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虎貝鄉下樓湖蘭里村幸福工程脫貧母親李枝英的奮斗史
“每個人都有夢,有夢就有希望,我也有自己的夢,我的夢想是能夠讓家人過上幸福生活,辦好我的養豬廠,成就更多人的幸福生活!”李枝英激動地說。
李枝英是下樓湖蘭里村貧困戶,從小喪父,6歲時抱養給伯伯為女,婚后全家7口人(公婆與她同住)擠在一座破舊的祖屋里,家里連一件象樣的家具都沒有,兩位年老多病的老人,兩個嗷嗷待哺的幼女,所有的經濟來源主要靠丈夫外出務工和幾畝薄田收入,而丈夫嗜酒成性,在一次礦山打工時摔下山坡,小腿重傷縫了25針,愈后走路一瘸一拐,重體力活再也難以承擔,全家人苦苦地熬日子,經常到處借錢維持生計,想干點事賺點錢,又沒有任何本錢。
虎貝鄉湖蘭里村有養殖生豬的傳統,其獨特的地域條件,優越的生態環境,所生產的商品豬因皮厚、肉嫩、嚼勁足、口感好而成為市場的寵兒。一心想脫貧致富的李枝英再也按捺不住了,和丈夫商量,決定搞養殖業。于是,2010年初李枝英將祖屋作抵押,貸到了30多萬元資金,聯合本村十幾戶生豬養殖大戶,在家庭戶養殖基礎上,通過農戶自籌資金成立了“蕉城區豐裕生豬專業合作社”,試運營時,只有5戶社員入社,注冊資金80萬元,母豬20多頭;合作社按照示范社要求規范運作,服務社員,為社員提供了全程服務,同時也積極引導未入社社員參加合作社的培訓、享受社員待遇。創業之路坎坷泥濘,其中的酸楚只有他們自己清楚!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接受培訓的養殖戶提高了養殖技術,使生產效益得到提高。2011年3月正式注冊合作社時,就有55位社員入社,注冊資金50萬元;2012年合作社擁有養殖場面積26畝,注冊資金300萬元,母豬120多頭,年繁殖小豬可達2000頭,出售1600頭,產值達300多萬元。由于母豬的繁殖,舊的場區完全不夠容納,李枝英有了再投資興建一個占地26畝養豬場的想法,可是資金匱乏仍然是她最大的難題。正在李枝英感到孤立無援時,虎貝鄉計生協開始實施第五期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項目,經村計生協推薦,鄉計生協會聽聞李枝英養豬合作社的事跡后,深入她的豬場實地考察并且詳細了解她家的經濟狀況、創業思路、脫貧信心和計劃發展項目后,及時把李枝英列為第五期幸福工程救助對象,并幫助她聯系爭取到了區婦聯的“巾幗創業小額貼息貸款”34萬元,當領到這些幫扶資金時,李枝英激動不已,她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2012年11月,李枝英另擇新址興建新場區,場區順利竣工,辦公樓和新的場區都投入了使用,新建的國家標準化養殖場里有母豬160頭,預計年出欄商品豬增加至3200多頭,銷售收入達720多萬元,能實現利潤80多萬元。合作社的規模化、標準化養殖,降低了養殖戶的養殖風險,增加了社員的養殖收入,2013年入社社員比非社員戶均增收近2000元。看著自己的夢想離自己越來越接近,想著大家都能過上幸福生活,李枝英的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致富不忘本。在幸福工程的扶持下,李枝英的家徹底改變了貧窮的面貌,蓋起了別墅,家里添置了電視、冰箱等電器。2012年李枝英被評為“區農業產業化園區建設先進工作者”。李枝英脫貧了,可心里面仍然牽掛那些還在貧困中掙扎姐妹,她積極帶動周邊村莊養殖戶共80多戶發展生產,并幫助廠里的十多位的計生貧困母親共同致富,極大地提高了社員的養殖積極性,有效地發揮了農村專業合作社的示范帶動作用。(黃曉霞 劉麗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