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東山縣位于福建省東南端,是全國第六、福建省第二大海島縣,共設有兩區七鎮,61個行政村和16個居委會,總面積248.34平方公里,總人口21.71萬人。全縣共有計生協會組織93個,建立協會小組570個,發展計生協會會員21596人,東山縣計生協會先后被省、計生協會評為“四聯創”先進單位,榮獲全國計生協會工作先進單位。
東山縣于2004年9月啟動幸福工程項目, 13年來共開展9輪救助活動,累計滾動投入資金 1389.6 萬元,救助計生貧困母親1755(人)戶,惠及人口6708人(次),項目資金到期還款率100%,脫貧率達到90%以上。近幾年來在東山縣委、縣政府及上級計生協會領導重視支持下,東山縣在基金籌集、模式運作、項目管理等方面不斷創新健全機制,整體工作呈現健康有序的良性發展態勢,成為東山造福計生貧困母親家庭的一個重要的民生項目,先后榮獲福建省“縣級自籌百萬幸福工程資金獎”和“幸福工程工作先進單位”。
二、主要做法
幸福工程從性質及宗旨上講,是一項以救助貧困母親為使命的社會公益事業,使命崇高而神圣。幾年來我縣牢記宗旨理念, 圍繞“三治”,堅持“實效”,創新思路,創新管理,創新成效,打造品牌,在做法上有以下三方面的特點:
1、堅持不懈做好資金籌集。2004年至今,我縣共籌集幸福工程項目資金 349.81 萬元, 資金組成其中省配套15萬元,市轉移支持10萬元,縣財政配套15萬元,其他資金由本縣通過2004年、2005年發動全縣干部職工及企業愛心人士捐款共43.5萬元,在2007年建立社會撫養費15%撥入幸福工程項目基金長效機制至今共籌集 261.2 萬元??鄢L險備用金及工作經費,目前全縣可用于幸福工程借款資金298.44萬元。
2、圍繞“三治”不斷增進工作實效。
在“治窮”方面主要是我縣推廣基地計生貧困母親形式。做好幸福工程,應以計生貧困母親作為救助對象為根本,但是從實際看,計生貧困母親客觀上存在發展既無項目又無資金的及項目基金投入的風險性現實困難,如何使貧困的計生家庭能夠得到救助和扶持,一直成為我縣進一步拓展幸福工程救助成效積極探索解決的課題。在多年的實踐中,立足救助效果,引導、鼓勵以經濟能人項目掛鉤計生貧困母親為主的救助模式是一個較好的模式。其通過掛鉤化解資金風險,充分利用工廠、公司、能人等在資金、技術、市場信息以及經營等方面的優勢,通過利息分紅、特別是解決就業增進脫貧;同時近幾年我們也進一步拓寬救助模式,拓展基地、經濟能人幫助計生貧困母親家庭就業、創業支持等方法增進脫貧,通過推動建立政府、部門、社會多方支持共同參與的救助措施來增進脫貧,使貧困的計生家庭能夠得到救助和扶持。據統計,我縣近10年幸福工程項目基地累計滾動投入救助資金近400萬元,共幫扶計生貧困母親700多戶(人次),項目基地到期還款率達到100%,共為計生貧困母親增加收入1000多萬元。
東沈海苔加工廠是現東山縣海弘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公司經理沈勇坤是獨生子女戶。在學習外地經驗基礎上,2007年我縣為15戶“兩無”的貧困母親找到一個“婆家”—— 東沈海苔加工廠基地作為協作救助單位。每位貧困母親除每月領取工資外,年終進行分紅,實現被救助的計生貧困母親“勞務收入,年終分工,不承擔還款風險”,2007年以來的6年多,該公司從一個海苔加工廠發展成為一個公司,規模不斷擴大,離不開幸福工程資金的大力支持,同時6年多來,該公司共安置100多人次計生貧困母親就業,工資水平不斷提高,現每人每月近2000元左右,救助成果顯著,被救助的貧困母親85%以上都已擺脫貧困,有部分已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同時且利用節假日組織員工座談,宣傳以人為本,男女平等新觀念,倡導新型生育文化,形成關愛女孩,關心婦女的良好社會風尚,得到了員工的好評,并增強了企業凝聚力。
林彩妹、林惜華是白埕村計生貧困母親,現在東山縣幸福工程項目基地海涵食品公司務工(原是白埕村海藻加工廠),她們說“針對我家庭的經濟較困難狀況,村計生協會以及企業老板主動上門動員到基地就業,我們有幸成為救助對象,多年來,我同其他的貧困母親一樣,以廠為家勤奮勞動,脫貧致富,基地的老板非常關心我們這些貧困母親掛鉤戶,在工資上給予一定的優惠,同時通過各種渠道增加我們的收入,同時也非常注重我們的業務素質的培養,提高我們各方面的素質,在廠里我們也積極勞動,向企業老板建言獻策,幫助尋找貨源,加班加點,近兩年來企業效益總體較好”。白埕村海藻加工廠主要烘干海帶及海青菜,屬于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且生產工人多為女工,在幸福工程項目基金支持下,目前規模不斷擴大,做大做強成立了公司。
實踐證明,創辦幸福工程項目基地可以借助社會力量,憑借基地、企業、致富能人等在資金、技術、市場信息以及經營等方面的優勢,幫助計生貧困母親學到技術,做到治窮、治愚并舉,使救助工作更具成效。幸福工程項目基地致富不忘回報社會,已成為東山縣各級計生協會推動救助計生貧困母親事業重要陣地,同時通過此載體促進幸福工程、黨政部門、社會力量、計生貧困母親四方互動,從而有效促進了幸福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
在“治愚”方面,我縣各級協會在幫扶計生貧困母親中,主動積極為受助計生貧困母親選項目、送技術、促經營、求效益上提供更多的服務,主要加強與農業、科技、水產產等部門的合作,組織開展培訓,提供技術、信息等支持。
在“治病方面”方面,縣計生協會多年來與東山生殖醫學門診部合作,與縣人口計生局、縣計生服務指導站聯動,在“5.29”、“世界人口日”等重大節日組織開展幸福工程受助戶計生貧困母親身體健康免費檢查、優惠治療活動。
3、不斷強化完善項目運作的機制體制。我縣在項目管理上認真落實省、市計生協會、項目辦《關于開展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活動實施意見》的要求規范幸福工程的救助條件、救助程序和資金管理。一是嚴格扶助對象的條件和程序。在落實救助對象條件時,嚴格按“五個條件、五不救助”要求認真核查,做到“兩個清楚,一個公開”把好對象關。兩個清楚:①救助對象家庭情況必須清楚,確保救助對象符合條件;②救助對象借款擔保人情況必須清楚,確保資金按時回收滾動有保障;一個公開:各項目村(社區)應將確定的救助對象名單、資助金額和發展項目在公開欄列榜公布一星期,征求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增強救助工作透明度。在基地審核方面,縣幸福工程項目辦確立了嚴格條件:①項目實施基地法人代表必須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有較好的經營項目(主要是女工較多),有良好的社會信譽;②創辦的項目基地必須得到當地村(社區)兩委及鎮項目辦的審查通過;③基地必須愿意掛鉤幫扶貧困母親脫貧致富;④項目基地必須經縣、鎮項目辦綜合評估認定,并嚴格履行有關救助程序、救助手續,特別是成效評估。二是在強化項目救助評估手續上求實效。縣項目部對以前有關手續做調整(試行期1年),減少的手續立足于整合,原則上沒有改變。增加手續主要加強對幸福工程救助戶項目特別是基地活動成效的評估,重點有幸福工程項目單位平時扶助貧困母親工作記錄表、項目基地掛鉤計生貧困母親幫扶成效評估表、貧困母親“三治”成效評估表以及村(社區)計生協會重點負責救助對象的審核公示及管理服務工作(在對象審核上增加村社區計生協會意見)。此舉在于進一步健全建立我縣幸福工程成效評估機制,促進基層把工作目標集中到抓好幸福工程成效上,評估成效將作為下一輪資金安排的主要依據。縣計生協會堅持結合“四聯創”加強對各項目鎮、村(社區)幸福工程救助工作的檢查、指導和管理工作。堅持每半年開展一次全面督查活動,切實加強創新救助模式的研究及建立成效督查評估機制等措施,重點抓好項目成效的督促檢查指導評估工作,通過評估檢驗幫扶工作成效,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改進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幫扶工作效益。三是進一步加強幸福工程工作隊伍建設。在幸福工程管理上,縣計生協會進一步細化明確各級管理權責,主要負責全縣幸福工程項目款項的統籌規劃和成效督查;鎮級計生協會具體負責貧困母親救助款審核及管理服務工作;村(社區)計生協會重點負責救助對象的審核公示及管理服務工作。做到工作重心下移,權責主體明確,同時每個鎮都有一個具體工作人員,做到專人負責,促進各項工作的到位;建立救助貧困母親掛鉤幫扶工作機制。將救助對象納入鎮、村(社區)干部、協會女組長掛鉤扶助對象,確保跟蹤服務到位,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四是進一步加強資金集中運作。近年我縣逐步改變以往救助資金比較分散情況,采取集中發放,并逐步過渡到保持一鎮一期,救助時間相對固定,以利于資金管理及發揮規模效應,減輕基層工作量。同時根據省、市提出的可適當提高標準的精神,也根據各鎮一直要求增加救助額度的要求,縣協會先后召開2次會議研究,將每戶借款額度提高到20000元,以增強救助效果,同時對項目基地借款額度進行研究,原則上按貧困母親就業人數控制在20萬元以內。。五是注重典型培育及工作信息報送。今年要求各鎮每輪救助活動至少有2篇典型及開展宣傳報道,上報情況列入年終考核內容。
三、存在的問題及努力方向
我縣實施幸福工程工作13年來,做了不少工作,但距離上級領導的要求還有差距,主要存在的問題: 1、隨著目前各級紀檢監察部門追責力度的加大,對于不是普惠政策的幸福工程,從風險的角度,鎮、村(社區)都會選擇推薦有還款能力的對象,而這些對象有的并不困難,如何平衡救助困難家庭對象選擇及資金風險各基層存在迷茫,一不小心就會被追責,從事此項工作的人員普遍難以接受,由于資金少、手續繁瑣(協會、村、鎮、縣四級層層審核)、辦理時間較長,成效不明顯,基層對救助活動熱情度不高。2、計生協會工作人員少,鎮級計生協會工作人員一直是身兼多職,工作繁雜,存在工作簡單,部分工作難以到位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各級黨政和部門重視是做好 “幸福工程”工作的首要前提。幸福工程工作要做好,從對象選擇到幫扶成效涉及工作方方面面,如果靠計生協會幾個人的努力是不夠的。要將幸福工程融入加強人口計生工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開展“生育關懷行動”的大局,并與計生“三結合”、計生協會“四聯創”活動相結合,確實做到為計生貧困母親治窮、治病、治愚。作為縣計生協會應該在這方面做好更多的協調工作,同時要注重多種形式的宣傳,繼續在全縣范圍內廣泛深入宣傳幸福工程的宗旨,展示幸福工程的成果,不斷擴大幸福工程的影響力,為幸福工程順利實施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2、要堅持以推進救助實效為核心,是實施好“幸福工程”項目的關鍵所在。幸福工程項目的運作質量、管理水平、管理方式的不斷創新完善,直接反映了幸福工程工作水平。要不斷加強項目運營評估,總結經驗不斷推進工作開展;經常深入受助戶和協作單位進行訪視,了解生產、生活情況,及時幫助解決運作中出現的新問題,不斷提高為計生貧困母親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要加強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不斷增強他們的愛心、恒心、責任心和奉獻精神。
三是不斷推進管理和效率創新,是幸福工程持續健康良性發展的重要保證。要進一步完善幸福工程工作制度和管理體系,落實責任,著手建立各級責任人掛鉤扶貧戶的機制,發揮他們對幫扶戶生產情況和脫貧思路有比較深入了解,選準幫扶項目,用好幫扶資金,推動了幸福工程健康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