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管理機制的有效運行,是保證幸福工程健康發展的根本所在,也是打造幸福工程優秀公益品牌的基礎。2016年,蕉城區堅持“抓管理、破難點、建機制、促提升”的工作方法,在精細管理項目、創新救助方式、優化評估制度的同時,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搭建服務平臺,拓展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手段,從宣傳發動、資金籌集、幫扶模式、服務管理、工作制度、監督評估等方面采取新舉措,并從“治愚、治病”上尋求更加精準的服務方式及途徑,穩步提升幸福工程管理服務水平。
一、領導重視,組織健全
蕉城區成立區、鄉兩級幸福工程項目領導小組,全面指導幫扶項目的考察論證、幫扶對象的篩選、幫扶資金的籌措、發放及巡回督導和期終評估等工作,并將幸福工程工作列入計生年終考核內容,與計生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評,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同時建立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有關問題,共同推動項目順利開展。
二、嚴格程序,規范運作
2016年,蕉城區全面修訂完善《幸福工程運作規范化表樣》,建立完善項目申報、資金配套、資金使用、檔案管理、培訓交流、監管評估、工作考評等制度,保證項目運作有章可循,并在宣傳發動、資金籌集、幫扶模式、服務管理、工作制度、監督評估等方面求突破;嚴把經濟擔保關,因地因戶制宜采用干部擔保、多戶聯保、村干擔保等行之有效的擔保形式,并實行層層簽訂借款協議書,落實經濟擔保責任,逐步形成摸底、審核、審批、發放、服務、收款一條龍的規范運作程序。
三、管好資金,防微杜漸
蕉城區幸福工程資金專設賬戶專款專用,鄉級設立專用科目專項管理,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按照救助條件選擇幫扶對象并張榜公示;并根據資金總量、幫扶人數和項目規模來確定幫扶額度和周期,堅持脫貧優先,兼顧致富奔小康;堅持實行“兩個提前”,即項目資金發放提前一個月做好調查摸底工作,項目資金到期時提前一個月發出還款通知書,縮短資金閑置時段,使收、放時間緊密銜接,確保還款率和滾動率“兩個百分百”。
四、強化檔案,建立共享。
蕉城區建立標準化、制度化的項目檔案,一戶一檔(含受助對象申請表、協議書、身份證復印件、擔保證明、跟蹤服務記錄等),受助戶花名冊和報表完整規范,健全的檔案資料,為適時跟蹤管理帶來便利;全面啟用幸福工程信息管理系統,及時錄入受助母親信息、及時上傳數據,手工報表與軟件報表完全一致,實現數據無縫對接,形成全國、省、市、縣四級幸福工程軟件網絡管理體系。
五、做好評估,及時把握。
蕉城區堅持完善評估機制,嚴把救助效果“評估關”,項目期終各項目點通過談、查、看、問,詳細了解受助戶生產、生活發生的變化,治窮、治愚、治病活動取得的實效,開展三項專題分析:即各戶經營成果分析,各產業效益分析和動態對比分析,同時對項目工作者的服務能力、服務質量等逐一進行評估。2016年評估結果顯示:“蕉城區幸福工程項目幫扶受助戶家庭人均純增收12747元,共產生經濟效益279.15萬元,幫扶資金收益率69.55%,幫扶資金收入貢獻率19.18%。”區計生協會根據項目評估結果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對策,改進方法,進一步調整幫扶方式、完善體制機制、強化項目管理、規范運作程序,使項目更趨于合理。
蕉城區幸福工程設立前有調查選項,運作中有跟蹤服務,終期結束有項目評估,形成到期受助戶經濟效益評估一戶一表常規制度和每年固定的終期報告制度,全區幸福工程項目呈現工作扎實、運作規范、管理有序、幫扶有效的良好態勢,幫扶工作步入規范化運作和管理的軌道。(黃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