多虧了‘幸福工程’的資金扶持,才讓我脫貧致富,有了今天的好生活!”3月22日,在福安市坂中畬鄉彭家洋村,瞅著滿圈茁壯成長的豬仔,38歲的畬家女雷鈴銀一臉快意。不遠處的山崗上,她牽頭組織十多戶村民合股興辦的新養豬場,正熱火朝天地建設著。“占地四畝多的新場子一完工,養豬形成規模,一定會帶動更多的貧困母親增收致富。”雷鈴銀的話語中充滿著信心。
正是這位風風火火的畬家養豬“女狀元”,多年之前還是一位家境窘迫的貧困母親。幾畝農田是家里唯一的增收“命脈”,女的圍著灶臺轉,男的圍著土地轉,夫妻倆辛勤勞作,拉扯著兩個孩子,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恩過無鏟石,鳩也無鏟里,畢更無鏟石哩。”那時,她的丈夫常常會用畬語如此感嘆,意思是“煙都無錢抽,酒也無錢喝,肉更無錢買”,生活說多寒磣就有多寒磣。
就在雷鈴銀最無助的時候,2005年12月,她被列入坂中鄉“幸福工程”首批扶助對象,得到了5000元幫扶款。雷鈴銀用這筆錢購買了3頭母豬,剛開始時,她用農村的老辦法養殖,終因技術不過關,沒能順利產下豬仔,雷鈴銀一時慌了神。“幸福工程”項目辦的得知這一情況后,及時帶來獸醫站醫師上門解難,并安排一名干部與她結對幫扶。求教專家、參加培訓、購買書籍,這位小學只念過一年的畬家女著了迷似的鉆研起了養豬技術。慢慢地,她學會了加工調配混合飼料,學會了選用雜交良種豬苗出欄,學會了生豬防疫消毒技術,成為了村里的技術能人。經過幾年的努力,至目前雷鈴銀已發展母豬15頭,存欄豬仔50多頭,年收入達5萬元以上,再加上茶葉、蔬菜等年收入三四萬元,這位昔日貧困母親脫貧致富,迎來了新生活。
自己富了,雷鈴銀沒有忘記身邊的貧困母親。每年她都會豬苗賒給村里的貧困母親,多的一戶12頭,少的一戶也有四五頭,有時還拿出資金借給她們發展生產、傳授她們養豬技術。在她的帶動下,12位貧困母親脫了貧致了富。雷鈴銀富了小家幫大家的感人故事,得到了省幸福工程組委會的高度肯定。2007年,她獲得了“省幸福母親獎”,并代表寧德市參加省計生協會、省直機關黨工委、省幸福工程組委會聯合舉辦的“與貧困母親共同感受——幸福工程先進脫貧母親事跡報告會”,獲得一致好評。
2008年伊始,雷鈴銀再次獲得“幸福工程”2萬元扶持資金,加上家里的積蓄,共出資10萬元,帶動12戶貧困母親合股辦起了養豬合作社。雷鈴銀說:“我富了,但不能忘記‘幸福工程’的宗旨,我要帶領更多的貧困母親共同致富!”
像雷鈴銀這樣在“幸福工程”的救助下,脫貧致富的貧困母親在福安不勝枚舉。她們曾經擁有一個共同的稱呼“貧困母親”,現在她們又擁有了同一個稱呼“幸福母親”。稱呼變化的背后,是充滿人生的艱辛,是改變命運的奮斗,更是“幸福工程”催開的致富之花。
家家有項目 戶戶增收入
福安市“幸福工程”始于2001年,救助對象從最早的“二女戶貧困母親”,拓展到目前的“計生貧困母親”。可工程實施伊始并非一帆風順,由于受助對象思想觀念等原因,早期發放的扶持資金差點就打了水漂。為確保項目資金發得出去、收得回來,增強幫扶成效,福安市本著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揚長避短和發展“短、平、快”項目原則,在嚴格篩選確定救助對象后,幫助她們選擇發展生產項目,落實一位貧困母親一名鎮村干部掛戶聯系、指導的幫扶責任人制度,不斷創新運作模式,出現了“家家有項目,戶戶增收入”的可喜局面。
針對一些貧困母親自身選定的項目可行、資金需要量不大、誠信可靠等特點,福安推出了一家一戶的家庭經濟運作模式,給貧困母親騰出了更多的自由發展空間。坂中鄉日宅村貧困母親吳玉容在幸福工程5000元救助資金的幫扶下,家庭養雞500只、養鴨1500只、池塘養魚1畝,經過一年努力,如今年純收入已達到2萬多元。
針對一些高投入、高效益、高風險的項目,根據資助對象一家一戶資金不足的情況,福安則采取“農業生產小實體+貧困母親”模式,吸納貧困母親參股分紅。在溪尾鎮溪邳村,8戶貧困母親聯合將共計1.6萬元幸福工程資助款作為股份,村委再拿出2萬元,重點扶持她們發展網箱養殖,由貧困母親陳坤歲負責管理,到年底村委只回收本錢,效益歸扶持戶。經過一年發展,陳坤歲除本錢外還贏利1.2萬元。去年9月,村里還成立海豐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入社會員中半數以上為項目幫扶的貧困母親,村里還爭取到市場效益良好的美洲黑石斑魚5萬尾,免費發放給她們試養,合作社提供技術、信息、銷售等服務。有了農業生產小實體的“撐腰”,貧困母親增收致富日漸從容。去年村里14戶建房戶中,受助貧困母親就占到了8戶。
針對一些貧困母親選定項目可行但致富能力有限的情況,福安又推出了“致富能人+貧困母親”模式,充分發揮致富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而這些致富能人中很多則是經過幫扶后富起來的昔日貧困母親,坂中鄉彭家洋村的鐘清梅就是其中一位。在幸福工程資助下,一年發展土雞兩批次,年收入4.5萬元以上,鐘清梅很快便勤勞致富。隨后,她則敞開大門傳授技術,帶動一批貧困母親成為養雞專業戶,生活狀況節節攀升。
新模式催開“共贏之花”
多種運作模式,眾多貧困母親摘掉了貧困帽子。2007年初,福安又在灣塢鄉推出了“企業+貧困母親”模式,即由位于該鄉上洋村的隆輝雨具廠與貧困母親簽訂入股協議,她們申請到的幸福工程救助款作為股份入股該廠,根據企業生產收益按股分紅,不承擔風險;企業則需負責如期償還這筆入股的救助款,且要吸納貧困母親進廠就業,按件計算工資。這種模式,讓貧困母親既當股東,又當員工,左手領工資,右手拿分紅,開啟了閩東救助貧困母親的全新思路,贏得各界一片掌聲。
“沒有一點風險,還能掙兩份收入,大家都高興!”上洋村貧困母親林秀英一度為領到幸福工程救助款卻找不到低風險的脫貧致富項目而發愁。“企業+貧困母親”模式的實行,她的鬧心事迎刃而解。不僅進入隆輝雨具廠務工,一天上8個小時班,月均計件工資千余元,2007年底她還領到了1000元獎金以及1萬元救助款入股的2200元分紅,一家人開開心心地過了個鼠年春節。
安居該村的重慶萬州區移民貧困母親湯純碧,2004年底舉家遷來后,由于人生地疏、生活艱辛,都動起了返鄉的念頭。2007年3月她得到幸福工程救助,入股雨具廠后,不僅每月能掙到近千元工資,年底也同樣領到了2200元分紅。“不走了,這里比我在老家務農收入穩定多了!”湯純碧滿面春風如是說。
而對企業而言,則引來了資金“活水”,發展如虎添翼。隆輝雨具廠于2006年1月建成投產,是一家注冊資金30萬元的小企業。融資難,一直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22位貧困母親帶著共計20萬元的幫扶款,再加上21戶小額貼息貸款戶共計10萬元貸款入股,企業贏得了流動資金,發展步子越邁越大。如今的雨具廠不僅在灣塢擁有占地600多平方米的廠房,還在福安市區建起了分廠,采用EUAE環保型PUC材料生產系列雨具產品,銷往全國10多個省份,客商30多家,訂單金額達500多萬元。廠方人士坦言,通過這種運作模式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和用工難題,為企業增加產值三至四成。不久前廠里還添置了五六臺新設備,擴大生產規模,企業信心十足。
“甜了企業,富了貧困母親,還降低了幸福工程幫扶資金運作的風險,解決了社會就業問題。”福安市計生協會副會長黃裕庭認為,這種新模式實現了多方的共贏,是目前幫扶貧困母親致富模式中最穩定、有效的模式,也得到了省、寧德市計生協會領導的充分肯定,有望在更大范圍內得以推廣,造福更多貧困母親。
富了母親,新了觀念
據資料顯示,2002至2007年間,福安累計滾動投入“幸福工程”資金144萬元,項目點遍及全市73個行政村,資助貧困母親412戶,受惠人口1446人,脫貧率為91%,資金回收率和滾動率均達100%。通過“幸福工程”的實施,眾多貧困母親不僅闖出了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也徹底改變了以往的婚育觀念、致富觀念,思想狀況、精神面貌、社會地位得到明顯改善。
在坂中鄉彭家洋村,富起來的貧困母親雷鈴銀不僅幫助其他貧困母親致富,還主動挑起了村計會協會小組長的擔子,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細心、耐心、誠心慢慢化解村民思想堅冰,把“少生快富、優生優育”等婚育新觀念引入畬家寨子,使村里連續幾年實現了無政策外生育。
溪尾鎮溪邳村是一個由連家船民上岸定居而成的新漁村,長年以來海上漂泊的生活習慣,讓村里多生、超生現象十分普遍,多的一家膝下子女12個,一般的也有五六個。攜兒帶女,連家船民增收緩慢。“幸福工程”幫扶貧困母親成功脫貧致富的典型示范,再加上村里實施的多項溫暖、關懷計生戶的政策,讓村民們逐步轉變了以往“多子多福”的婚育觀念。如今的溪邳村遵守計生國策、少生快富的婚育新觀蔚然成風,全村107戶村民領取了《獨生子女證》,一孩家庭占到了全村總戶數的68%,連續多年未出現一戶家庭違反計生政策。在村民們的倡導下,村里還在制定出臺了《計劃生育村規民約》,并得到村民全票通過。溪邳村開始步入了計生工作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約束自己的“自治年代”,少生優育成為了每一個連家船民的自覺行為。
輕裝上陣謀富路,貧困母親學知識、增技能,依靠科技致富,新風滌蕩。2007一年,福安市就為貧困母親舉辦食用菌、反季節蔬菜、水產養殖和水果栽培等各種實用技術培訓班5期,文化勞動技能培訓班3期,培訓1213人次;各項目點也相繼為貧困母親舉辦各類培訓4期317人次。與此同時,福安市還配套實施了“親情、安居、保障、成才”等多項工程,讓貧困母親感受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和溫暖,綻放幸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