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王會卿,1990年出生,來安縣半塔鎮羅莊村羅莊組村民,2011年3月與羅莊村羅莊組村民劉杰成婚, 2014年2月,夫妻二人的女兒出生,因小孩較小,現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目前主要在家帶小孩;丈夫劉杰目前在南京打工,由于家中小孩需要照顧,經常回家,屬于早出晚歸。
由于是90后,王會卿的身上有著90后特有的性質,愛玩、愛鬧、愛美,這也是每個女孩的天性。但是自從做了母親以后,這些都漸漸離她遠去,她的眼里只有家庭、孩子,每天如何帶好小孩
是她最主要的工作,丈夫雖然經常回來,但看著丈夫黝黑的臉龐和瘦弱的身軀,王會卿的心頭總是沉甸甸的,她渴望為這個家庭付出自己的一切,渴望為自己的丈夫分擔生活的重擔,但是她卻找不到途徑,這讓她每天都生活在苦惱中,而就在2015年初,她看到了政府的宣傳標語,了解了幸福工程項目,她明白這是她涅槃重生的機會,她找到了村里申請加入這個溫暖人心的項目,村里了解了她的情況后,積極上報,終于讓她如愿以償。
王會卿的家里本來就有四五畝的葡萄,但是一直沒有什么起色,只是自己摸索著種植,看別人怎么做就跟著做,效益一直不好,2015年王會卿被列為第一批幸福工程扶助對象后,鎮、村計生協積極協調幫助她改變種植模式,利用扶助款改良品種,搭建雨棚,現在她家主要種植品種為夏黑,另有少量高妻。
今年的雨水較多,許多葡萄種植戶的葡萄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響,王會卿家的也有部分受到了病蟲害的影響,得知這一情況后,鎮計生協邀請縣農業部門的專家來到田間親自指導施藥除蟲。將這些扶助對象的損失盡量減少。
經過努力,今年王會卿家的葡萄還是豐收了,品質也比往年要好,但又一個難題擺在了她的面前,銷售永遠都是種植戶的難題,往年她家的葡萄一般在羅莊本地街道批發銷售,每年葡萄銷售收入只有一萬多,賣不上價。今年,由半塔鎮政府主導形成了黃郢橋葡萄交易市場,保證了這些農戶的收益。王會卿家的葡萄終于實現了豐收又豐產。
通過跟王會卿的交談,王會卿告訴筆者,如果不是幸福工程,她還生活在迷茫中,找不到出路,現在她終于看到了生活最美好的一面,她對未來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