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鎮金里村第7組戴景秀是二女戶戴瑞川的大女兒,初中畢業后在家務農,2003年招入丈夫洪百發,已有一個3歲女兒。
金里村是個人多地少的平原地區,僅靠幾畝地搞種植業很難致富。戴景秀是個肯動腦筋的聰明人,她看到本村很多人在搞食用菌業,經濟效益也不錯,但這只是季節性的收入,大部分時間仍無事做。她想,金里村在縣城周邊,交通便捷,加上幾年來豬價看漲,搞養豬業是個好門路。2004年她家在村邊建了4間豬舍,養豬60頭,純收15000元。
初試養豬既償到甜頭,又學到飼養技術和經驗,戴景秀與丈夫商量決定再建豬舍,擴大飼養規模。丈夫洪百發是個勤勞正直的小伙子,對妻子恩愛有加,言聽計從,也想要好好打拼,振興家業。2005年初,她們向信用社貸款9.5萬元,向朋友借款4萬元,加上自己積累共15萬元,新建一座41間豬舍和一間管理房。這一年鎮村從幸福工程項目款給予資助3000元,用于購買豬苗。夫妻倆日夜在豬場精心管理,飼料店定期供應飼料,鎮計生協會還聯系獸醫站技術人員不定期到豬場指導、傳授防疫知識。這一年出欄肥豬170多頭,繁育母豬27頭,純收近3萬元,還貸款2萬元。
2006年8月,鎮村計生協會幫助她家辦理3000元貼息貸款,用于在豬舍圍墻外挖一個3畝水面魚池,利用豬糞養魚,搞立體養殖,增加收入。這年養豬400頭,純收近8萬元,養魚收入15000元,終于還清了全部貸款和部分借款。2007年,鎮、村考慮到戴景秀夫婦有打拼創業精神,敢于搞較大規模的養豬業,發展前景好,又守信還款,再次資助她家3000元幸福工程項目款,用于養豬資金周轉。夫妻堅持在豬場精心飼養,科學管理,加上豬價看漲,這一年共出欄肥豬434頭,純收入21.5萬元,除還清全部借款外,還盈余18萬元,成為當地養豬致富大戶。
戴景秀養豬致富后,不忘回報社會,不忘幫助其他計生困難戶,她家飼養的 27頭母豬所生的豬苗,除了自養外,還提供98頭豬苗給3戶計生困難戶發展,待出售大豬后再歸還豬苗款。 2007年,戴景秀被省計生協會、幸福工程組委會授予“幸福母親”光榮稱號,并代表長泰縣出席全省表彰大會。
(福建省長泰縣武安鎮計生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