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明,一個普通的農民,吉林省磐石市呼蘭鎮孤山村計劃生育協會的會員。每當協會活動時,總少不了她的身影,方圓幾十里,提起李曉明這個名字,就會有人告訴你:她是一個勤勞幸福的母親。
今年47歲的李曉明,兒子19歲了。和大多家庭一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出平淡的日子。為了使日子富起來,
2005年,李曉明兩口子就開始在全村第一個搞起了肉牛養殖。養牛本錢大,靠借貸建牛舍、買牛,給這個家帶來了極大的經濟壓力。使李曉明欲罷不能,欲養艱難。2006年鎮計生協會給她送來了2萬元的項目資金,一下子解決了她家的難題。2007年初,鎮里又給她送來了2萬元項目資金,李曉明不但把養牛業做大了,利用賺的錢還發展了養雞業,勤勞的母親李曉明成了真正的幸福母親! 經過2年多的辛勤勞動,他們蓋起了新房,砌上了新院套,日子過的紅紅火火。但是,他們并不滿足, 2007年他們用養牛的收入又加之項目資金共投資7萬多元新建了兩棟雞舍。
養雞真是個時間短見效快的行業,56天出欄,做好雞病的預防工作,再加上好飼料,精心的喂養,當第一批3000只雞出欄時,就凈掙4000元,跟養牛比起來,真是不差毫分呀。
在她的帶動下,村里十幾個協會會員,都養起了肉食雞,而且越養越多,收入越來越高。現在放眼望去,孤山屯的山坡上一棟棟的雞舍都在紅紅火火的經營著。呼蘭鎮里的一些農民看到她家養雞致了富,都紛紛慕名前來請教,咨詢養雞技術,李曉明夫婦便毫無保留地將技術傳授給求教的農民,特別是聽說通過計劃生育協會介紹而來的,更是熱心、高興和自豪。她說:天下計劃生育協會是一家,我有責任、有把好的致富項目傳授給大家,養殖戶沒錢買飼料,她就先拿自己的錢去買飼料賒給他們,在出欄時,幫助聯系買家,事事有求必應。養殖戶高興地說:李曉明為了咱養殖戶想的是真周到啊!真是一個大好人!現在李曉明夫婦每天除了要飼養3000只雞和20頭牛外還設立了協會養雞技術服務專線,為養雞戶提供了方便,為他們出謀劃策,指導其發展生產。“為咱村爭光,為咱協會爭光,自己再苦點、累點也不算啥”,勤勞幸福的母親李曉明如是說。