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
Information Disclosure信息披露
Information Disclosure一、項目名稱
育齡婦女宮頸癌防治行動
二、開發(fā)背景
宮頸癌是常見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居第二位,死亡率高達11.30%。目前,我國宮頸癌患者約40萬人,每年新發(fā)13.15萬例,發(fā)病率每年遞增2%-3%呈上升趨勢。宮頸癌發(fā)病率正在呈年輕化趨勢發(fā)展。女性健康是至關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關注女性健康就是關注家庭幸福。
開展“育齡婦女宮頸癌防治行動”旨在動員社會資源,通過健康教育和采用適宜技術,提高亞健康人群、特別是貧困地區(qū)育齡婦女的健康水平,創(chuàng)建幸福家庭,構建和諧社會。
三、運作方式
(一)建立基金
由北京視仁廣告有限公司捐資、社會募集及相關企業(yè)定向支持。
(二)工作目標
1.開展宮頸癌防止的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廣大育齡婦女生殖健康意識,提高對宮頸癌的認識,幫助和引導廣大婦女尤其是農村、社區(qū)貧困婦女掌握生殖健康衛(wèi)生知識,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開展宮頸癌普查工作,及早發(fā)現婦科病患者,及早確診病發(fā)部位及性質,及早治療降低癌癥病變率,起到減少、控制癌癥發(fā)生的一級預防作用。資助經檢測確診為宮頸癌的患者,幫助并督促其盡早治療,降低地區(qū)宮頸癌癥死亡率。
3.開展婦科技能培訓,發(fā)揮地方醫(yī)務人員的積極性,提高生殖健康服務水平;資助基層計生服務站和醫(yī)療機構的醫(yī)療裝備能力,項目結束后,留下器械和不走的技術隊伍。
(三)基本內容
1.開展宮頸癌防治宣傳教育
根據項目點的文化背景和群眾需求,以社區(qū)、鄉(xiāng)鎮(zhèn)為基礎,以育齡婦女為中心,以宮頸癌防治為重點,組織計生、衛(wèi)生醫(yī)務工作者在社區(qū)、街道、鄉(xiāng)鎮(zhèn)醫(yī)院開展育齡婦女宮頸癌防治健康知識講座,通過海報、宣傳單、書籍、光盤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利用計生宣傳欄、地方媒體,依托計生服務網絡開展大型宮頸癌防治宣傳活動。
2. 加強技術服務網絡建設
資助基層計生服務站和醫(yī)療機構的醫(yī)療裝備能力,加強技能培訓,發(fā)揮地方醫(yī)務人員的積極性,提高技術水平、服務能力和工作效率,引進適宜技術,鼓勵技術人員結合現有資源,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服務的可及性和及時率。
3.推行生殖健康優(yōu)質服務
配合計生“三查”,完成婦女疾病檢查,針對乳腺增生、乳腺癌、子宮肌瘤、宮頸糜爛、宮頸癌等疾病開展普查工作。經檢測確診為宮頸癌的患者,資助并督促其積極參加治療,降低宮頸癌死亡率。通過規(guī)范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建立起高效、嚴謹的工作秩序和技術質量的保證體系。
4.資助督促患者盡早治療
建立定點合作機構,健全定點合作機構的治療反饋機制,經檢測確診為宮頸癌的患者資助人民幣1000元用于治療,患者可根據就近、自愿、自選的原則就診于定點合作機構。確保療效,降低我國育齡婦女宮頸癌病變的死亡率。
5.建立育齡婦女生殖健康檔案
建立育齡婦女宮頸癌防治檔案,詳細填寫普查登記表,錄入數據庫形成檔案。建立隨訪、回訪機制,及時更新數據庫,確保信息的時效性、動態(tài)管理。完善育齡婦女宮頸癌防治檔案管理辦法,確保信息的保密性,保護患者隱私權。
(四)普查對象
城鎮(zhèn)、農村25-60歲已婚育齡婦女(孕期、經期、產褥期婦女除外)。
(五)組織機構
育齡婦女宮頸癌防治行動普查工作領導小組。由項目開展地縣(市、區(qū))人民政府、衛(wèi)生局、計生局、婦聯(lián)主席相關領導及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健康援助基金副主任等共同組成,負責項目的監(jiān)督、審查、指導等工作。
(六)申報程序
1.縣(市、區(qū))人民政府、相關單位提交“育齡婦女宮頸癌防治行動”普查資助申請。
2.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簽署意見。
3.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審批復函。
4.與縣(市、區(qū))人民政府、相關單位簽訂資助協(xié)議。
(七)工作程序
1.申請批復后,簽訂資助協(xié)議;
2.確立普查方案,成立普查工作領導小組;
3.召開項目動員大會暨項目啟動儀式,新聞報道;
4.張貼、分發(fā)宣傳品,開展當地醫(yī)生普查技能培訓;
5.有組織地開始普查工作,普查數據當日統(tǒng)計及時建檔
6.普查結束,召開總結表彰大會,資助宮頸癌患者,新聞報道;
7.提交普查工作總結報告。
四、開展情況
自2009年6月以來,已在山西省忻州市啟動了九期“育齡婦女宮頸癌防治行動” 宣傳防治和普查工作,投入資金2,315,843元,忻州市的五寨、保德、岢嵐、河曲、偏關、神池、寧武、靜樂、定襄等九縣的育齡婦女先后受益。邀請北京、太原等地的知名婦科醫(yī)生參與到公益項目中來,深入到鄉(xiāng)村為育齡婦女進行疾病解析和檢查。三年來,醫(yī)生們不畏嚴寒酷暑,志愿服務時間超過44,000小時,受到了各級政府和百姓的高度贊揚!為了切實做好普查工作,讓廣大群眾充分了解普查的意義,共發(fā)放宣傳單25萬余份、免費普查卡10萬余張。當地政府和計生委、衛(wèi)生局都積極開展宣傳活動,利用媒體、電視、橫幅、短信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使“育齡婦女宮頸癌防治行動”工作更加深入人心?!渡轿魅請蟆贰⑿弥菔杏嬌W站、《忻州日報》、山西省計生委網站、保德人口網,定襄人口網等多家媒體進行報道。
五、取得成果
自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忻州九個縣域共有適齡育齡婦女33000余人參加普查,檢查出宮頸疾病、乳腺疾病等婦科疾病15000余例;早期宮頸癌患者17例,得到了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發(fā)放的公益救助金,其中部分婦女得到了及時、有效的治療,延續(xù)和挽救了癌癥患者的生命。廣大育齡婦女積極踴躍的參加普查,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和當地政府、計生、衛(wèi)生的有效配合,對人民群眾的愛護和關心,體現了公益事業(y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作用。本項目活動目的是督促患者盡早治療,起到減少、控制癌癥發(fā)生的一級預防作用,通過三年期間的實踐,通過實地有效的基層普查工作,確實起到了預期的效果。
在實施項目過程中,還請婦科專家對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縣醫(yī)院、縣婦保院的醫(yī)生進行培訓;項目結束后,共捐贈價值90余萬元的彩色紅外線乳腺透視儀、陰式B超、便攜式電子陰道鏡、高級工作站式臭氧治療儀十九臺(套),提高了當地的醫(yī)療服務能力。在普查過程中還幫助當地建立育齡婦女生殖健康電子檔案,為人口計生部門今后的普查等工作打下堅實而先進的基礎。通過三年的普查,項目當地留下了不走的普查人員、普查技術和設備,提升了當地計生服務機構的服務水平,深受群眾的歡迎和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