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天氣晴朗,順著蜿蜒的公路,來到福建省寧德市美翔服裝廠的這天,阮美銀像往常一樣,穿梭于80多臺縫紉機間,忙碌地指導本村婦女加工出口歐美國家的滑雪服、運動服、工作服。廠房里,周邊村落的家庭婦女也在這里拷邊、套扣、繃縫,縫紉機踏板傳來一陣陣噠噠噠的聲音,聽起來是那么忙碌、歡快。
從2005年創辦美翔服裝廠至今,阮美銀的創業致富路已走過了十多個年頭,從一個貧困母親成為了當地帶頭致富女能人。“沒有計生協會的扶持,就沒有這個服裝廠!”想起自己的奮斗之路,阮美銀感慨地說。
16歲初中畢業,家里兄弟姐妹比較多,沒法繼續讀書,阮美銀乘上了去福州打工的班車。26歲那年,她與同廠老鄉余國輝結婚,并有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兒子,一家三人擠在不足40平方米的出租房里,日子過得很清苦。有了孩子后,花銷更大了,貧困的家庭難以為繼。阮美銀感到常年在外打工不是長久之計,于是動了回鄉創業的念頭。2005年,她和丈夫回到洋中鎮,打算開辦一家服裝加工廠。可是資金不足成了創業最大的困難。就在這時,洋中鎮計生協會送來了計生惠民好政策,為她提供1萬元幸福工程無息借款,還協調信用社為她貸到 2 萬元計生小額貼息貸款。
10臺電動縫紉機、6名女工,就這樣阮美銀踏上了她的創業路。工人們多次參加鎮計生協會組織的培訓,終于掌握了車縫知識和技術。由于誠實守信、質量優良,美翔服裝廠漸漸有了固定的合作商,效益也年年攀升。2013年,該廠的產值突破 100 萬元。
2013年7月,年輕有為、肯鉆研善學習、懂技術、會經營的阮美銀,自告奮勇當上了幸福工程致富帶頭人。洋中鎮計生協會為她提供5萬元幸福工程幫扶資金,確定由她帶動其他11位貧困母親脫貧致富,并將這11位貧困母親每人1萬元的幸福工程款作為股本注入服裝廠,每年定期分紅。
心懷感恩的阮美銀將美翔服裝廠作為“貧困母親創業基地”,采取“大戶帶小戶,小戶帶弱戶(貧困戶),全村共致富”的舉措,按照結對幫扶協議,連續5年帶領80多位“無資金、無項目、無技術、無擔保、無職業”的貧困母親投資入股、進廠務工、按勞取酬、共享分紅,受助母親月收入4000多元、入股分紅款1000元、節日慰問金不低于300元、年終獎金不低于1000元,實現“薪金+股金+慰問金+獎金”四金收入。如今阮美銀的廠房面積已達1100平方米,并在老家和城關都開辦了分廠,輻射帶動周邊4個村莊100多戶計生家庭從事服裝加工生產,幫帶多個小作坊共致富。
“我希望在服裝廠這個幫扶基地,姐妹們都能感到家一般的溫暖!”她組織廠里的“娘子軍”積極參加計生協會“母親節”、“5.29”慶典活動、文化技能培訓等;每逢“三·八”節、“五·一”節及傳統節日,她都拿錢出來讓工人們停工半天慶祝一下。她還為計生母親自主創業提供生產和經營服務,促進她們脫貧致富。
余二欽是二女計生母親,今年38歲,曾作為阮美銀的幫扶對象在美翔服裝廠工作兩年,如今自己也在蕉城區開起了服裝廠。談起在服裝廠的經歷,她十分感慨地說,2013年按照鎮計生協會的建議,拿著1萬元幸福工程款入股阮美銀的服裝廠,并進廠務工。上班第一天,她就拿到了1000元股息,之后憑借勤勞的雙手和阮美銀的幫帶,不但賺到了工資,還學到了縫紉技術,也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去年在計生協會的幫助下,也辦起了服裝廠,同樣有10多位貧困母親在廠里工作,她現在也是一名致富帶頭人了!
在計生協會的幫助下,阮美銀不但擺脫了貧窮,還幫助村里的計生貧困戶走出困境,如車禍喪偶的黃細花、丈夫癱瘓的馬冬枝、單親媽媽阮花彬、重病媽媽鐘麗等傷殘病災特困母親,她免費提供縫紉機、免費送取貨,貧困母親只需在規定時間里交貨就可以了,靈活的工作模式吸收了更多無業計生戶就業,也支持了更多貧困母親自主創業。“我的愿望就是要擴建廠房、增添設備、擴大規模,讓更多的貧困母親共同致富……”面對未來,阮美銀充滿希望。


圖/文:寧德市蕉城區計生協會黃曉霞 編輯:國內項目部
2019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