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記洋中鎮鐘洋村幸福工程脫貧母親余小芳的創業之路
從昔日的貧困母親到如今蕉城區赫赫有名的種糧大戶,余小芳常常感謝幸福工程的“大恩大德”!得益于幸福工程的幫扶,蕉城區洋中鎮鐘洋村余小芳寫下了一段致富佳話。
余小芳出生于寧德市蕉城區古田縣杉洋鎮,2004年嫁到洋中鎮鐘洋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生育兩個女兒后,具備初中文化、思想開明的余小芳,主動落實了節育手術;丈夫余延濱父親早逝、家庭困難,長期在外漂泊當建筑工,嫁入寒門的余小芳除了承擔下全部的家務外,還和男人一樣卷起褲腿下田干農活,十幾年如一日,毫無怨言。2008年,中央出臺了種糧惠農政策,余小芳看到村里水田、旱地連片拋荒,決定叫常年在外的丈夫返鄉一起墾荒種糧、種菜。2009年,夫婦倆從外出打工鄉親手中轉租土地進行糧食專業生產,連續三年得到區計生協會和洋中鎮計生協會的大力支持,被列入幸福工程重點幫扶對象,累計獲得了45000元幸福工程救助款和20000元貧困戶小額貼息貸款發展單季稻和反季節蔬菜種植,到2012年共承包耕種560畝土地,其中糧食作物550畝、蔬菜262畝,糧食產量達210噸,產值178.6萬元,純收入20多萬元。2010年,余小芳夫婦投入20多萬元修復和新建鐘洋村水利,拓寬機耕路,改善群眾生產條件。
自己富不算富,余小芳不忘帶領周邊群眾科學種田,共同致富。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多種糧、種好糧,讓更多人吃上自家種的優質糧食,她希望村里更多的計生貧困戶能像她一樣,通過種糧賺錢、發家致富,夫婦倆注冊成立了蕉城區鐘峰反季節白菜專業合作社,吸納了周邊二十多戶群眾加入到合作社中來,其中困難戶占了一半以上,通過合作社的規范運行,為計生貧困母親提供技術指導、物資服務,幫助群眾購買農資和銷售糧食、蔬菜,直接增加經濟效益30萬元。夫婦倆還以市場為導向,承擔省科研部門“五新”試驗示范,科學種田,走生產、加工、銷售相結合的路子,率先進行訂單農業和在城市社區開設農產品直銷店,起到示范帶動作用。余小芳還把科研部門選育出來的新品種和自己摸索出來一套種植管理技術無償傳授給大家,為鄉親們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提高了周邊農民種糧積極性。2011年4月,余小芳夫婦與周邊利洋、嵋嶼等村莊的經濟能人一起合伙成立了“福建省展琪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由原先種植反季節蔬菜向水果、蔬菜、花卉、食用菌、茶葉、藥材、農產品銷售進軍,公司年產值達到800萬元。
多年來,余小芳夫婦在幸福工程幫助下,通過自身不懈地努力,成為蕉城區糧食生產帶頭人和洋中鎮計生協會計生戶創業先進典型,為種糧農民樹立了榜樣,推動了蕉城區糧食生產發展。2011年,蕉城區糧食生產現場會在余小芳夫婦的生產基地召開,丈夫余延濱被蕉城區人民政府評為“建設好家園先進工作者”,同年10月余小芳夫婦參加了在安徽小崗村舉辦“全國農村實用帶頭人”第四期培訓。2012年,余小芳夫婦被省農業部門授予“福建省種糧大戶”的稱號。(劉有丹 黃曉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