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7月3日下午,中央國家機關(中國人民銀行)干部職工及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一行來到陜西省志丹縣順寧鄉和雙河鄉,考察幸福工程原設項目點和擬建項目點,入戶慰問四位貧困母親并送上慰問金每戶一千元。
此行慰問的第一位母親叫雷海園,是一位聾啞人,有兩個女兒,丈夫任美紅背部殘疾,小女兒失學在家,靠2個大棚維持生計。2013年夏季,延安地區普降暴雨,雷海園家受災嚴重,窯洞被沖毀,他們家花光了所有積蓄,才建成四間平板房。經政府補助3萬元后,還虧欠5萬元,望著家中空空如也的情境,言語殘疾的她,心里涌起了更多的渴望。她想像正常人一樣靠勞動致富,還清債務,讓孩子安心讀書,讓全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任美紅想到了擴建大棚,可是,擴建大棚需要3萬元啊,去哪里找到這么多錢呢?幸好,在此時,幸福工程及時送來了善款,她將可以再建2個大棚,種甜瓜、種草莓、種西紅柿,預計年收入4萬元。屆時他們家將還清欠款,購置新家具,想到這里,雷海園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無盡憧憬。

收到慰問款

到蔬菜大棚看一看

大棚里的西紅柿長勢喜人

碩果累累
入戶慰問的第二位母親叫米彥群,有兩個女兒。丈夫金海宏十年前因車禍癱瘓在床,不僅失去了勞動能力,還因看病還欠下了10多萬元的債務。然而,好強的她不甘落后于人,她用1200元的計生獎勵扶助資金買進雞仔,經過苦心經營,建立起了雞舍,到現在已經有了2000只雞,年收入3萬元,還清了債務,供大女兒上大學、小女兒讀高中。逐漸走出貧困的她有了更多的愿望,她又相繼蓋起了大棚,建了豬舍,買進5頭豬仔,朝著發家致富的道路堅定的邁進。致富不忘鄉親是這位母親的可貴之處,她希望通過自己和鄉親們的努力達到共同致富,將充分利用幸福工程善款,和同村殘疾人之家的姐妹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使自己的養雞規模達到4000只,年收入約7萬元,并帶動同村殘疾人之家建成“幸福之家”。

王金波副司長、葛振江副秘書長看望米彥群常年癱瘓臥床的丈夫

張明艷副局長送上慰問款
燕小女是我們入戶的第三位貧困母親,一級殘疾,因智力缺失,導致生活無法自理。她的丈夫從小得小兒麻痹,后因先天性心臟病去世,兩人育有一女叫劉盼盼,因遺傳導致智力殘疾。她與年邁且有病的公婆一起生活,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2007年,幸福工程資助7000元,靠鄰里幫助,建成蘋果園3畝,2010年又建幼園3畝,目前已陸續進入盛果期,年收入達2萬元,這6畝果園,就是她后半生經濟的來源、養老的保障。

碩果累累的蘋果園

王金波副司長送上中央國家機關干部職工的愛心款
第四戶母親叫劉金英,一級殘疾,雙腿無法正常行走,常年依靠雙拐,沒有勞動能力;丈夫劉長銀,現年52歲,患有白內障,兩人育有一女劉媛媛,現年28歲,其丈夫王東是上門女婿,也只生育了一個女孩,屬于兩代單傳女。由于劉長銀夫婦是殘疾人,沒有勞動能力,導致生活非常困難,生活的擔子都壓在了獨生女兒劉媛媛夫婦肩上,在新農村建設中,他們家修建了4間平房,欠債5萬多元。全家人省吃儉用,女婿外出打工,女兒在家務農,目前已經還了4萬元債務。為了使劉金英一家早日走出貧困,幸福工程將伸出救助之手幫助他建成蘋果園7畝。

說到在城里念書一個月只能見一次的女兒,劉媛媛流下了眼淚

拿到慰問款的劉媛媛開心的直擦眼淚

請遠方來的客人嘗嘗我們自家曬的杏干
志丹縣的探訪,行色匆匆,四位母親,有著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有著不一樣的曲折故事,但是相同的是,她們都依靠著勤勞的雙手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成為了生命的強者,她們都與幸福工程有著一期一會的約定與共同成長。
從她們身上看到了幸福工程的價值與意義所在,愿幸福工程能夠惠及更多貧困母親,幫助更多家庭!
文/圖 董潔 | 編輯/李士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