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李通女,知道她的縣、鎮、村干部贊賞有加:“幾年來,該同志通過自身的努力,勤勞致富,脫貧后更是不忘黨的計生好政策,自愿甘當計生義務宣傳員,積極參與計生工作的宣傳和服務工作,堪稱新時期計生戶的楷模”。
“現在國家政策好”是李通女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做為徑口村生育二女的母親,李通女曾經徘徊過,受公婆擠兌過,但經過村兩委和村計生協會多次的談心,講情、講法、講理、講政策,深明大義的她毅然說服丈夫公婆,于2002年主動落實了二女扎手術。回顧自己成為二女戶的歷史,李通女感慨萬千,她說:“我有今天的幸福日子,應該感謝各級黨和政府的關心,感謝幸福工程”。2002年,丈夫彭石成跑運輸發生了車禍受重傷,上有老下有小,給家庭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難,當時她壓力很大,對人生產生了悲觀的情緒。村兩委、計生協會主動上門關心慰問,村主要領導主動到交警部門理順的有關事故理賠事宜,同時在經濟上、生活上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村計生協會女組長主動上門幫助帶孩子、料理家務、做思想工作等。組織上的關心、周圍姐妹們熱情的幫助,使她燃起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2004年我縣開展幸福工程救助計生貧困母親工作,村兩委會和計生協會把她列為幸福工程救助對象,給予5000元救助款,村兩委同時撥給她0.5畝的土地,一并投入幸福工程協作單位(徑口村城市苗木綠化基地),進行參股即基地+貧困母親,并與基地法人簽訂協議:一是安排她本人參與苗木基地勞動、管理,每月收入不低于480元;二是年終根據基地效益高低給予一定分紅;三是投入款項由老板按期償還,創造了勞動收入,年終分紅,不承擔還款風險的救助模式。三年多來,她在基地的收入1萬多元,丈夫彭石成車禍治愈后,現也購買了一輛摩托車載客。近幾年來,通過辛勤的勞動,家庭人均收入從幫扶前的1800元增加到5000多元,走上脫貧的道路。同時,鎮村項目辦認真做好服務工作,既給資金項目幫助發展經濟,又通過各種渠道開展生產技術培訓,現在李通女已是村苗木基地的一名管理員和技術員。她逢人就說:“這一切的一切都應感謝黨和政府對二女戶的關心和幫助,現在的計生政策好,我們一定要響應黨的號召,做計劃生育工作的帶頭人。”
幾年來,李通女甘當計生義務宣傳員,積極宣傳黨的計生好政策,她以自己的言行努力實踐“生男生女一個樣,女人也是半邊天”的道理。其婆婆對我們說:“李通女是一個賢媳婦,幾年來家庭的發展離不開她”。在家里,李通女認真料理好家務,把一個家庭收拾得井井有條,對兩個女兒認真撫養,供她們上學,大女兒14歲,在校讀書成績好,小女兒現在7歲,在幼兒園表現優秀,在做好家務的基礎上,李通女積極參加村創辦的苗木基地建設,20畝的基地現在已種植近1萬棵的苗木,由于她積極肯干,基地的老板對她也是十分的肯定,日常的管理由她負責,并教給她很多管理的技術。
面對部份村民重男輕女思想觀念,李通女常用自身的體會對她們進行宣傳說服。如該村村民林慧英已生了一個女孩,她家人都想生個男孩“傳宗接代”。但結果林慧英卻又生個女孩,全家人很不高興,李通女知曉后,主動上門宣傳國家有關計生二女戶優扶政策和自己的實際進行現身說教,終于用情感打動了林慧英家人,全家人終于言歸于好,林慧英也主動地落實了結育措施。
為計生對象排憂解難,使她們有事做、有錢用,是李通女的心愿。針對本村農閑時節,部分計生對象無事可做,李通女記在心上,廣泛收集廠家招工信息,向廣大計生對象傳達,先后介紹本村共12位家庭經濟較貧困計生戶對象到廠家務工,每人每月收入近900元,經過她的努力,增加了計生對象的經濟收入,使她們實現脫貧。她始終牢記黨的計生政策就是要我們少生優生發展生產,走勤勞共同致富的道路,決心幫助其他計生貧困母親盡快脫貧來回報社會。李通女的先進事跡得到省市組委會的重視,并授予李通女幸福工程母親獎。
(福建省東山縣幸福工程項目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